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李采蓁"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不同認知要求運動與抑制控制表現之關係
    (2022) 李采蓁; Lee, Tsai-chen
    抑制控制 (inhibitory control) 是重要的執行功能成分,是能控制一個人的注意力,避免與當下作業無關內在或外在的資訊及想法的干擾,而更能有效執行當下的目標事物。研究發現抑制控制與工作表現、心理健康及生活品質有正向關係。根據適應模型理論 (The Adaptive Capacity Model , ACM),指出運動中的認知要求可能會調節身體活動與抑制控制表現之間的關係。持拍運動是一種對認知要求相對高的運動,因為參與者會在瞬息萬變和不可預測的環境中受到挑戰。過去研究發現從事持拍運動習慣 (如:羽球) 會比有氧適能運動習慣 (如:跑步) 有較佳的抑制控制表現。然而,有一些變項會影響抑制控制並未做考量。本研究招募有固定從事持拍類或有氧適能運動習慣且無參與其它運動類型的成人,並且考量身體質量指數、睡眠品質以及憂鬱量表分數在正常範圍以減少相關混淆因子的干擾,來比較不同運動習慣在抑制控制表現之差異。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設計,招募了有固定參與持拍類與強調有氧適能運動習慣成人共50位 (年齡23.4± 3.6歲)。抑制控制表現以Flanker作業來測量並分析參與者在一致及不一致情境下之校正後反應時間及Flanker 效應。在控制了兩組身體活動量後,結果顯示持拍運動習慣相較於有氧適能運動習慣的人在Flanker作業不一致情境下有較短的校正後反應時間 (持拍運動組:468.36 ± 36.55 ms,有氧適能組:501.16 ±71.54 ms)及較小的校正後反應時間之Flanker 效應 (不一致減去一致情境)。根據本研究結果所得結論,持拍運動組與有氧適能組在抑制控制表現有顯著差異,未來研究可以比較長期介入開放性運動與閉鎖性運動之執行功能差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