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顏銘甫"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九九運動到運動久久:臺灣體育節的延續與轉變(1941-2010)
    (2019) 顏銘甫; Yen, Ming-Fu
    1941年9月9日,教育部頒布首次修訂之「國民體育法」,結合傳統九九登高習俗,以提倡國民運動風氣及增強國民體質為基礎,並連結紀念孫中山廣州首義的事蹟,選定9月9日為「體育節」,規定需擴大舉辦體育相關活動,然而隨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體育節」在1946年於臺灣展開,直至2010年相關法令廢除,才結束六十餘年的舉辦歲月。本研究欲探討體育節的舉辦緣由與在臺灣的舉辦情形,並藉由法令的修訂及活動形式來探討體育節的舉辦歷程與意義,最後再進一步追尋廢除體育節之原因。經爬梳官方檔案及相關史料,所得研究結果如下:(一)首屆體育節自1942年於大陸舉辦,遵循「體育節(九月九日)舉行辦法要點」向下施行,一方面推廣體育運動,另一方面欲達成「政權認同」之目的。(二)體育節在臺灣的活動舉辦,是由政府啟動再由民間進行配合,於戰後「再中國化」的環境裡,體育節成為藉由體育凝聚人民,進而傳遞官方意識的推手。(三)隨著時代背景的變遷及法令的修訂,體育節宣傳形式與內容已從原先反共抗俄之意識形態逐漸淡化,政府藉由體育資料展覽、體育郵票、全民運動歌等方式,宣達政權統治後,國富民強的意象。(四)體育節之法規廢止緣於其法律授權有效性,此外,時代背景的變遷、使得節日的舉辦淪為形式化。2010年後節日雖然已被廢止,但「體育節」的名義仍時常被使用,成為專屬發揚「體育人」及「體育活動」的精神意象。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