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魏如君"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數位遊戲與影片在手語詞彙學習之成效比較:學習表現、學習興趣、自我效能、認知負荷等之差異
    (2023) 魏如君; Wei, Ju-Chun
    臺灣手語納入國家語言,學習手語的人數越來越多,然而,手語語言的獨特結構使得學習不易,手語師資人數有限,學習管道亦缺乏。數位科技時代的來臨不僅對生活產生了影響,對手語學習方式亦可產生新的刺激。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數位遊戲App在手語學習的成效,研究者設計一款數位遊戲App,以手語的三大要素手形、位置、移動設計成三個線索,提供使用者透過手語聯想遊戲答題學習手語,並與使用傳統手語學習影片者為對照,進行學習成效包含學習表現、學習興趣、自我效能、認知負荷之比較。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研究,將手語聯想遊戲App作為實驗組,手語學習影片為對照組,以國小四年級與國中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者在學習20個手語辭彙後進行學習表現測驗與填答學習興趣、自我效能、認知負荷等問卷,有效問卷收取196份。本研究使用統計軟體SPSS進行,採獨立樣本t檢定與Two-way ANOVA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實驗組和控制組不同年級之學習成效差異。結果顯示:(一)學習表現方面,四年級使用手語學習影片效果優於手語聯想遊戲。(二)學習興趣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四年級學習興趣顯著高於八年級。(三)自我效能方面,對照組與實驗組沒有顯著差異。(四)認知負荷方面,對照組與實驗組沒有顯著差異。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設計之手語聯想遊戲App是以邏輯推想的方式學習,於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屬於形式運思,手語學習影片直接觀看手語全貌之方式屬於具體運思,對於四年級處於具體運思期兒童而言,手語學習影片的學習表現優於手語聯想遊戲App亦驗證了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本研究針對手語學習之貢獻以及未來提供建議為:(一)應用數位科技開發更多臺灣手語的自學工具,針對中年級可錄製更多手語學習影片,國中學習者則可開發手語數位遊戲。(二)中年級以下學生若透過直觀的視覺體驗方式學習手語,將有更好的學習表現。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斷線風箏—單親成年子女的孝道兩難
    (2020) 魏如君; Wei, Ju-Chun
    近年來臺灣的離婚率不斷上升,使得家庭結構漸趨複雜、多樣化。在父母雙方離婚後,更多的挑戰是子女的居住安排所造成的後續效應,子女的監護權及資產分配便是一項難題。若夫妻離婚後,子女隨母親同住,單親媽媽隻身帶著孩子過生活面臨到的將會是經濟資源上的缺乏以及獨自教養的壓力,而未同住父親則因為無法參與孩子的生活,使得親子間的鴻溝逐漸加深、擴大。因此無疑地,家庭的解構,對代間關係將造成極大的衝擊。從父母離婚前到離婚之後,單親子女與未同住父親之間的互動歷程將會如何演變?與未同住父親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及單親子女個人的主觀認知又會如何影響到單親成年子女對未同住父親的孝道認同?   本研究透過五名單親成年子女的自我敘說,以家庭故事為背景,描繪出單親成年子女與父、母親之間的情感連結與互動歷程,以及單親成年子女對未同住父親之孝道認同。研究發現單親成年子女對父親的認知會受到「父親角色是否稱職」所影響,而這樣的認知可能來自母親,也有部分是來自單親成年子女長大成熟之後對父親的見解。另外,單親子女在父母尚未離婚前與父親所建立的親子關係對後續代間關係的發展走向亦有極大的關連,而代間關係的良窳也直接的影響到單親成年子女對未同住父親的孝道認同。若在父母離婚前,父親與孩子之間有良好的親子互動,即便離婚後未與父親同住,在單親子女成年後依然會渴望能重拾父子、父女之間的情誼。倘若在離婚前父親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互動不深,但在離婚後父親主動積極地關心子女,與子女保持一定聯繫,則子女與未同住父親的互動關係也會逐漸上升。 簡言之,無論離婚前後,若父親能善盡職責與子女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並且能主動地與子女維持一定的聯繫與互動,對代間關係有相當大的助益,也會間接地影響到單親成年子女對未同住父親的孝道認同。另外,由於單親成年子女與同住母親的關係較緊密,因此也相當容易因為母親的言語、行為、情緒而影響單親成年子女與未同住父親的關係。在孝道認同方面,代間關係深深影響子女的孝道認同及盡孝方式,因此,子女還是會以同住的母親為優先考量,但若與未同住父親維持良好的代間關係,子女也會願意對未同住父親善盡孝道,至於盡孝的方式,代間關係良好使子女願意付出情感上的支持,而金錢上的給予則無需建立在親子情感基礎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