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Min-Chuan Sung"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杜威實驗學校的課程理念與實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9-03??) 宋明娟; Min-Chuan Sung
    本文以課程的歷史與哲學研究方法,探討杜威於芝加哥大學辦理實驗學校 (1896至1904年)的課程理念與實踐。首先分析杜威哲學的經驗論,再論其課程 理論並重社會、學生與知識的取向,其次梳理杜威學校的課程理念以及相應的實 務梗概,復次探討杜威實驗學校課程觀的歷史意義。研究發現,杜威的課程實驗 所欲解決之問題,是在同時兼重上述三種課程取向的前提下,發展合適的教材, 為此採行的主要途徑是以古往今來典型的社會活動作為取材來源。此外,杜威辦 學當時與其後之課程理念一脈相連,其課程學理與實務相得益彰;雖然杜威獨到 的課程理念未必受到完全的理解與認同,然其樹立課程實驗的精神典範,則為該 校課程實驗之重要價值。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美國八年研究:歷程暨參與學校之課程實驗事例分析
    (2008) 宋明娟; Min-Chuan Sung
    由進步教育協會於1930年代發起,以迄1940年代初告一段落的八年研究,是美國教育史上規模最大且最具重要性的課程實驗之一。當時一般而言的中學課程,因受到大學入學規定所限制,顯得缺乏彈性,而參與研究的教育人員,則得到大學院校的許可,能夠嘗試自由地進行課程革新實驗。 本研究旨在分析八年研究的歷程,並舉例分析參與學校的實驗課程,再據以探討八年研究在課程史上的意義與啟示。所採用之研究方法,為課程的歷史探究。所分析之實例,乃從芝加哥的Francis W. Parker學校談起,並對照分析Dalton學校及其他四所私立學校的經驗。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其一,八年研究的歷程相當複雜,具有隨時間之進展而不斷演化的特質。當中最為可貴者,在於透過在實驗過程裡自由探索的機會,造就學界、研究機構、大學與中學的集思廣益,在創新、衝突與妥協當中持續學習。 其二,許多人曾以不同的觀點評論八年研究,而各種觀點反映了論者自身的旨趣。研究者不盡同意前人的論點,並指出八年研究的可取之處,在於參與人員嘗試革新、從作中學的歷程;此外,研究者對八年研究的負面評價,乃主要著眼當初所謂的「民主」概念,並未能落實於對社會正義的關懷。 其三,探討八年研究的有關議題,宜將探討觀點置於時間與地域脈絡中,以免囿於一方之見,並更為掌握事件表象背後的本質。透過還諸八年研究情境的探討,研究者發現八年研究發起機構的理想與精神,與參與學校的課程實驗取向之間存有落差。而被用來分析八年研究的關鍵概念,如「進步教育」、「民主」、「實驗」、「青少年需求」,以及一些課程重組的用語,乃是動態地交織虛構與實質意涵。此外,有關教育階段之定位,應著重共同或者分殊的層面,乃是未有定論的議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