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多元入學方案與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及學習滿意度關係研究-以北部地區四所綜合大學為例(2013) 施如樺; Shih, Ju-Hua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校園投入經驗及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探討不同入學管道與個人背景變項學生對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的關係,並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學校針對不同背景變項學生提供不同的輔導服務方案。本研究以九十九學年度北區四所綜合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共計864名學生進行研究,問卷回收率71.5%。以自編之「多元入學方案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主要發現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校園投入經驗,整體平均得分為3.35分,各構面由高至低依序 為:「同儕互動」、「學術投入」、「課外活動」、「師生互動」。 二、研究對象之學習滿意度,整體平均得分為3.43,各構面由高至低依序為:「教師教學」、「學習成果」、「學習環境」、「課程規劃」。 三、不同背景變項在校園投入經驗的差異: (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在「學術投入」構面,以繁星計畫入學管道顯著高於 個人申請及考試入學分發入學管道。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中「轉校經驗」、「轉系經驗」、「學校類別」、「性別」、「學門類別」、「打工經驗」、「參與社團經驗」、「每天上網休閒活動時間」、「每天準備課業時間」在校園投入經驗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四、不同背景變項在學習滿意度的差異: (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在「學習成果」、「課程規劃」、「教師教學」、 「學習環境」四個構面之學習滿意度皆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中「轉校經驗」、「學校類別」、「就讀學門類別」、 「每天投入課業時間」、「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在學習 滿意度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五、不同背景變項及校園投入經驗對學習滿意度之預測結果: 在「整體學習滿意度」、「學習成果」、「課程規畫」、「教師教學」、「學習環境」階層迴歸,解釋力在模式三分別達31.5%、30.8%、20.6%、26.1%及14.4% 。在不同背景變項中「入學管道-申請入學」、「轉校經驗」、「就讀學校類別」、「就讀學門類別」、「打工經驗」、「準備課業時間」、「父親教育程度」雖然與學習滿意度有相關,但校園投入經驗四構面:「學術投入」、「師生互動」、「同儕互動」、「課外活動」才是主要預測學生習滿意度的因素。不同入學管道不能預測學習滿意度。 本研究根據以上發現,對高等教育有關人士建議包括(一)改善大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以提高學習滿意度、(二)須重視學生事務工作含師生互動、同儕互動、課外活動,以強化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三)注意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投入並給予適切的輔導、(四)應大規模研究繁星計畫等入學管道在校園投入經驗的差異並有預防性的輔導措施。Item 高中學生參與管樂社團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2019) 王伊君; Wang, Yi-Jyun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高中學生參與管樂社團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情形。本研究為了探討高中管樂社團的不同型態、組織在管樂社團運作上的差異,採用立意選樣的方式挑選位於我國北、中、南、東,經常受邀參與國內外各項重要活動慶典展演,且歷年參與全國音樂比賽有優秀表現的12 所代表性高中管樂社團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的「高中學生參與管樂社團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量表」作為調查工具,以12 所參與高中管樂社團的高二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問卷共發出212 份,有效樣本184份。問卷內容分為:基本資料、高中管樂社團學生參與動機量表、高中管樂社團學生學習滿意度量表。獲得的資料採用描述性分析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t 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Pearson 積差相關係數分析(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高中管樂社團學生整體參與動機以「自我成就」(M=4.08)最高,其次為「休閒放鬆」(M=4.03),接著為「學習興趣」(M=3.91),最後為「實質獎勵」(M=3.67)。 二、高中管樂社團學生整體學習滿意度以「同儕關係」(M=4.07)最高,其次為「教師教學」(M=3.86) ,接著為「學校行政」(M=3.44),最後為「學習成果」(M=3.40)。 三、高中管樂社團學生的參與動機在個人背景變項部分,家長支持度、課外樂器學習經驗、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 四、高中管樂社團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在個人背景變項部分,家長支持度、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 五、高中管樂社團學生的參與動機在不同管樂社團經驗部分,課後投入管樂社團時間、擔任管樂社團幹部,有顯著差異。 六、高中管樂社團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在不同管樂社團經驗部分,有無家長後援會,有顯著差異。 七、學生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間,達到高度相關(r=.702),表示當學生參與動機越高時,則其獲得的學習滿意度也越高。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學生事務人員、高中管樂指導老師、家長及未來研究方面,給予具體建議。 關鍵字:高中管樂社團、參與動機、學習滿意度Item 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為例(2005) 張毓凌; Yu-ling chang本研究旨在瞭解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現況、不同背景變項與三者的差異情形、三者間相關情形與不同背景變項、生活壓力與社會支持對研究生學習滿意度之預測力。本研究以臺北縣市八所公私立大學日間部正規班碩士研究生447名為研究對象,以自編「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量表」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臺北縣市碩士研究生生活壓力的排序依序為學習壓力、經濟壓力、人際壓力;社會支持的排序依序為同學朋友的支持、家人的支持、老師的支持;學習滿意度的排序依序為與老師相關滿意度、學習經驗滿意度、課程與環境滿意度。 二、 在生活壓力方面,研究生的年級、婚姻狀況、工作狀況、公私立、研究所類別與英文能力的不同會造成差異;在社會支持方面,研究生的性別、工作狀況、研究所類別與英文能力的不同會造成差異;在學習滿意度方面,研究生的工作狀況、公私立、研究所類別、英文能力與家庭社經狀況會造成差異。 三、 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之間為顯著負相關;研究生生活壓力與學習滿意度之間為顯著負相關;研究生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間為顯著正相關。 四、 老師的支持、同學朋友的支持、有全職工作、女性、整體生活壓力和高家庭社經狀況對研究生學習滿意度有預測力。 本研究根據以上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作為高等教育相關政策制訂、研究生輔導與研究生就讀前的準備。Item 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在臺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2016) 吳雅惠; WU,YA-HUI本研究旨在瞭解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在臺「生活適應」及「學習滿意度」之現況,以及不同「個人背景」之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在「生活適應」及「學習滿意度」上的差異性,並探討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的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以104學年科技校院564位學士班陸生為研究樣本,有效問卷340份,研究工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生活適應量表與學習滿意度量表。施測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結果如下: 一、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在臺生活適應尚可,學習滿意度屬於滿意。在生活適應方面,以「學習適應」較佳,而「生涯適應」較差;學習滿意度方面,最滿意「人際關係」,最不滿意「課程設計」。 二、不同個人背景(學校地區性、畢業中等學校類型)對於生活適應(心理、生涯與學習)有差異性存在,而不同性別對生涯適應與學習適應有差異存在,在臺停留時間之不同對於學習適應有差異性存在,不同居住情形對生涯適應有差異性,臺灣有無親屬之不同對於生涯適應與學習適應有差異性存在,參加課堂外學校活動情況之不同對於生涯適應與學習適應有差異性存在。 三、學習滿意度而言,不同學校地區性對於之課程設計及學習環境有差異,不同性別對於教師教學、課程設計及學習成果有差異,畢業中等學校類型對於教師教學、課程設計、人際關係、學習成果及學習環境有差異,不同年級對於教師教學、課程設計、學習成果及學習環境有差異。 四、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有關係,其中心理適應對於學習滿意度之「人際關係」呈現中度相關;然而個人背景變項及生活適應對學習滿意度解釋力僅27.9%。 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供陸生、學校及高等教育機構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生活適應、學習滿意度、學士班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