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多元表現的資優者:生涯發展與自我概念形塑之探究
    (2021) 林家安; Lin, Chia-An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曾有過生涯轉換的資優者們其生涯發展與自我概念形塑的經驗。透過三位有兩項以上才能的資優成人敘說重現其成長背景及歷程;著重探討其自我概念的形塑歷程、及生涯轉換因素。本研究採用融入或結晶化的分析法,以整體-內容的敘事形式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分為兩部分撰寫,第一部分針對研究參與者個別進行其成長經驗的分析與探討,照見三位研究參與者相異的成長脈絡、與歷程中交織而成的自我概念形塑狀態、以及生涯轉換因素;第二部分進入生涯發展、自我概念兩向度的跨個案分析與討論。研究參與者的成長經歷會因個體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整體而言,可以下列幾點進行歸納: 一、在社會我層面,資優者因為不同的職業、志趣而有很大的差異,他們亦可能在各個時期展現對社會價值觀不同程度的在意。 二、在精神我層面,資優者的個人偏好常是穩定不變的,他們多能在早年與他人的互動中建立他們獨特的性格與價值觀。 三、在面對自我概念的擴充時,他們多能預先做好相關準備,不至於面臨衝擊、對立或衝突;生涯轉換對自我概念的影響會是在個人狀態穩定表現的歷程中;若能肯認其表現,新的角色會順利相容,擴充原先的自我概念。 四、資優者在其早年階段的生涯經驗,多能清楚感知到自己的多元興趣、並展現一至數種才能。在早年的生涯經驗裡,家庭、社會價值觀常是影響他們生涯決定最重要的因素,當這些決定與興趣、信念有所違背時,往往會造成強烈的內在衝突、引發負面情緒。 五、資優者在其青年階段的生涯經驗,能因早期經驗而生的動機,尤其是個體的興趣、信念會是引領他們前進的重要方向;面對社會角色的改變時,也能運用其前瞻因應的能力做好準備,並對自己的才能表現狀態持續進行評估,悅納或再反覆探索。 六、多元表現的資優者能在其早年、甚至學齡前發覺自己的不同領域的多元興趣;各才能在發展歷程中因不同的驅力向前邁進,但大抵都有以下四個階段的發展,包含探索階段、準備階段、發展階段、穩定階段。 針對本研究發現,研究者提供以下建議:一、對資優者的建議包含擁抱迷惘的前進、維持自我的清奇、探索興趣的多元;二、對社會的建議:避免標籤他人、更避免標籤自己。
  • Item
    照顧服務員生涯發展歷程敘說研究-以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為例
    (2020) 林冠瑋; LIN, KUAN-WEI
      本研究旨在瞭解照顧服務員的生涯發展歷程、影響其職涯發展歷程的因素及照顧工作中所形塑的生命意義。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三位照顧服務員工作資歷達十年以上的照顧服務員進行二至三次的深度訪談,以敘說方法作為研究取向,並採取「整體-內容」及「類別-內容」作為敘說分析方式。   研究發現照顧服務員的生涯發展歷程可分六個階段及其重要特色為:(1)童年時期:手足排行型塑不同的成長印記;(2)求學時期:家庭經濟條件影響升學歷程 (3) 婚姻、家庭時期:以操持家務、照顧孩子為重而離開職場;育兒責任減輕後再次就業;(4)失能照護時期:偶然下得知照服員職業因而進入;(5)失智照護時期:享受失智照護的多變與挑戰 (6)退休時期:結合專業,投身社區關懷長者。 影響照顧服務員的職涯發展因素有個人因素:(1)經濟因素;(2)人格特質與工作內容的適配;(3)正向心理資源;(4)身體健康狀況;(5)照顧工作價值。環境因素:(1)失能照護機構關閉;(2)家人對從事照顧工作的支持;(3)機緣。照顧工作形塑的生命意義為:(1) 生涯目標的重新定向;(2) 疾病與死亡重塑生命價值觀與積極行動;(3)看見個人價值與自我實現。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對未來研究方向、政府與長期照顧機構、有志成為照顧服務員者及諮商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 Item
    傑出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歷程與就業影響因素-伴隨著「障礙」的就業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 2010-11-01) 邱滿艷; 張千惠; 韓福榮; 許芳瑜; 鍾聖音; 貝仁貴; 簡宏生; 陳月霞; 徐文豪; 林婉媛
    本研究目的在於透過傑出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歷程,探討其就業影響因素。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訪談10位身心功能障礙之金鷹獎得獎者或其「重要他人」。蒐集的資料包括:得獎者就業歷程的訪談逐字稿、相關出版品或影片、研究者訪視和觀察所作的備忘錄、討論會紀錄。研究從詮釋學觀點,運用NVivo8質性分析軟體分析資料。研究發現,受訪者就業歷程的三大主要影響因素為:(一)個人因素,如個人特質、個人背景,以及個人信念等;(二)環境因素,如職場文化、工作內容、工作條件等;(三)與個人有關的歷程因素,如發展、社會化、自我抉擇,及個人欲達到與環境一致的作為等;以及與環境有關的歷程因素,如就業機會、勞動市場及政策等的變化。
  • Item
    高等教育中的沉默耕耘者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5-09-??) 邱筱琪; 黃玉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生涯發展,採用質性研究,透過半結構的深度訪談,訪問六位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組長、組員)的生涯發展歷程(如何進入學生事務工作、生涯路徑);生涯發展的內涵(工作內涵與性質、工作成就來源、工作哲學與態度、被領導經驗、領導風格與角色、同儕友誼、家庭與工作的平衡);生涯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原生家庭、族群、宗教、學科領域與專業進修、學校文化與特色、時代);生涯發展的阻力與助力;對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組長、組員)的建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女性大學學生事務行政人員、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及國家政策提出若干建議。
  • Item
    終身教育理念下的技職教育角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9-07-??) 湯堯
    技職教育在終身學習社會時代的來臨時,就更顯示出它的重要性了。然而技職教育應該在培養個人特殊技能上做教育準備呢?還是應該在範圍廣一點的生涯發展上呢?而這裏的生涯發展包括著學習者的終身學習態度、應聘實力與認知能力。本篇將就上述議題進行探索,並且討論技職教育的發展如何在現在與未來的急遽變化下,符合就業職場的需求。本文結論指出想在技職教育中有成功的生涯發展,需要有願意嘗試風險的教育者,先行放棄控制學生的需求,而且可讓學生追求他們自己的學習──問他們自己的問題,尋求自己需求的答案。教育者必須吸引學生尋求理解,辨別懷疑,以負責地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