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2

研究表現

根據最新2017年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全球大學學科領域排名」,本校排名持續上升至全球310,而本系專精三大領域學科均獲佳績。包括語言學科從過去4年名列51至100名,進步到第48名;現代語言學科從去年101至150名,進步到51名至100名,進入全球百大;英語文學學科從去年201至250名,上升至151名至200名。顯見本系於外國文學、語言學及英語教學三大領域具備高度國際競爭力。

就業輔導

為考量同學未來邁向學術,公務體系與不同行業的就業需求,本系每學期固定舉辦多場升學就業座談,邀請傑出系友回系分享於本系的學習經驗與收穫,以及如何將此經驗轉化成本身職場的動力,藉此幫助同學規劃未來職涯方向,並及早擬定選課計晝。也另藉由邀請業界專業高階主管加強學生職場倫理、態度與文化的訓練。希藉知識面與態度面的教育,讓本系畢業生在進入職場時更具競爭力。

獎學金

本系提供許多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或家境清寒之學生就讀,例如:英語系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傅一勤教授獎學金、文學獎學金、馬春英教授獎學金、楊景邁教授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和清寒獎學金。另外也提供學生僱傭型工讀與學習型獎助金的學習機會。各項計畫亦提供兼任助理及工讀的機會。

未來發展

本系各班制學生未來不管進入到學術研究、公務體系或是各行各業,最重要的憑藉就是紮實的語文能力。一向為各界所肯定,同學在經過文學、語言學與英語教學的學術研究專業訓練後,絕對是國內外同領域的佼佼者。本系對培養在學生語文知能不僅有很高的期許,也鼓勵修習校內跨領域學程,以提升就業競爭力與終身學習能力。目前本校已與臺灣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組成臺灣大學聯盟,地緣利便,課程與圖書等各項軟硬體資源共享,本系學生可以針對未來各項需求,跨校選修需要的學分學程。

本系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傳統,身為師大英語人一向是一種榮譽、一種驕傲,但面臨瞬息多變的時代,加強充實自己的語文能力與專業知能以讓「師大英語,英語大師」的卓越口碑傳承下去,就成了每一個師大英語人的責任,也是本系師生共同努力的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從病痛到細/戲說哲理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2-12-01) 蘇子中
    從病痛到細/戲說哲理,亞陶終其一生,如同尼采般,都在與他身體的病痛周旋抗爭,但在此同時,卻又能夠將這些痛楚轉化成發人深省的「哲理」與對劇場與人生的反思與細膩觀察。對亞陶而言,病痛當頭的確讓寫作變得困難重重,但他發展出過人的耐力與毅力,積極擁抱病痛與磨難,並將其視為書寫與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總而言之,亞陶所受的病痛是他邁向細/戲說哲理與瘋狂書寫的通過儀式。他的病痛轉化為哲理的過程承襲了尼采生命哲學的風格,但他偏離了尼采,發展出其個人獨特的書寫風格與展演方式。可以確定的是,亞陶的受難與熱情(the passion of Artaud)支配了寫作的場景。本論文除將討論亞陶的受難與熱情,檢視亞陶作品中所展現的病癥效應與驅力外,也試圖說明亞陶的寫作場景是病痛、熱情、情感、身體及文字相遇互動的場域。在研究範疇方面,本文打算分析探討亞陶較不受重視的早期與晚期著作,以檢視其早期著作為引子,分析其晚期著作為主要的研究焦點,其目的不外乎重新標示一個亞陶研究的新範疇。本文想要論證的是:亞陶的書寫所表徵/癥的並不只侷限於病痛的症狀與意義,還包括病痛的感染力與情感力量,亦即病痛如何去感染、影響社會與文化,和如何被社會與文化所感染、影響。本論文並不打算從亞陶所痛恨的精神醫學或精神分析的觀點來檢視亞陶的創傷、病痛與書寫,而是從史賓諾沙情感論的角度出發,來感知亞陶的身體書寫與精神狀態,並進一步去探索從亞陶的病痛或瘋狂書寫所演繹的批評理論與哲學思潮,鋪陳亞陶著作的成就與影響力及建立以亞陶為軸心的思想系譜學。
  • Item
    "Ego Scriptor Cantilenae"
    (英語學系, 2001-01-??) Line Henriksen
  • Item
    Ethic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英語學系, 2010-09-??) Pi-jung Chang
    Based on an ethic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his essay aims to study Proust's novel in terms of his treatment of the notion of self and truth associated with the attempt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other, and the ethical contributions of his work to the articulation of responsibility in modernity's predicament. Along with his problematization of the self, Proust draws our attention to his neurotic preoccupation with the fragility of the truth and the ethical problem of insular subjectivity. While his work has thus often been accused of implicated in or leading to subjectivism, relativism, or even nihilism,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 ethical value of Proust's text does not derive so much from particular moral messages it articulates as from the narrative and stylistic techniques it employs and its concern with reading and writing as ethically relevant. Based as it is on an excess of signification and an anxiety in representation, Proust's work provides an alterity-oriented ethic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hich necessitates a rethinking of the essence of self, truth and responsibility in Proust's work.
  • Item
    The Writing of the Dionysian
    (英語學系, 2001-01-??) Tsu-chung Su
  • Item
    Writing the Melancholic
    (英語學系, 2005-01-??) Su, Tsu-chung
  • Item
    Writing Activities as Stimuli for Integrating the Four Language Skills in EFL Grade
    (英語學系, 2008-09-??) 張芳琪; 張淑儀; 許秀芬
    長久以來,第二語言的教學活動設計大都是依循著聽、說、讀、寫循序漸進的設計原則。然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設計合宜的教學活動可以促發聽、說、讀、寫技能的同時發展,更進而提升學習效果。但是,如何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以便達成此一目標,這方面的相關文獻和實證報告卻不多見。2006 年9 月,本文作者開始在南台灣的一個國小的一年級英語課室中推動聽說讀寫並行的教學活動。作者希望透過書寫活動的穿針引線將聽說讀寫串在一起,以便發展一個兼顧四個語言技能的均衡課程。兩年多來,這一百多位以國語或台語為母語的學童對英文書寫活動抱持著極正面的態度,作品除了展現進步的跡象,也提供了許多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資料。本文章將說明2006年9月至 2007年1月間,這些學童一年級的第一個學期時,我們所使用的自編教材、所進行的教室活動,特別是書寫活動的部分,以及我們所觀察到的相關發現。
  • Item
    中國學生作文中Because的語域誤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03-10-??) 黃大網
    because是顯性因果關係標記之一,其口語用法經常體現出話語標記的特點,本文通過中國學習者英語語科庫採集語料並以美國Brown書面語語料庫為參 照,集中討論了中國學生作文中because的語域誤用,結果發,中國學生過分依賴於because的運用,且表現出顯的口語化與偏離學術語篇 because運用的常規。產生錯誤的原因包括漢語負遷移和發展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