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運動前攝取葡萄糖對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2021) 曾竣瑋; Tseng, Jun-Wei
    過去的研究發現,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可提高神經可塑性,進而提升認知功能。安靜時,體內BDNF濃度與血糖值呈現負相關,而單次有氧運動能提升BDNF生成。在運動前,較低水平的血糖值能否對運動後有更高的BDNF及認知功能的效益仍然未知。目的:探討運動前攝入葡萄糖是否會對運動提升BDNF及認知功能造成影響。方法:招募12位男大學生,採平衡次序設計,分別攝取75克 (75T)、25克 (25T)葡萄糖以及安慰劑 (PT) 溶液後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跑步運動,並於攝取溶液前、運動前、運動後及運動後30分鐘採血;於運動前、後進行Stroop認知測驗,探討三種處理下,血糖、酮體、BDNF、一氧化氮與認知功能之變化。結果:運動前75T與25T血糖顯著提升,而運動後則明顯下降。三種處理在運動前、後的酮體皆無顯著差異,但PT在運動後30分鐘顯著高於75T與25T。認知測驗部分,PT處理的運動前衝突情境反應時間顯著快於75T與25T (PT vs. 25T vs. 75T:642.82±105.44 vs. 664.14±80.96 vs. 666.78±102.62 ms)。運動後顯著提升一致及衝突兩種情境的反應時間(一致情境運動前 vs. 運動後:583.46±77.04 vs. 565.20±69.85 ms;衝突情境運動前 vs. 運動後:657.92±96.34 vs. 626.83±98.07 ms)。三種處理在運動後一氧化氮與BDNF濃度皆顯著提升。結論:本研究發現立即攝取25至75克的葡萄糖會降低認知功能,而運動能抵銷攝入葡萄糖對認知功能的負面影響。
  • Item
    攝取瓜拿納對於體重過重者單次運動後脂肪代謝與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2013) 劉又嘉; Yu-Jia Liu
    近年來健康食品中開始添加瓜拿納的草藥做為成分,而文獻中常把瓜拿納加上其他草本植物來做研究,對於人體使用純瓜拿納以及劑量的探討並不多。目的:以體重過重者,服用不同純瓜拿納劑量下進行單次運動,探討是否可以增加運動後的脂肪代謝以及減少運動後的氧化壓力。方法:12 名體重過重者,採用重複量數設計,服用低劑量瓜拿納 1000 mg (guarana low,GL)、高劑量瓜拿納 2000 mg (guarana high,GH) 和安慰劑 (control,C)。以 75% 的保留心跳率強度進行 30 分鐘運動,在運動前 (Pre)、運動後立即 (IP)、運動後 30 分鐘 (P30)、運動後 60 分鐘 (P60) 和運動後 24 小時 (P24H) 進行抽血,檢測血液中脂肪代謝和抗氧化能力。資料處理以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分析,α= .05。結果:1. 甘油:在 IP,GH 顯著高於 GL 和 C。在 P30,GL 和 GH 皆顯著高於 C (ρ< .05)。2. 脂解酶:在 IP,GH 顯著高於 C。在 P30,GL 和 GH 皆顯著高於C (ρ < .05)。3. TBARS:在 P30,GH 顯著低於 C。在 P60,GH 顯著低於 GL 和 C。在 P24H,GH 和 GL 皆顯著低於 C (ρ < .05)。4. SOD:C 在 IP 顯著高於 P60 和 P24H (ρ < .05)。5. CAT:GH 在 IP 和 P24H 皆顯著高於 Pre。C 在 P60 顯著高於 P24H (ρ < .05)。結論:人體服用純瓜拿納增補可以增加運動後脂肪代謝,高劑量 2000 mg 瓜拿納在人體試驗中未有任何不良反應,且脂肪代謝效果優於低劑量 1000 mg。服用瓜拿納對於體重過重者有正面的幫助。
  • Item
    晨間空腹運動對能量代謝與
    (2004) 陳國生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探討晨間空腹後從事運動中與運動後的能量代謝、生理反應情形與對耐力運動表現的影響。本研究以十二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的健康男性為受試對象。年齡20.1 ± 1.1歲;身高:175.5 ± 6.公分;體重70.8 ±6.2公斤;最大攝氧量52.91 ±6.80ml/kg/min。依實驗平衡次序法每位受試者分別在空腹與進食(500Kcal)的狀態下,在跑步機上先以45﹪VO2max低強度慢跑15分鐘,接著再以85﹪VO2max的高強度跑步運動至衰竭。運動中紀錄其心跳率、攝氧量、呼吸交換率、自覺努力程度與恢復期第5與第10分鐘之乳酸值。實驗結果以相依樣本t檢定考驗空腹與進食狀態下各生理變相的差異。實驗結果如下: 1、空腹與進食狀態下運動,無論是心跳率、攝氧量、呼吸交換率與血糖濃度 均無顯著差異。 2、空腹與進食狀態下在高強度運動時,其自覺努力程度無顯著差異。 3、空腹與進食狀態運動後恢復期第5與第10分鐘的乳酸值與乳酸值均無顯著差異。 4、空腹與進食狀態下從事高強度運動至衰竭的時間無顯著差異。 5、空腹狀態下游離脂肪酸濃度無論在安靜或運動後均高於進食狀態並達顯著 差異(P<.05)。 本研究的結論是:晨間空腹運動會增加脂肪的動員,並可能對能量代謝造成改變,但不會影響運動表現。空腹運動能提昇脂肪代謝,這或許可以作為安排增 加脂肪消耗的運動策略。空腹不會增加運動至衰竭的時間,對一般人或運動員而言,並不適合做為增進運動表現的強化措施。然而運動員在從事運動訓練、競賽或長時間運動時,面對生理及心理的強大壓力,仍建議應有適當的營養補充,才能有足夠的體能從事訓練工作。
  • Item
    腎上腺素對H460肺癌細胞之AMPK路徑的影響
    (2011) 蘇玫尹; Mei-Yin Su
    運動有益於癌症的效果已被許多研究證實,但其中的機轉卻一直沒有被建立。AMPK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為能量恆定的重要調節者,由於其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已應用於抗癌藥物的發展,因此運動活化AMPK的作用被認為是運動有益於癌症的機轉。在本論文中,我們先建立葡萄糖與血清的刺激和AMPK活性反應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AMPK活性的反應會出現完全不同的變化。因此我們進一步使用運動時負責調節能量代謝作用的荷爾蒙代表運動的刺激,從細胞模式建立荷爾蒙、AMPK與肺癌細胞之間的關係,進而了解運動透過AMPK影響癌症的可能性。本論文的目的為探討荷爾蒙在細胞模式中對於H460肺癌細胞內AMPK活性與細胞生長情況的影響。研究的方法以腎上腺素、生長激素、胰島素和昇糖素作為刺激原,將H460肺癌細胞培養於含10 % 血清的DMEM培養基,以固定濃度的荷爾蒙作用3、6、12、24與48小時後,進行各時間點的細胞存活分析,並測量細胞內AMPK的蛋白質表現量與活性。結果顯示荷爾蒙的作用與細胞生長情況之間沒有時間依存的關係,腎上腺素在第3小時、生長激素在第24小時皆可顯著增加約7 %的細胞 (p< .05),胰島素的作用在第3、12、24與48小時顯著增加約7 ~ 11 % 的細胞 (p < .05),而昇糖素分別在第3與12小時增加約8 % 與5 % 的細胞 (p < .05)。此外,荷爾蒙的作用與AMPK活性的變化之間也沒有時間上的依存關係,但荷爾蒙皆可在第3小時抑制AMPK活性約26 ~ 50 %,在第48小時則引起AMPK活性增加約57 ~ 148 %。上述的結果證明腎上腺素的作用在第3小時會顯著增加H460肺癌細胞的生長,同時抑制細胞內AMPK的活性,推測高濃度腎上腺素在3小時內的作用可能會因抑制AMPK活性而造成腫瘤生長。
  • Item
    兒茶素和咖啡因攝取對單次運動脂質代謝與能量消耗的影響
    (2010) 吳祥聖; Hsiang-Sheng Wu
    目的:探討不同處理方式的兒茶素 (EGCG) 和咖啡因 (CAF) 攝取對運動能量消耗與脂質代謝的影響。方法:選取12名健康的大專男性 (年齡:24.6 ± 1.3yrs;身高:175.4 ± 4.5cm;體重:72.9 ± 9.6 kg) ,依平衡次序、重複量數方式在攝取EGCG + CAF、EGCG、CAF和安慰劑(CON) 後,給予固定 65 ± 5 % 最大保留心跳率 (% HRR) 強度的固定速率有氧運動30分鐘,安靜期、運動期和恢復期全程觀察心跳率、攝氧量和血液生化值。結果: 運動期的呼吸交換率在EGCG + CAF (0.82 ± 0.03) 顯著小於EGCG (0.84 ± 0.03) 、CAF (0.84 ± 0.02) 和CON (0.84 ± 0.03) (p< .05) ;而運動期脂質代謝率EGCG + CAF (36.8 ± 7.5 KJ/min) 顯著大於EGCG (32.4 ± 7.1 KJ/min) 、CAF (31.7 ± 6.4 KJ/min) 和CON (30.9 ± 7.8 KJ/min) (p < .05)。恢復期運動後過攝氧量EGCG + CAF (59.49 ± 23.94 ml) 顯著大於EGCG (46.23 ± 15.62 ml) 、CAF (44.96 ± 23.28 ml) 和CON (41.52 ± 18.72 ml) ( p < .05) 。而恢復期甘油濃度EGCG + CAF (209.93 ± 104.34μmol/l) 和CAF (186.78 ± 77.87μmol/l) 顯著高於CON (134.39 ± 79.13μmol/l) (p < .05)。結論:同時攝取EGCG + CAF對運動可提升的脂質代謝與能量消耗,且CAF是提升恢復期脂質代謝的主要物質。對於想減重者除了規律運動的養成外,可搭配一些增補劑來提升更多的脂質代謝和能量消耗。
  • Item
    AMPK與eNOS基因多形性和耐力運動表現之關聯
    (2009) 陳怡廷; Yi-Ting Chen
    運動、缺氧或肌肉收縮會導致腺苷單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化而調控細胞代謝途徑之運作。AMPK能透過磷酸化內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產生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 並經由下游路徑刺激葡萄糖吸收。AMPK或eNOS基因變異也可能會影響能量代謝調控,但目前與運動方面的相關研究極少數。目的:探討耐力型運動員PRKAA2 (rs857155)、eNOS G894T與eNOS intron 4 a/b基因型分佈和一般民眾是否有差異。方法:採集國內103位曾獲得全國性比賽前三名之耐力型運動員(游泳、划船、自行車、足球、橄欖球、網球等種類)及200位一般民眾之血液DNA檢體,以聚合酶連鎖反應-限制片段長度多形性 (PCR-RFLP) 進行PRKAA2 (rs857155) 基因型分析;eNOS intron 4 a/b以聚合酶連鎖反應 (PCR) 進行基因型分析;eNOS G894T以引子展延法 (primer extension) 於變性高效能液相層析系統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進行基因型分析。最後以SPSS 12.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χ2-test,統計顯著定為α = .05。結果:網球及划船運動員帶有PRKAA2 (rs857155) C對偶基因者顯著高於對照組。eNOS intron 4 a/b基因型及對偶基因分佈頻率在優秀耐力型運動員 (aa/ab/bb=2.9/26.2/70.9%;a/b=16.0/84.0%) 與對照組間 (aa/ab/bb=1.5/15.5/83.0%;a/b=9.3/90.8%) 有顯著差異;男性優秀耐力型運動員與對照組之eNOS intron 4 a/b基因型及對偶基因分佈頻率亦有明顯差異;自行車及划船運動員帶有eNOS intron 4 a對偶基因者顯著高於對照組。eNOS intron 4 a/b與eNOS G894T之間有連鎖不平衡存在,優秀耐力型運動員帶有a對偶基因 (aa+ab) 與T對偶基因 (GT+TT) 分佈頻率顯著高於對照組。結論:eNOS intron 4 a/b基因多形性與耐力運動表現相關聯,可能是選拔優秀耐力型運動員的候選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