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門戶左營:以臺灣高速鐵路設站為中心

dc.contributor施志汶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盧宥蓁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9-09-03T10:20:39Z
dc.date.available2015-7-23
dc.date.available2019-09-03T10:20:39Z
dc.date.issued2014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的脈絡首先介紹左營的自然環境與歷史沿革,並側重交通與左營地區的發展關係。左營在荷治時期,萬丹港僅是一「小戎克船停泊的地方」,就貿易或防務而言重要性不高。鄭氏時期為了解決軍民糧食不足的問題,採寓兵於農的方式,當時的左營除了軍屯以外,發展仍十分有限。清領時期左營興隆莊成為鳳山縣治的所在,強烈的行政機能,吸引大批人潮進入,但也隨著行政中心轉移到下埤頭,弱化了原本行政的發展特色。日治時期日本在此興建軍港,將大範圍土地納為軍管區,左營的軍港從魚塭變成軍港,因為軍事上的機密也限制了左營的發展性。戰後的左營除了初期許多軍眷移入,後來的人口成長就趨於緩慢。到近幾年來,左營地區的人口才又逐漸升高。 從高雄市政府歷年來針對都市發展計畫的公告,可以掌握左營在戰後的各項發展,並聚焦於高鐵在左營設站前後的都市計畫改變。輔以當時的報紙,了解高鐵通車前後民眾與政府官員對於高鐵的設立,所產生許多不同的意見與看法。高鐵興建目標就是要均衡地方發展,縮短了臺北至高雄南北交通之行車時間,在左營設站後改變了高雄對外交通的情況,使得高雄多了新的對外門戶,將帶給左營社會與經濟新的衝擊與影響。 透過左營地區的人口組成變化,了解鐵路以東的新左營聚落與鐵路以西舊左營聚落的差異。教育和觀光旅遊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臨近高鐵的重大建設推動,如:漢神巨蛋的獎勵投資、鐵路地下化工程、新台17線高雄外環線、眷村改建計畫、世運主場館等,左營地區整體運輸機動性與可及性提升為全國性層級,成為高雄市新興重要發展樞紐。對外交通的調整,如:與都會區快速道路之整合、銜接高速公路以運轉城際間之往來旅次、地區性道路之動線規劃、增加鐵、公路客運量,改善高鐵車站距離市區較遠的問題,增加公車班次解決公車路線不足,與大眾捷運系統紅線及台鐵之整合等。間接帶動左營地區的房價提升。左營面對高鐵的設站,如何結合既有的歷史傳統文化,推廣觀光發展,又能增加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讓人才根留左營,這才是最重要的轉機與契機。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歷史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N0598221113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8221113%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382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左營zh_TW
dc.subject高鐵zh_TW
dc.subject都市計畫zh_TW
dc.title高雄新門戶左營:以臺灣高速鐵路設站為中心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59822111301.pdf
Size:
10.98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