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中途班社會工作者面臨倫理兩難經驗之探究

dc.contributor王永慈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劉明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Liou, Ming-Huei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9-08-28T03:08:48Z
dc.date.available2017-3-3
dc.date.available2019-08-28T03:08:48Z
dc.date.issued2014
dc.description.abstract合作式中途班為中輟服務其中一環,當少年無法適應正規的教育體制時,由社會福利單位提供補充性的服務。因服務對象的變動及高風險的特質,使社會工作者面臨案主和團體權益的權衡、維持家庭功能與跨專業合作的諸多挑戰,社會工作者如何經歷服務過程的兩難及處遇抉擇,是本研究探討的焦點。研究採立意抽樣,選取服務於非住宿型合作式中途班,且年資兩年以上的社會工作者共七位,進行深度訪談,並從少年、家庭和團隊合作三面向進行探討,結果如下: 一、與少年工作:受少年特質、機構環境及服務提供方式影響,引發的兩難包括案主自決及父權主義的兩難、個別利益與團體利益的兩難、專業界線及專業關係的兩難、通報責任的倫理兩難等。 二、與家庭工作:因家庭功能不佳,及家長對於少年、社會工作者的不信任感,故與家庭工作容易出現告知義務與保密的兩難,及對誰忠誠的倫理兩難。 三、與團隊合作:因少年需求多元,跨專業合作是必然的課題,歸納兩難分別為資訊透露及專業合作的兩難,及跨專業評估差異導致的倫理兩難。 進一步討論兩難抉擇的參考依據,包括法律規範、機構政策、倫理理論、倫理原則、社會工作倫理守則、閱讀相關知識與研究、個別督導及諮詢、團體建議、家長對於少年處遇的看法及合作單位之建議等。最後,亦針對受訪者在倫理兩難過程的思考,區分為「行動中的省思」及「對行動的反思」進行討論,以對於社會工作者抉擇過程的思維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文末,針對研究發現,分別對中輟服務、機構、合作式中途班社會工作者及社會工作倫理教育提出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社會工作學研究所zh_TW
dc.identifierGN0699380071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9380071%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6080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合作式中途班zh_TW
dc.subject中輟服務zh_TW
dc.subject倫理兩難zh_TW
dc.subjectcooperative halfway classen_US
dc.subjectdropout serviceen_US
dc.subjectethical dilemmaen_US
dc.title合作式中途班社會工作者面臨倫理兩難經驗之探究zh_TW
dc.titleThe study on social workers’ experience of ethical dilemmas in Cooperative Halfway Schools.en_US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69938007101.pdf
Size:
1.84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