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丁婕"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從校園安全到居家安全─國小低年級社團「安全教育服務學習方案」之行動研究(2019) 丁婕; Ting, Chieh本研究主要探討(一)針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在社團活動實施「安全教育服務學習方案」的課程設計;(二)實施歷程及其中可能遇到的困境與因應策略;(三)學生學習成長情形及(四)研究者本身的專業成長。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所任教之臺灣北部某國小11位低年級學童(男生7人,女生4人)為研究對象,實施為期一學期共21堂社團課,透過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服務學習方案帶領孩子認識安全教育、服務學習及培養團隊合作的學習方法並促進孩子在學習中的反思能力,以實踐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之精神。資料蒐集為研究者的課程設計與教材、課堂觀察記錄、督導與觀課員的訪談記錄與家長回饋等文件資料與影音資料。 研究結果如下: 一、 設計國小低年級學童社團活動之「安全教育服務學習方案」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 以服務學習四階段作為課程架構,並將安全教育場域聚焦在學生熟悉之情 境,如:校園及居家環境。 (二) 將學生生活經驗與服務行動做結合,如遊樂器材的使用與操作剪刀。 (三) 藉由繪本、桌遊和體驗活動等多元策略能整合學生認知、情意、技能與行為。 二、 實施「安全教育服務學習方案」要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本方案 歷程如下: (一) 透過校園巡察、問卷調查及訪問護理師瞭解校園安全問題。 (二) 服務行動以繪製海報、拍攝宣傳劇的方式向全校師生做宣導。 (三) 以延伸情境至居家環境做學習遷移檢核並深化服務學習,將安全知能與家人 分享並實踐。 (四) 邀請其他服務學習團體舉辦聯合成果發表會,增進學生視野及共享成果。 其中可能的困境與因應策略有以下三點: (一) 學生探索後易將問題範圍過度發散,教師須引導其聚斂焦點。 (二) 服務對象模糊將影響服務目的與內容,師生需清楚設定服務對象並評估可行 性。 (三) 低年級學童不易進行討論與反思活動,教師可藉由調整座位形式與訂定討論 規則來協助學生。 三、 學生、家長、協同研究者與研究者等皆發現學生在「安全教育服務學習方案」 學習歷程中逐步增能,以下說明: (一) 學生對校園及居家環境的危險警覺性及預防知能提升。 (二) 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覺察自己的行為並學習尊重及勇於發表。 (三) 以繪製海報、拍攝宣傳劇與漫畫經驗分享等方式展現實踐力行的表現。 (四) 在學習歷程能自我肯定並產生學習遷移。 四、 研究者在課程設計、引導反思與提供學生舞台等方面獲得專業成長: (一) 研究者能運用社團課程模式設計符合素養導向之安全教育服務學習方案。 (二) 研究者在引導學生討論與反思的技巧提升。 (三) 研究者以聯合成果發表會增加學生視野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