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何信弘"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城市行銷策略分析臺灣路跑賽事發展
    (一森國際有限公司, 2015-06-01) 黃弘欽; 何信弘; 張少熙
    本文擬針對臺灣歷年來各市政單位辦理路跑活動之情形分析路跑活動與城市行銷之結合所產生之正面、反面效益,透過分析相關文獻,試圖找出臺灣舉辦路跑活動的重要城市行銷策略之關鍵因素,本文以Kotler所提出的城市行銷策略四大策略中的形象行銷、吸引力行銷、基礎建設行銷及人員行銷等四個層面進一步分析探究。路跑活動確實是良好的城市行銷媒介且具有提高市政單位形象、增加參與人數、活化公共空間使用率、凝聚城市認同感以及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等具體效益,但其具體效益的評估仍未有一致、公允的標準,未來如何建立一套符合主辦單位需求的成效評估標準,更有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深入探討。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在地老化運動促進策略之探討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4-06-01) 方怡堯; 何信弘; 張少熙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多元性運動訓練對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5-03-01) 方怡堯; 張少熙; 何信弘
    緒論:規律運動可提升高齡者體適能、改善慢性疾病狀況及降低死亡率。多數臺灣高齡者運動時間充足,卻缺乏足夠的運動強度與多樣的運動種類(Type)。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高齡者每週至少累計達到中等強度以上的身體活動量150分鐘,在運動種類上建議為多元性運動項目,包括:有氧訓練(aerobic training);阻力運動訓練(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3.柔軟度運動(flexibility exercise)及;4.平衡訓練(balance training)。然而,以此原則發展之運動訓練課程相關研究並不多見,而該主張是否適用於社區高齡者運動推廣計畫、其體適能促進效益,及運動訓練後之保留效果,均尚待進一步的研究驗證。基於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12週多元性運動訓練對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與保留效果。方法:以準實驗設計進行研究,招募90位65歲以上社區高齡者(年齡72.81±6.47歲),實驗組54人與控制組36人。實驗組接受12週多元性運動訓練課程,每週2次、每次120分鐘,並達到自覺量表5-6中等強度等級以上,之後中止訓練12週;控制組則無訓練。並以功能性體適能檢測進行測驗,項目包括:手臂彎舉、坐姿起立、抓背測驗、椅子坐姿前彎、8英尺立走及2分鐘原地踏步。於第0週進行前測、第12週進行後測、第24週進行保留測。結果:12週多元性運動訓練後,經功能性體適能測驗發現,實驗組在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敏捷性、心肺耐力顯著進步;控制組在上肢肌力、下肢肌力、上肢柔軟度顯著退步。12至24週間無運動訓練介入,實驗組在肌力、柔軟度比有氧運動、敏捷性等有更佳的保留效果;控制組在12週後肌力、柔軟度將顯著退步、且24週後敏捷性、心肺耐力亦顯著退步。結論:多元性運動訓練,可顯著提升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無多元性運動訓練介入會導致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顯著退步。依此結論,本研究具體建議:1、設計及執行社區高齡者運動方案時宜參照ACSM提出之多元性運動訓練原則;2、運動方案規劃期程與頻率上,宜每週至少辦理2次,每次120分鐘並連續辦理12週或以上;3、運動方案宜採長期、持續性辦理,有助參與者功能性體適能提升及維持。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驗證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快速評估與多元性運動介入效益之研究
    (2016) 何信弘; Ho, Hsin-Hung
    社區高齡運動是經濟與有效的方案,廣為各國採行。隨著運動需求日增,運動介入朝向分眾化、專業化才能提升資源分配的效益。我國高齡者參與運動比例雖高、時間也足夠,但仍有社區部分高齡者受肌少症的侵襲增加失能、跌倒風險,其背後原因亦值得探究,過往研究指出運動方案辦理上缺乏評估策略,難以針對需求提供適當運動介入,混合式的編班方式,參與運動的效益也難以釐清,皆會造成健康促進資源的浪擲。為提出具體論證並解決此困境,本研究目的有二,首先欲瞭解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的相關性與預測效力,其次要驗證不同肌少症風險者參與多元運動介入方案的效益跟限制,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分別採用調查研究法及準實驗法。調查研究法的部分,總計調查臺北市與臺南市共145位高齡者之功能性體適能、握力、單腳站立之表現,參與者平均年齡71.35歲;其次,以準實驗設計確認不同肌少症風險高齡者,在共同參與依ACSM建議編制的多元性運動訓練 (伸展、阻力、有氧及平衡運動) 介入後,藉由第0週、第13週實施功能性體適能測驗,了解其效益與差異,共有60位高齡者完成介入與測試,平均年齡74.62歲,於考驗水準α<.05下,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及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等。調查研究部分,確認快速評估系統與功能性體適能在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動態平衡等存有中等以上顯著相關性,並存在線性關係且有中等以上的預測效益;準實驗設計之結果發現多元性運動介入效益依據肌少症風險之不同存有差異,高風險者所得的運動效益顯著較低。建議未來高齡者運動介入應採取能力分組,可提高促進效益、降低風險並充分針對需求設計專業課程,同時降低主辦單位的評估成本。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齡者全方位運動模組建構與發展歷程分析
    (2015-10-01) 何信弘; 王晧宇; 方佩欣; 詹培明; 張少熙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