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何文君"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海外兒童初學華語教材之初探(2008-11-02) 何文君; 張鑑如本研究之目的在初步了解海外兒童初學華語之教材內容,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州教育部門研究計畫報告所提出對兒童初學華語教材之建議,選擇五套華語教材,主要分析教材內容之詞彙和主題,研究方法為內容分析法,先將所有教材輸入成文字稿後,以CHILDES資料庫之CLAN軟體分析教材詞彙,並以質性分析軟體---ATLAS,針對教材主題進行分析與歸類。結果將呈現各個教材中所包含的辭彙。另外,在主題方面,將教材主題分為19類,亦於文中呈現。本研究希冀提供海外兒童華語教學之教師及在教學上之應用,及教材編寫者於教材編寫上之參考。Item 聽力損失幼兒之語言環境與其語言能力關係:LENA系統之應用(2020) 何文君; Ho, Wen-Chun幼兒早期的語言環境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對於聽力損失幼兒(以下簡稱聽損幼兒)而言,由於語音接受或辨識的困難,因此需要更加豐富的語言輸入環境,幫助他們學會語言。本研究目的在探究二歲及三歲聽損幼兒之語言環境與其語言能力之關係。共21位聽損幼兒家庭參與本研究。語言環境分為四方面,分別為:聽覺環境、成人說話字數、成人幼兒對話輪替數量、詞彙環境。前三者運用一套語音自動分析之研究工具,即「語言環境分析系統」(Language ENvironment Analysis System,本文簡稱LENA),蒐錄一整日當中,聽損幼兒周圍所有的聲音,分析聽覺環境的組成(細分為有意義話語、遠距及重疊話語、電視和電子音、噪音、靜默之時間比例),並自動計算成人說話字數和成人幼兒對話輪替數量。詞彙環境則運用LENA分析結果,選出聽損幼兒與他人對話輪替數量最高的連續時段,共15分鐘,以兒童語料交換系統(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簡稱CHILDES)轉錄及分析。此外,並以華語嬰幼兒溝通發展量表(臺灣版)之幼兒版,及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測量結果,評估聽損幼兒的語言能力。 本研究先調查聽損幼兒的語言環境及其語言能力,再探討兩者之關係。在語言環境方面,聽覺環境中,有意義話語、遠距及重疊話語、電視和電子音、噪音和靜默的時間比例差異大。同樣的,在成人說話字數、成人幼兒對話輪替數量、詞彙環境,也出現變異大的情形。聽損幼兒語言能力方面,語言能力百分等級之平均值勝過50%的同齡聽常幼兒,顯示其語言發展跟上同儕。最後,聽損幼兒語言環境和其語言能力關係方面,成人說話字數和成人幼兒對話輪替數量,皆與幼兒語言能力有關。文末提出研究相關之討論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