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余佩珊"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李斯特《威廉泰爾》S.292/1 及 S.292/2 版本比較分析(2020) 余佩珊; Yu, Pei-Shan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十九世紀浪漫時期代表作曲家之 一,作品涵蓋各類樂種,包括鋼琴、器樂曲、交響曲、室內樂、神劇及歌劇。李 斯特的藝術歌曲創作僅八十二首,雖然在作品的數量尚不及同時期的音樂家,例 如: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沃爾夫(Hugo Wolf, 1860-1903)、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等,而 在藝術歌曲史文獻探討中也較少被提及,但李斯特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中,大膽地 在和聲色彩及調性上的運用,獨特的美學思想,展現音樂中的戲劇性,不僅僅只 是傳承古典時期的脈絡,更給予創新的技術展現了他的獨特的音樂風格,並且再 一次地藉由音樂創作深化了文學藝術的情境。 李斯特的《威廉泰爾》這組歌曲的歌詞是選自德國文學家弗里德里希・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的同名戲劇作品,李斯特以劇本第一幕開場的場景 譜寫三首歌曲:〈漁童〉( Der Fischerknabe )、〈牧羊人〉( Der Hirt )及〈高山獵人〉 ( Der Alpenjäger )。雖然這三首歌曲的主旨不在描述《威廉泰爾》的故事情節,只 是《威廉泰爾》的開場背景,但經由筆者的分析,可看出李斯特利用華麗轉調手 法及豐富和聲創作,來完整描繪席勒擬定標題的情境想像。 本論文是以〈漁童〉、〈牧羊人〉及〈高山獵人〉三首為探討主軸,對李斯 特 1845 年及 1850-60 年所創作的兩個不同版本進行分析。在李斯特長達七十五年 的生涯中,他從年輕炫風的華麗舞台,到年老時平靜的神職工作,如此跌宕起伏的一生,皆透過譜曲來表達。本論文擬藉由文獻探討來瞭解其時代背景,並透過樂曲分析及整理其創作手法,試圖理解李斯特在譜曲時對於音樂與詩意關聯的安排,期望深化筆者的演唱詮釋,也給予日後有意研究李斯特藝術歌曲的歌者能更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