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余秀麗"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探討國中三年級學生對於重力概念之瞭解及心智模式
    (2003) 余秀麗; Yu Hsiu-Li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重力為例,以三角交叉檢視(triangulation)的方式,使用二階段式設計及臨床晤談等方法,以不同面向探討學生對於力的初始概念、對非接觸力概念的瞭解,並診斷學生對重力另有概念的種類和認知架構,以及學生對詮釋重力概念的心智模式。研究的樣本為國中三年級學生共337人,其中男生181人,女生157人,受測學校分佈的地區為台北縣市共七所公立國中。 發現學生對於重力有一些另有概念的看法,例如:「蘋果和地面之間有空氣存在,蘋果才能掉下來」、「月球和地球之間有一排斥力,此力和地球引力平衡」、「月球在地球的大氣層外,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月球因為沒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的物體或太空人均不會掉落或跌落至月球表面」、「地球會繞著太陽運行,是因為其他星球對地球的拉力達到平衡」等。 本研究分析之國三學生對於重力現象詮釋的心智模式歸納後有四種類別:(一)經驗論模式:他們認為非接觸力作用需要靠介質的傳遞,地球引力僅能存在大氣層內,在月球上因缺少空氣,所以沒有引力,因而月球表面上的物體會任意的飄浮。天體的運行乃是宇宙形成時,具有的自然現象。(二)大氣壓力論模式:學生認為非接觸力是要靠介質傳遞的,但是如果有大氣壓力,則物體不但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也會因為大氣壓力的作用而具有重量。(三)引力製造論模式:認為引力是星球本身製造出來的,若是製造出來的引力大,則物體所受的引力較大。物體在月球所受的引力較小,是因為月球本身所儲存的能量不足,製造的引力較小的緣故。(四)準科學平衡論模式:學生對於非接觸力的作用具備有較完整的基本科學概念,對於地球環境及月球環境下的事例亦能用基本的科學概念來詮釋現象,延伸至天體運動時,學生會在認知架構中試圖利用靜力平衡的概念來詮釋。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