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劉宇"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不同人體肢段參數之動態性重心誤差研究
    (1998/08-1999/07) 黃長福; 劉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不同人體肢段參數之重心動態性誤差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0-03-01) 黃長福; 陳重佑; 陳帝佑; 劉宇; 李志明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優秀女子排球選手下肢負重增強式動作的神經力學分析
    (2007) 蔡豐任; Tsai, Feng-Jen
    優秀女子排球選手下肢負重增強式動作的神經力學分析 摘要 負重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Weight Training)是一種結合重量訓練可增進最大肌力及增強式訓練可提升動作速度的爆發力訓練法。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負荷下進行負重下蹲反彈跳(loaded counter-movement jump,簡稱LCMJ,典型的下肢負重增強式動作)訓練對爆發力、神經肌肉的徵召活化效果、運動單位的激發頻率…等神經力學參數的影響。 本研究以大專排球聯賽特優級優秀女子排球選手12人為受試對象(年齡:19.9±1.1歲,身高: 171.8±6.8公分,體重:64.83±6.03公斤)。本實驗先以Quattro Jump單軸測力板測量受試者下肢蹲舉的最大等長肌力,作為個別負荷強度的訂定依據,再隨機選擇不同負荷(最大等長肌力的0%, 10%, 20%, 30%, 40%),分別進行有、無反向動作的LCMJ與負重屈膝蹲跳(loaded squat jump,簡稱LSJ)動作測試,並利用測力板、位移計與Biovision肌電系統,同步收集受試者在史密斯訓練器進行LCMJ與LSJ動作的力量、位移與肌電訊號,再以 DasyLab與Acqknowledge軟體擷取相關的神經力學參數。肌電資料的收集包括股直肌、股外側肌、比目魚肌、腓外側肌、股二頭肌和脛骨前肌,肌電資料的分析是以標準化均方根肌電振幅(root mean square of EMG, 簡稱EMGrms)來評估運動單位的徵召量,而以中位數頻率(median frequency, 簡稱MDF)來評估運動單位的激發頻率與類型。統計方法是以相依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考驗不同負荷與不同負重蹲跳動作對神經力學參數的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負重增強式動作在力量與爆發力的輸出上具有力學上的優勢,LCMJ顯著優於LSJ,且隨負荷的增加而增加;但在神經支配因素的優勢上則受負荷重量與動作速度的雙重影響而抵銷其肌肉活化程度,這導致LCMJ在各負荷間的作用肌向心EMGrms並無顯著差異存在。在神經肌肉的活化效果上,LCMJ與LSJ之間的向心EMGrms皆無顯著差異,但因LCMJ向心速度快,其MDF均顯著高於LSJ,且LCMJ離心期的EMGrms隨負荷的增加而顯著增加。可見,負重增強式動作的主要神經力學效應在於增加離心期運動單位的徵召量,並在向心期激發高頻快縮肌運動單位參與收縮。 由本研究結果推論:負荷重量的大小是運動單位徵召量的主要決定因素,而運動單位激發頻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動作速度的快慢。因此,訓練過程必須兼顧強化運動單位徵召效果的重量負荷與強化高頻快縮肌運動單位參與收縮的速度負荷,兩者兼顧,以發揮最大的神經力學效應。而若以負重增強式動作來訓練肌力與爆發力,建議以漸增負荷至30%來訓練。 關鍵字:增強式訓練,增強式重量訓練,肌電圖,生物力學,神經力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動態動作條件下老年人下肢肌肉勁度與肌電現象之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2-09-01) 姬榮軍; 李宜芳; 劉宇; 黃長福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術騰空飛腳動作運動控制與協調系列研究(1)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12-01) 劉宇; 陳重佑; 莊榮仁; 黃長福
    本系列研究的目的是以生物力學的研究方法探討「騰空飛腳」動作的運動控制與 協調的機制及其對實踐的指導意義。 第一部分的研究是以影片分析法 (120Hz) 和測力板分 析法 (600Hz) 同步收集五位優秀武術選手「騰空飛腳」動作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參數, 以探 討下肢各關節的運動學和地面反作用力特徵,作為進一步分析下肢各關節控制力矩及其協同 作用效果奠定基礎。角對角座標分析結果顯示「騰空飛腳」起跳階段的支撐腿踝關節與膝關 節均是同步完成先曲屈後伸展的協調作用形式,而髖關節則是在初期先伸展後才與膝、踝協 同變化。角 -- 力座標的分析說明了水平方向地面反作用力扮演著降低運動員水平速度的機 制,而垂直方向的最大地面反作用力產生於下肢關節的最大彎曲階段,為伸展下肢關節創造 了良好的初始條件。騰空後,手腳擊打動作是在身體重心達到最大高度之前完成,作用腿下 肢三關節的角速度最大值均出現在手腳擊打前。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術騰空飛腳動作運動控制與協調系列研究(2)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12-01) 劉宇; 陳重佑; 莊榮仁; 黃長福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主動與被動的關節力矩對運動的影響及其協同作用效果, 從運動生物力學的角度研究國術騰空飛腳動作的運動控制機轉。研究的受試對象為熟練掌握 騰空飛腳動作之國術運動員 5 名。 根據肢段間互動的動力學分析結果,我們獲得如下幾點 結論:一、支撐階段初期:膝關節屈肌,髖關節伸肌在起主要作用;中期:伸髖、伸膝、伸 踝關節肌肉在起主要作用,而在末期,踝關節伸肌在起主要作用。國術騰空飛腳選手,其膝 關節屈肌肌力必須具備其伸肌肌力的 80%。二、飛行階段,主動的肌肉力矩,主要被用來抵 抗平衡由於運動而產生的肢段間互動力矩。這種主動與被動力矩的對抗平衡作用發生在上擺 與下擺的轉換期,即在飛腳達到最高點前最大。順勢下擺時,肌肉力矩被用來平衡重力矩的 作用。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網球拍拍柄材質之振動阻尼比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07-01) 陳帝佑; 洪得明; 劉宇; 陳重佑; 黃長福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網球拍拍柄結構之振動特性。實驗中使用五 種不同材質的網球拍,分別為100%碳纖維、100%玻璃纖維及碳纖維和玻璃 纖維比為7:3、5:5.3:7之網球拍為主要測試的對象,五支網球拍 的重量、網壓、勁度、平衡點和拍喉位置前的條件都在相同控制下,進行網球 撞擊的振動測試和控球能力測試。振動測試主要是以BioPAC的訊號處理系統 和一個Kistler(20g)、一個BioPAC(50g)的加速規進行數據的採集,採樣 頻率為2000Hz網球的撞擊速度均固定為4.09m/s。 實驗結果發現100%碳纖維網球拍在中心撞擊與偏心撞擊時,其振動之第 一模態皆有較高的阻尼比(p<.05)。阻尼比隨著網球拍握柄的玻璃纖維含量的 增多而有明顯降低的情形。所以,當相同之撞擊力傳遞經過100%碳纖維球拍 時,會因其阻尼比較大的緣故,而對傳遞來的振動力有較佳的阻振效果,並減 少了振動的趨穩時間,因此,給予握拍手有較少的負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肢段間互動動力學探討多關節打擊動作之研究(I)
    (1999/08-2000/07) 黃長福; 劉宇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