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劉靜宜"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皇權與孝道——唐代文武職奪情起復的考察
    (2024) 劉靜宜; Liu, Ching-I
    傳統中國,官員任職期間若遇父母喪時,需解官回鄉守喪三年,即為所謂的「三年喪」。與此相應,便出現了所謂的「奪情起復」,意指官員遭遇父母喪時,可以不必服滿喪期,重新任職,當是一種作為在皇權與孝道之間衝突的權衡方式。解官守喪三年一事起源於先秦時代,並於兩漢開始發展,隨著西晉君主的大力推行,最終在唐代寫入律令,成為定制;因此,唐代解官者眾、奪情起復者亦有一定數量。本文分別以文職與武職為經、時間軸為緯,並以帝國體制發生巨變的安史之亂為分界,分別討論兩種職位的官員在唐前期與唐後期起復的變化趨勢。經過考察,在文職起復上,無論是政治目的與政爭或者是作為獎勵的起復,在數量呈現下降的趨勢。這樣的變化與文人的孝道意識提升,以及政爭轉向宦官、地方軍閥的角力有關。武職的起復上,前期起復者主要以鎮守邊將以禦外患為主,後期因藩鎮廣設的緣故,出現大量的節度使起復,以及為了平叛而起復的武職,而獎勵的起復上,則是除了因戰立功,增加了獎勵忠節的目的。這些官員在當權者因各種目而重新授職時,反映出的是帝國基於統治下的人事安排。因此,透過分析不同類型的起復者的起復時間、原因、官職升降等,能以了解其反映出的唐代政治局勢變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薩爾茲堡藝術節對地方發展與影響之探究
    (2019) 劉靜宜; Liou, Jing-Yi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是開啟日後文化節慶觀光熱潮的催化劑,工業城市中不斷增長的公民文化造成文化民主化的轉變,使得大眾庶民文化取代過去的菁英精緻文化。而原本中世紀以宗教及皇室活動為主的慶典,也因此轉化成以日常休閒娛樂性質為主的節慶活動,加上工業化後交通工具的發展帶來移動性的增加,人們對於異文化的接觸頻率大幅上昇,造就了以文化為主軸的節慶觀光行為的快速發展。此後,文化節慶的數量及發展規模皆呈現大量成長,節慶也被認為是文化經濟中發展最快且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節慶活動不僅能夠滿足觀光客對於文化的需求,節慶亦可以為城市帶來許多層面的改變及影響,因此,對於今日許多地方而言,節慶活動是推動地方各個層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奧地利的薩爾茲堡藝術節(Salzburger Festspiele)是最早以特定人物為主軸 的表演藝術節慶,且建立於文化節慶活動蓬勃發展之初,在二十世紀初期奧地利 混亂的時空背景下,何以決定節藝術慶活動的建立、如何建構節慶活動的內容, 皆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薩爾茲堡藝術節身為一個經歷過戰爭歲月 的百年節慶活動,如何順應時代的變遷及潮流、如何在百花齊放的節慶發展潮流 中維持節慶的可延續力、以及如何保有節慶的競爭力,亦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