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吳佳玲"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生問題解決思考能力與其個人背景相關變項之探究
    (2000-12-09) 吳佳玲; 張俊彥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生問題解決思考能力與其個人背景變項之初探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1-12-01) 吳佳玲; 張俊彥
    本研究的目主要在編製地球科學「問題解決思考活動」測驗工具(包含發散思考能力和收斂思考能力),並藉「個人背景資料問卷」探究目前高中學生家庭背景、性別、測驗偏好等對其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就讀於中部某國立綜合高中之269位高一學生。量的分析為皮爾遜積差相關及One-way ANOVA。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學生在「問題解決思考活動」的表現呈常態分佈,其「問題解決思考活動」總分與發散思考有高度相關(r=.846,p<.000),與收斂思考有中度相關(r=.534,p<.000)且「問題解決思考活動」之評分者信度達0.825~0.965。此外學生的「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最喜歡學科」對其在「問題解決思考活動」測驗的表現上,並沒有顯著影響,而學生對此「問題解決思考活動」測驗的喜好程度,對其在「問題解決思考活動」總分的表現上,有顯著地影響(p<.000)。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個人背景變項之初探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1-12-??) 吳佳玲; 張俊彥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正念、課室專注力與考試壓力之關聯性研究─暨正念團體方案之效果評估
    (2016) 吳佳玲; Wu, Jia-L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正念、課室專注力與考試壓力的相關情形,並藉由性別與年級之背景變項,檢視各向度之現況與差異。   本研究對象以分層立意抽樣方式自臺灣北、中、南與東部等四區公立國民中學,實施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共768人。研究工具包含修編之「臺灣版五因素正念量表」、「課室專注力量表」與「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三個部分,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並設計小團體方案,採取準實驗設計,以33位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成員接受為期八週,每週45分鐘之實驗處理;控制組則不進行任何介入。所有成員於團體前後,皆接受問卷施測。所得的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考驗,以瞭解此團體方案對國中生正念、課室專注力與考試壓力之影響, 最後輔以實驗處理中之回饋單做為正念方案實施成效之佐證與補充。    主要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國中生正念程度大致為中等, 唯在「不評價」向度上略為不足;國中生具備中上的課室專注力,考試壓力程度為中等。二、 國中生知覺之正念程度女性高於男性;在「不評價」向度的正念表現國中一年級高於國中三年級;國中生在課室專注力女性高於男性;考試壓力感受程度女性高於男性。三、正念量表中,除了「不評價」層面與課室專注力量表中各層面呈現顯著負相關外,「覺察」、「描述」、「觀察」及「不反應」層面與課室專注各層面的相關係數皆呈現正相關;國中生課室專注力與考試壓力呈現正相關 。四、正念對於課室專注力皆有正向顯著預測力;正念對於考試壓力有正向顯著預測力;課室專注力對於考試壓力有正向顯著預測力。五、小團體方案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正念量表」與「課室專注力量表」的前、後測分數差異皆不顯著,實驗組在「社會期待及社會比較知覺」向度的考試壓力具有顯著效果。   本研究針對上述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各項建議,以供教育實務工作與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北縣國民小學退休教師社會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2010) 吳佳玲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及幸福感的現況及其關係,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其社會參與及幸福感之差異情形。問卷調查以臺北縣國民小學退休教師為母群體,採便利取樣及滾雪球的方式,針對臺北縣47所國小,820位學校教師發放「臺北縣國民小學退休教師社會參與概況調查問卷」,回收率為96.46%,有效問卷為779份,可用率為98.48%。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數變異數分析、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臺北縣國小教師之社會參與及幸福感皆為良好。 二、臺北縣國小退休教師健康狀況與社會參與程度達顯著正相關;此外離婚或分居、有宗教信仰、有再度就業、家人很支持參與社會活動的退休教師,其社會參與之狀況較佳。 三、臺北縣國小退休教師健康狀況與幸福感達顯著正相關;此外教育程度研究所以上、有再度就業、家人很支持參與社會活動的退休教師,其幸福感較佳。 四、臺北縣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愈高、時間愈長則幸福感愈佳。 五、臺北縣國小退休教師之背景變項與社會參與對幸福感的預測力達顯著水準者共有六個,依序為「進修學習」、「休閒活動」、「健康狀況」、「家人支持」、「志願服務」、「宗教活動」。 六、依據本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退休教師之建議 1.體認社會參與的重要,主動積極參與,提高自我幸福感。 2.規畫進修學習為退休生活的一部份,以發展個人興趣與專長。 3.重視生理健康的需求,加強自我保健觀念,維護身體健康。 (二)對教育機關單位之建議 1. 協助成立退休教師聯誼交流組織,建立經驗分享的機制。 2. 規劃退休前後的教育課程,加強資訊宣傳管道,落實終生學習的理念。 3. 重視退休教師人力市場,發展退休教師人力資源銀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賴內克長笛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09) 吳佳玲
    十九世紀德國作曲家賴內克(Carl Heinrich Carsten Reinecke, 1824- 1910),身兼指揮家、鋼琴家及音樂院教授,屬於浪漫樂派,音樂風格承襲孟德爾頌、舒曼。賴內克的作品種類繁多,大多數是鋼琴曲,主要寫給長笛較著名的曲子有三首,包括1882年E小調長笛與鋼琴奏鳴曲《水妖》(Sonata in E Minor for Flute and Piano, op.167“Undine”)、1908年D大調長笛協奏曲(Concerto in D Major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op.283)和敘事曲(Ballade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op.288)。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是為當時萊比錫的長笛家許威德勒(Maximilian Schwedler, 1853- 1940)所寫,在浪漫時期作品裡是非常少見的木管協奏曲。寫作這首協奏曲時,賴內克已經84歲,是他過世的前兩年,可說是集賴內克一生創作之精華,非常具有浪漫時期風格,這首作品充分發揮了長笛明亮柔美的音色,及木管樂器特有的華采花腔技巧,是非常受歡迎的經典曲目。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先備知識及推理能力關係的初探研究
    (花蓮市: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2002-06-01) 吳佳玲; 張俊彥
    本研究之目的在編製地球科學「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及「先備知識測驗」等量表,並藉此兩工具及現有之推理能力相關測驗,探究目前高中學生之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先備知識及推理能力間的關係。研究者依據「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模式,設計以地球科學為學科背景脈絡的「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其中包含「發散性思考」與「收斂性思考」兩向度。此外,亦針對此「問題解決能力測驗」所需之先備知識而編製對應之「先備知識測驗」,其中並包含「學生對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喜歡程度之1題單選題。本研究以台灣東部某國立高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260人。研究設計採用相關研究法及半結構武的晤談。量的資料分析主要採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法,質性資料則經由編碼與三角校正後進行分析,以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及「先備知識測驗」的看法與觀感。研究結果如下:一、研究工具之「問題解決能力測驗」總分與「發散思考」(r=.814,p<.001)及「收斂思考」向度(r=.898,p<.001)均有高度相關,且評分者信度達.813~.965。「先備知識測驗」之信度KR20介於.60至.63之間;二、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先備知識(r=.482,p<.01)及推理能力(r=.435,p<.01)間均接近顯著之中度正相關及大的效果量(effect size),且「先備知識」、「推理能力」及「對問題解決的態度」對「問題解決能力」有顯著的預測力(解釋率達R2=.343),而「先備知識」與「推理能力」對「發散思考」和「收斂思考」亦有顯著的預測力(解釋率達R2=.172~.332),接近或具有大的效果量;三、推理能力與「發散思考」間有大的效果量的關係,而先備知識與「收斂思考」間亦有接近大的效果量的關係;四、晤談後發現學生認為「先備知識測驗」須仰賴「知識」、「態度」、「經驗」的多寡,而「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則須「知識」、「態度」、「思考」與「經驗」的完備,其結果與量的分析頗為一致。據此,我們認為高中學生先備知識及推理能力的增強,應有助於提升他們在地球科學上的問題解決能力。尤其在「發散思考」上更應著重在「推理能力」的培養,而「收斂思考」應更強調「先備知識」的建立。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