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家慶"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強度動態恢復對損傷肌肉之功能及跑步經濟性的影響(2005) 吳家慶; Chia-Ching Wu不同強度動態恢復對損傷肌肉之功能及跑步經濟性的影響 研 究 生:吳家慶 2005年6月 指導教授:謝伸裕 中文摘要 背景:當激烈運動後,在肌肉有酸痛及損傷的情形下,是否應該繼續從事運動?關於這個問題,現有文獻尚未有完整的論述。有許多運動員在肌肉損傷及酸痛的情況下仍然會繼續運動,而過去的文獻只有探討讓損傷的肌肉繼續運動,是否會加重受傷情形或者會增進肌肉功能的恢復。對於耐力性運動項目,肌肉功能不應是被考量的唯一指標,與耐力表現具有高度相關的跑步經濟性也應一併討論。目的:在探討肌肉損傷後從事6天不同強度的動態恢復活動(50%、60%、70% VO2max),對肌肉功能恢復及跑步經濟性的影響。方法:本研究以40名自願參加本實驗之大學體育相關科系學生(男性32人;女性8人)為受試對象。受試者先接受VO2max及跑步經濟性測驗後,再將受試者隨機分派E50組(50% VO2max;n=10;♂=8、♀=2)、E60組(60% VO2max;n=10;♂=8、♀=2)、E70組(70% VO2max;n=10;♂=8、♀=2)、CON組(控制組;n=10;♂=8、♀=2)。之後讓受試者在跑步機上以70% VO2max 的強度進行一次30分鐘的下坡跑(-15%),來誘發股四頭肌產生肌肉損傷。在下坡跑後第1-6天期間,分別以不同的強度進行每天30分鐘的跑步運動。各組在下坡跑前、後第0-7天接受肌肉酸痛及最大自主等長收縮肌力(MVC)測量;各組在下坡跑前、後第1、3、5、7天抽血檢驗肌酸激酉每(CK)、乳酸脫氫酉每(LDH)活性;各組在下坡跑後第2、5、7天接受跑步經濟性測驗。結果:在下坡跑後第4-7天,CON組、E50組這兩組的MVC恢復情形顯著高於E70組 (p<.05)。在下坡跑後第7天的跑步經濟性測驗中,E50組顯著優於CON組、E70組這兩組 (p<.05)。在CK、LDH、肌肉酸痛指數等指標上,不同四組在不同時間點上均無顯著差異 (p>.05)。結論:1.最大肌力值若要儘速恢復,採用完全休息或中強度的動態恢復(約50﹪VO2max),是較好的選擇。越高的動態恢復強度,越會延緩MVC的恢復時程。2.過高的動態恢復強度(70% VO2max)或不做動態恢復的處理方式,則對跑步經濟性有不利的影響。3.同時考量跑步經濟性及MVC恢復情形因素,則中強度的動態恢復(50% VO2max)比不從事動態恢復和高強度動態恢復來得好。 關鍵詞:動態恢復、肌肉損傷、跑步經濟性Item 優秀女子划船選手划船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4-03-01) 王思宜; 吳家慶; 黃長福Item 老人運動、飲食與身體組成之相關探討(2003-05-01) 鄭小嵐; 湯馥君; 吳家慶; 林惠明; 林曼蕙Item 西式划船腳蹬板角度對拉槳階段之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6-09-01) 王思宜; 吳家慶; 黃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