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吳慧卿"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IRONMAN Taiwan 70.3賽會參與者之人格特質、獨特性需求、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關係之研究
    (2021) 李唯一; Li, Wei-Yi
    隨著運動人口逐年增多,運動賽會產業蓬勃發展,但在這些大同小異的賽會中,如何讓賽會可以更加吸引消費者,使消費者願意再次報名參加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本研究旨在了解鐵人三項賽會參與者人格特質、獨特性需求、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之關係。研究對象為2010至2020年 IRONMAN Taiwan 70.3賽會參與者,並以線上問卷進行資料調查蒐集,共回收217份有效問卷。根據調查問卷所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與階層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一、IRONMAN Taiwan 70.3賽會參與者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均落於中等以上之評價,顯示其在行銷策略上仍有可加強之空間。二、通過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得出,賽會參與者人格特質中「外向性」、「友善性」、「嚴謹性」、「情緒穩定性」、「智性/想象」五個構面與獨特性需求呈正相關;人格特質中「外向性」、「友善性」、「嚴謹性」、「情緒穩定性」、「智性/想象」五個構面亦與產品涉入程度呈正相關;獨特性需求中「創新性選擇」、「非流行化選擇」、「避免相似性選擇」三個構面與產品涉入程度呈正相關;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呈現正相關。三、通過階層迴歸分析得出,獨特性需求對於人格特質與產品涉入程度產生部分中介效果;產品涉入程度對於獨特性需求與再購意願產生部分中介效果。意即賽會參與者人格特質能透過部分的參與者獨特性需求,進而影響參與者產品涉入程度;獨特性需求能透過部分的參與者產品涉入程度,進而影響參與者之購買意願。 基於上述結果,IRONMAN Taiwan 70.3賽會主辦方應該針對參與者的獨特性需求,施予適當的行銷策略,以提高參與者的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針對未來研究,建議採用結構方程模型來進一步檢驗賽會參與者之人格特質、獨特性需求、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之關係,以提昇相關研究之說服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華企業射箭聯盟運作模式之研究
    (2020) 黃薇伊; Huang, Wei-Yi
    中華企業射箭聯賽的開辦讓射箭運動在臺灣的發展走向了新的里程碑,本研究之目的主要是探討中華企業射箭聯盟成立背景與條件因素,並以CORPS模式 (CORPS Model) 分析其運作情況以及其對未來的願景與展望。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以在臺灣從事射箭運動相關學術與產業工作以及在中華企業射箭聯盟或中華民國射箭協會擔任重要職務之專家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在擁有良好培訓的機制下,造就臺灣優秀的射箭實力,進而推動聯賽的籌辦,吸引企業願意投入。其次,中華企業射箭聯盟之CORPS模式分析:影響中華企業射箭聯盟運作的決策核心 (DC) 由聯盟幹部與各企業隊領隊組成;中華企業射箭聯盟的服務對象 (C) 著重在選手身上,核心的業務運作 (O) 以辦理射箭聯賽為主,財務資源 (R) 依靠政府的補助與企業主的投資;在參與者 (P) 方面,除了執行長外,還有2位專職人員與1位兼職人員,其他則依賴中華民國射箭協會的人力,所提供的服務內容 (S) 包含滿足選手們在參與聯賽的需求以及讓企業主獲得足夠的媒體曝光。未來,中華企業射箭聯盟會朝擴大規模與職業化發展,持續強化臺灣射箭運動的競技實力。建議聯盟可以結合多元行銷方式,將聯賽加以推廣,並聘用運動管理或行銷相關的專業人力。在後續研究方面,採用其他組織運作理論或使用具體指標以量化研究方式來全面地暸解中華企業射箭聯盟的營運情況。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卡巴迪運動在臺行銷策略之研究
    (2014) 楊景証; Yang, Ching-Cheng
    本研究旨在瞭解卡巴迪運動在臺發展現況、臺灣卡巴迪運動單項協會行銷策略之方向性、及檢視臺灣卡巴迪運動單項協會行銷策略之發展。研究對象為中華民國卡巴迪運動協會組織成員、國家代表隊教練及國家代表隊選手。研究方法採質性訪談方式,從受訪者蒐集第一手資料,並將訪談內容錄為逐字稿,加以編碼。研究結果顯示,目前臺灣地區共計有十個縣市成立卡巴迪運動委員會,每年定期舉辦區域性及全國性賽事,並積極參與亞運、亞青盃等國際比賽。其中國內各級賽事參賽隊伍數量,以國中組成長最為明顯。其次,卡巴迪運動協會之行銷策略以普羅大眾為目標市場,採行無差異化行銷,藉由舉辦賽事提供運動參與及觀賞服務,並以升學保送及入選國手參加國際比賽為促銷,期能吸引更多優秀選手投入。第三,採SWOT分析檢視該協會之行銷策略,其優勢是運動規則簡單、場地簡便、競賽富趣味性;劣勢是新興運動項目教練裁判不足、活動激烈選手容易受傷;機會是目前為亞運項目,104年將納入全運會比賽項目,勢必吸引更多選手參與;威脅是面臨少子化危機,運動人口逐年遞減,以及媒體曝光度不足等。經由SWOT分析後制訂該協會在推動卡巴迪運動上之增長性策略、多元化策略、扭轉性策略及防禦性策略。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卡巴迪運動協會或許可以藉由推廣沙灘卡巴迪運動、針對偏鄉學校發展為特色運動、成立卡巴迪單項運動專屬網站、加強與企業合作等策略之制訂與執行,以增進卡巴迪運動在臺灣之推動與發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基隆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2010) 胡文琪; Hu, Wen-Chi
    本研究旨在瞭解基隆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相關情形,以基隆市高中職學生16,558為研究對象,透過自編之「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調查問卷」為工具實施調查。有效問卷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法事後比較、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基隆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現況,以每週課後從事運動達二次的人數為最多330人(29%)。 二、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強調「健康體適能」動機最高,而以「人際需求」為最低。而在課後運動參與阻礙方面以「結構性阻礙」為主要阻礙來源,而最不受「人際間阻礙」之影響。 三、不同背景變項差異考驗,除「就讀年級」在阻礙因素未達顯著水準外,其餘變項均在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方面達顯著差異。 四、除在課後運動參與動機「逃避」及參與阻礙「結構性阻礙」呈正相關之外,其餘在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參與阻礙各因素間大多呈負相關。 本研究發現有參加運動性社團及課後運動參與行為較高之學生,有較強的參與動機,其阻礙因素亦相對減弱,因此,建議學校開放運動場館以降低阻礙之發生,並增加運動性社團,以提高學生之運動參與動機,進而提昇其終身運動之習慣。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陸觀光客來訪對兩蔣文化園區滿意度之研究
    (2012) 陳森雄; CHEN, Sen-Hsiung
    本研究目的是:瞭解大陸觀光客對兩蔣文化園區大陸客的消費行為。探討大陸觀光客目前前往兩蔣文化園區的人口特性現況。及分析大陸觀光客,對兩蔣文化園區的滿意度情形。研究期間自2011 年2 月至2011 年5月研究方法採用自編之「大陸觀光客來訪對兩蔣文化園區滿意度之調查問卷」進行研究,研究對象共有520 位,而有效問卷461 位以描述性統計,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綜合分析、討論後重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大陸觀光客對兩蔣文化園區觀光滿意度趨於正向 。 二、大陸觀光客對兩蔣文化園區,現階段大陸觀光客消費行為情形,前景樂觀。 三、透過兩蔣文化園區的大陸觀光客問卷調查,大陸觀光客,經統計分析結果,效果良好。 大溪臨近慈湖、大溪兩蔣陵寢,政府將兩蔣文化園區列入大陸觀光客重要觀光據點,將更能達到兩蔣文化園區觀光效益,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國家觀光旅遊單位、桃園縣政府觀光局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研究
    (2011) 王孟佳; Meng Chia Wang
    本研究旨在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內涵,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體育班學生在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差異情形,同時,分析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關聯性。透過自編之「臺北市公立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臺北市19所公立高中職設有體育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1,195位進行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體育班學生在學習行為方面,態度是主要影響學習行為因素。其中,體育班對於學習過程可以提升專項運動知識和能力得分最高,顯示體育班學生認知到體育班學習中提升自我專項運動能力之重要性。其次,在生涯發展方面以生涯探索情況最佳,生涯規劃次之,生涯定向最差,顯示體育班學生對於自己的運動專長興趣、能力與升學或就業方向等資訊的來源是豐富的,能依據運動表現、課業表現規劃,但在如何實現選擇方面得分最低,可看出體育班學生在目標選擇與達成目標的規劃能力不足。 二、體育班學生的學習行為會受到性別、年級、專長項目、學業成績、運動成就及訓練年資差異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結果。其次,在生涯發展方面,除運動專長外,不同性別、年級、訓練年資、學業成績、運動成就之體育班學生其生涯發展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體育班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其解釋力為23.72%;其中,絕大部分的解釋力來自於第一個典型因素(ρ=.612)。且學習行為之「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態度」分別影響生涯發展之「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規劃」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結果證實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間確實有相關性的存在,且學習行為愈正向則生涯發展愈正向。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提出以下結論:體育班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確實會因為學生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不一致的情形;其次,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兩者間具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存在。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扯鈴運動教練專業能力之研究
    (2010) 蘇麗月; Su, Li-yueh
    本研究旨在瞭解扯鈴運動教練在專業能力重要程度與具備程度的情形。以自編「扯鈴運動教練專業能力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98年全國體委盃民俗體育錦標賽」扯鈴項目及「2009年全國超級盃扯鈴大賽」花式組之參賽隊伍教練為研究對象。根據回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相依樣本t 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扯鈴運動教練之背景,以「男性」、「大學、學院」學歷、就讀「非運動相關科系」、在「國小」服務、職務為「校內非體育教師兼任教練」、年齡分布在「26-34」歲、工作年資「5年以下」、「未取得」教練證書、擔任選手層級以「非選手」經歷等,所佔人數居多。 二、扯鈴運動教練在專業能力重要程度與具備程度之排序前三項均為「專業態度」、「扯鈴動作技術訓練能力」、「精神力訓練與實施能力」,而以「扯鈴運動訓練相關學理」居末。 三、扯鈴運動教練對專業能力重要程度與具備程度間之差異,在專業能力七個構面(運動訓練相關學理、專業態度、比賽動作編配能力、心理訓練與指導能力、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精神力訓練與實施能力、動作技術訓練能力)之「重要程度」皆高於「具備程度」。 四、扯鈴運動教練在專業能力之「動作技術訓練能力」重要程度與具備程度之七個構面均呈正相關。唯其間之相關程度,僅與「比賽動作編配能力」呈中度相關,其餘則呈低度相關。 本研究發現,扯鈴運動教練在專業能力具備程度上,有18 個題項之專業能力是教練所較不具備的能力,因此,建議教練應積極參與各項教練講習課程與進修活動,運用各種管道充實並吸收新知,以提升本身之專業能力。另外,亦建議相關單位對於教練培訓的課程,可將訓練學理與技術訓練之專業能力加以整合,以提昇扯鈴運動教練在訓練上之學理知識。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新竹縣公立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2012) 吳盛文; WU, SHENG-WEN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與休閒運動效益之影響情形。以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19,850人為研究對象,透過自編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休閒運動效益調查問卷」為工具實施調查,採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有效樣本數為1,596。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數變異數分析、Scheffe’s事後比較、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以有從事休閒運動的學生最多,有955(59.8%)人,其中平均每週從事休閒運動三次以上的人較多,有557(34.9%)人。在最常參與的運動類型中,從事球類運動的學生最多,有605(63.4%)人。二、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以「心理需求」動機最高,以「知識需求」為最低。而在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方面以「個人阻礙」為主要阻礙來源,最不受「人際阻礙」之影響。在休閒運動效益上以「心理效益」最受重視,「社會效益」得分最低。三、研究對象的「性別」、「就讀年級」、「課後補習」、「參與頻率」等四個背景變項,在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皆有顯著差異存在;而「課後補習」、「參與頻率」等兩個變項,在休閒運動效益有顯著差異存在。四、就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與休閒運動效益三者的關係而言,「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對於「休閒運動效益」具有直接正向的影響力,但亦可藉由降低「休閒運動阻礙」以增加「休閒運動效益」。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學校常舉辦不同組別、層級的運動競賽,並開放運動場館及提高運動器材的妥善率以降低阻礙之發生,以滿足學生之運動參與動機,提高休閒運動參與頻率,進而獲得較多的休閒運動效益。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2003-11-01) 吳慧卿; 鄭志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