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吳明雄"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4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十四年度「應用科學」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研討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6-07-31) 吳明雄; 許全守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倡導發明發展工業教育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89-04-??) 吳明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公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2005) 涂孝臣; Shou-Chen, Tu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數學學習態度、數學成績之影響及學習反應的情形,同時分析是否因數學成就高低而學習成效有所差別。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中的「不相等前後測控制組設計」,以九十三學年度,台北市私立泰北高中工業類科,高二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班為單位,在六個班級中隨機選取二班,一班為實驗組,接受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 另一班為控制組,實施傳統的作業方法,兩班皆由研究者親自擔任教學,教材均為工職數學第三冊內容,進行為期十二週之實驗活動。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有: (一)吳靜吉(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 (二)拓弄思(1975)創造思考測驗。 (三)孫士雄(2001)所編之問題解決能力量表。 (四)數學學習態度量表。 (五)自編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 (六)自編學習反應調查問卷。結束後將創造思考測驗圖形、語文兩部分及問題解決能力量表之得分,以二因子多變項共變數分析法,進行統計分析,以數學學習態度量表得分進行t考驗,分析期末數學學習態度,最後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數學成績得分差異,研究結果如下: 一、接受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的實驗組學生,在圖形創造思考能力分數,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接受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的實驗組學生,在語文創造思考能力分數,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三、接受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的實驗組學生,在問題解決能力分數,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四、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圖形創造思考能力的進步效果,並不因學生的數學成就表現而有顯著差異。 五、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對語文創造思考能力的進步效果,並不因學生的數學成就表現而有顯著差異。 六、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對問題解決能力的進步效果,並不因學生的數學成就表現而有顯著差異。 七、接受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的實驗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量表之分數,顯著優於控制組。 八、接受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的實驗組學生,在數學分數之進步效果,未顯著優於控制組。 九、接受工職數學創造思考作業活動之實驗組學生對作業活動持正面的反應,且喜愛此作業活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利用粗糙集理論分析創業意圖
    (2009) 阮騰億
    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之中,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情勢,未來世界經濟的競爭力,創業活動可以降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情況,進而促使經濟成長,換句話說,創業活動有助於國家經濟繁榮和經濟成長(Hindle & Rushworth, 2000),但目前創業議題多半集中於創業歷程與其創業者特質的研究,研究對象大部分聚焦在已創業者,鮮少以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學生的創業意圖與其影響因素等,為求教育資源正確投入,本研究將著眼於利用家庭社經地位資料分析創業意圖,希望能對創業意圖的研究與發現有所貢獻。 考量研究需求與資料取得性,本研究之對象以全國高技術創造力學生綻光創業研習活動的學生,共計有80人。在實際狀況中所取得的資料,卻可能發生與統計假設相左右的情況,如此即造成資料在分析時易產生預測的偏差或無法取得隠匿的資訊。有鑑於此,研究係依據粗糙集理論的觀念,分析看似模糊、不精確或不確定之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盼找出資料內隱含之訊息,以系統化方式將其應用於創業意圖上,以協助未來在創業教育上,能事先將資料做有效運用管理。 研究發現透過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背景,可歸納出創業意圖的規則,以父親之教育程度、父親目前之職業、父親是否曾自行創業、母親是否曾接受專科學校以上之專門領域訓練、母親目前之職業最為重要,共推演出36條決策規則,8條規則的支持強度較佳,有6條是可以推演出具有創業意圖者,本創業意圖預測模型的總品質率達90 %,總近似準確率達79.74%,表示分類準確跟預測準確機率皆達一定水準。教育單位應該要關懷較為弱勢的家庭,以求社會進步與社會正義,發揮資源配置最佳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資料處理科網頁設計課程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2008) 李建華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造思考教學應用於高職網頁設計課程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及作品設計製作能力之影響。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中的「不相等前後測控制組設計」,以台北市私立協和工商九十七學年度高二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並分派二班,一班為實驗組,接受十週的創造思考教學的實驗課程;另一班為控制組,實施十週的傳統教學課程。測驗工具採用創造思考圖形與語文測驗、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測驗,以及自編之滿意度問卷。課程結束後將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項共變數分析法與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法考驗各項能力得分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 一、接受高職網頁設計課程創造思考教學的實驗組學生,其圖形創造思考能力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 二、接受高職網頁設計課程創造思考教學的實驗組學生,其語文創造思考能力在「流暢力」、「變通力」分數上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而在「獨創力」分數上未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 三、接受高職網頁設計課程創造思考教學的實驗組學生,其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在「問題察覺」、「提出想法」等分數,均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而在「問題再定義」、「原因推測」、「尋求最佳方案」未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 四、接受高職網頁設計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實驗組學生,其作品檢核表分數之『網站內容』、『網站結構』、『版面與視覺感受』分數上,未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在『創意』、『技術』分數上,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 五、接受網頁設計創造思考學對於學生之學習反應呈現正面的反應,學生也有較佳的接受度與喜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創造思考教學應用於高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課程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2006) 葉文中; Wen-Chung Yeh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造思考教學應用於高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課程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及作品設計製作能力之影響,並分析是否因學業成就高低而有所差異。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中的「不相等前後測控制組設計」,以新竹市立成德高中九十四學年度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並分派二班,一班為實驗組,接受十週的創造思考教學的實驗課程;另一班為控制組,實施七週的傳統教學課程。測驗工具採用創造思考圖形與語文測驗、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測驗,以及自編之滿意度問卷。課程結束後將所得資料以二因子多變項共變數分析法與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法考驗各項能力得分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 一、實驗組學生,在圖形創造思考能力分數,未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學生,在語文創造思考能力分數,未優於控制組。 三、實驗組學生,在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分數,未優於控制組。 四、創造思考教學對圖形創造思考能力的增進效果,並不因學生的學業成就 表現而有顯著差異。 五、創造思考教學對語文創造思考能力的增進效果,並不因學生的學業成就 表現而有顯著差異。 六、創造思考教學對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增進效果,並不因學生的學業成 就表現而有顯著差異。 七、實驗組學生,在作品設計製作能力檢核表之分數,未優於控制組。 八、實驗組學生對實驗課程呈現正面的反應,且為學生所喜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創造思考與發明」實驗課程對高工學生創造發明能力之影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1988-06-??) 張甘棠; 饒達欽; 吳明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創造性探究教學影響學生探究力、創造力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松山工農園藝科為例
    (2015) 黃文振; Huang, Wen-Chen
    本研究係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臺北市立松山工業農業職業學校園藝科一年級學生及二年級綜合高中園藝學程201班為研究對象,進行8週的創造性探究教學,並在教學實驗前、後,對學生實施Torrance創造思考活動測驗、探究力量表測驗、園藝專業基本知能測驗,以瞭解學生在實施創造性探究教學後,對學生的創造力、探究力、學習成效產生的影響。 研究初期,進行國內外創造思考教學、探究力教學、創造性探究教學等相關研究、論著等文獻資料之搜集與分析,最後以5E循環式探究教學法架構為基礎,建構本研究認為適用於高職園藝科專業課程之創造性探究教學架構,進行教學實驗。 研究結果發現,高職園藝科學生實施創造性探究教學後,經共變數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顯示,實驗組兩班之學習成效,均優於控制組並達顯著差異,經成對樣本t考驗得知,實驗組兩班之後測成績均優於前測成績並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兩班之「整體」探究力表現均優於控制組並達顯著差異;其中除「界定問題」、「溝通辯證」兩分項能力表現均優於控制組並達顯著差異外,其餘之「設計規劃」、「實作驗證」、「分析解釋」等分項能力之表現,兩組並未達顯著差異。 在創造力表現上,經統計發現,在圖形創造力方面,實驗組與控制組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其次,就圖形創造力分項能力表現比較,在創造思考圖形測驗表現方面,經由事後比較得知,實驗組除精密力表現優於控制組並達顯著差異外,其餘在獨創力、流暢力等分項能力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另外,再就創造思考語文測驗表現分析比較得知,實驗組之語文創造力表現優於控制組,且達顯著差異。其次,在創造思考語文測驗分項能力表現方面,實驗組獨創力、流暢力、變通力之表現,均優於控制組,並達顯著差異。 就學習滿意度方面,無論從各單元學習回饋意見統計或就整體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均可看出,實驗組有80%以上學生均表滿意(各單元學習滿意度平均數在3.97以上),且認為創造性探究教學對其學習確實有幫助。而就學生訪談結果中亦得知,學生對教師實施創造性探究教學均表示生動有趣並漸改變學習模式,且有助於其學習。就教師訪談結果得知,實施創造性探究教學,雖費時費力,但確實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動腦思考並能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將學生回饋意見、師生訪談結果及學習滿意度統計結果進行三角檢證後得知,其結果為一致。惟因受限於教學進度及技能檢定要求,無法讓學生有太多時間,進行創造思考與探究學習,另教師要實施創造性探究教學時,對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與探究教學技法與策略必需十分熟練,才能有效、全面提升學生創造力與探究力。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提出結論、檢討與反思及建議。整體而言,實施創造性探究教學,對高職園藝科學生圖形創造力表現未達顯著差異,而語文創造力達顯著差異,但在探究力與學習成效表現上,確實頗有助益並達顯著差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北市參與全民英檢高職學生之英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
    (2007) 凃玉娟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參與「全民英檢」高職學生之英語學習動機情形,分析參加與未參加「全民英檢」及通過不同英檢級數之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的差異情形。為達研究目的,首先蒐集相關文獻,作為本研究問卷之理論基礎,並透過問卷調查及訪談,以瞭解參加「全民英檢」前後之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改變之情形。 本研究以台北市公、私立高職學校學生為研究母群,採立意抽樣,抽取619位學生為研究樣本,回收有效問卷為588份,回收率為95%。本研究採用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所獲致結論如下: 一、參加「全民英檢」與否之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有顯著差異,「參加」者平均數為3.66優於「未參加」者平均數3.39。  二、通過不同英檢級數之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在「整體英語學習動機」有顯著差異,且通過「初級」及「中級以上」者得分均優於「參加未通過」者。  三、受訪者均同意參加「全民英檢」確實會影響其「英語學習動機」,且其影響均為正面。 最後,依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建議,以供學校主管教育機關、語言檢測機構、學校、教師以及後續研究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灣餐旅教育三明治建教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型態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6-12-??) 胡夢蕾; 吳明雄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習理論中的學習動機與Kolb 觀察學習型態在餐旅教育學生學習上之應用。研究對象為四所設有餐旅管理斜靠學校之三明治建教學生,共發出6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79份,有效回收率為63.17%。研究工具為結構性問卷,包括學習動機、學習型態量表(KLSI, 1984 )與個人基本資料,研究方法包括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ANOVA)、多元迴歸等。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餐旅學生之學習型態以「調適者」居多;學習動機構面可以預測其學習型態之階段構面,教師應視學習的目標、暸解學生個別差異給予鼓勵,促進學生移轉至有效率之學習型態。另外,人口樣本特性中的「性別」與「科系別」會影響學生之學習型態,「年齡」會影響學習動機之「社會服務」。本研究結果有助於我國餐旅教育者在教學訓練與設計課程時參考運用。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工藝科創造思考實驗課程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988-12-??) 吳明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2005) 余文爾; YU Wen-Erh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及作品製作能力之影響,並分析探討是否因學業成就高低而有所差異。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以樟樹國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二週的實驗教學。本研究研究之工具為(一)「自編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課程」(二)吳靜吉(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三)拓弄思創造思考測驗(四)吳世清(2001)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問卷(五)作品檢核表(六)學習反應調查問卷等進行教學。本研究發現整理歸納如下: 一、接受國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的實驗組學生,其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 二、接受國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的實驗組學生,其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在「問題察覺」及「提出想法」等分數,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 三、經由統計資料分析可知,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對圖形、語文創造思考能力與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增進成效,並不因學生高、低學業成就,而有顯著差異。 四、接受國中生活科技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實驗組學生,其作品檢核表分數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 五、接受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對於學生之學習反應呈現正面的反應,學生也有較佳的接受度與喜愛。 關鍵詞:多媒體電腦輔助創造思考教學、學習成效、學業成就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科會科教處與教育部合作目標導向計畫---創造技法與創造情境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0-12-31) 洪榮昭; 吳明雄; 楊美雪; 許書務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專生工讀參與動機及工作表現對就業力影響之研究-以暑期社區產業工讀為例
    (2009) 宋廣英; Song Guang Ying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生工讀參與動機及工作表現對就業力之影響,並以暑期社區產業工讀為例,為達研究目的,藉由文獻探討,建構研究的整體架構,發展「大專生工讀參與動機及工作表現對就業力影響之研究問卷調查表」為研究工具,經信度考驗,並達一定程度,問卷內容亦經專家會議、預填、修正,以建立內容效度。 問卷以普查方式進行,發出361份,回收309份,有效問卷274份,有效填答率88.67%。問卷結果採用描述統計、信度分析、因素分析、成對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逐步多元迴歸分析、路徑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研究結果發現: 一、學生認為獲取社會經驗、工作紀律性、工作態度與合作能力為最重要,顯示參加該工讀計畫的大專生,能體認優質的工讀體驗能協助個人從工作中學習成長、培養敬業樂業及團隊合作精神,對未來提升就業力是大有幫助的。 二、學生就性別、就讀學校體系、有無工讀經驗的比較上,在工讀之參與動機、工作表現呈現部分顯著差異,但在提升就業力上未達顯著差異,故在就業力提升的效果上,整體而言,適合所有就讀高教、技職體系的男女大學生參與,相當值得擴大辦理。 三、學生工讀參與動機對工作表現、提升就業力分別有正向顯著影響,工作表現對提升就業力亦存在正向顯著影響;同時,參與動機透過工作表現能提升其就業力。顯示參與該項工讀計畫能提供大專生從教室到工作職場良好的體驗平台,對提升就業力有明顯效果。 最後依研究結論,對該工讀計畫相關參與者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室內設計作品之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關係研究
    (2007) 莊修田; chuang, Hsiu-Tyan
    摘 要 現代創意與美學經濟所強調的是「以創意設計之美,創造經濟上的附加價值」。在室內設計產業裡,要提高作品的附加價值,獲得使用者的偏好,「創意」與「美感」這兩個因素是重要關鍵。本研究的核心即在探討對於室內設計作品之「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這三個變項的關係;主要研究目的包括: (1)解讀室內設計作品其創意評量及美感判斷構成因素之屬性與特徵。 (2)探討不同屬性之個人對於室內設計作品之創意評量、美感判斷以及視覺偏好的情形,並檢定其差異。 (3)分析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三變項及其構成因素彼此間之相關程度。 (4)分析個人屬性、創意評量、美感判斷對於視覺偏好的解釋力。 (5)分析創意評量與美感判斷對於視覺偏好之影響途徑。 本研究採用了德懷術與焦點團體法,以及量化的相關研究法;經以自行發展的實景照片問卷對1041位大學生施測後,將調查所得資料,運用電腦統計軟體SPSS及LISREL,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複核效度檢驗、描述性統計、差異檢定、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廻歸、路徑分析等,結果發現: (1)創意評量與美感判斷各由7個因素所組成,每個因素各有其獨特的心理屬性與視覺特徵。 (2)在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三變項的全部28個因素中,不同性別在7個因素、不同年級別在13個因素、不同系別在17個因素上呈現顯著差異。 (3)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與視覺偏好三變項的組成因素其兩兩之間的相關係數全部均達p<.01(雙尾)的顯著水準。 (4)美感因素及系別等7個變項聯合共可解釋視覺偏好54.6%的變異量。 (5)創意評量與美感判斷對於視覺偏好的各影響路徑,其解釋力依序是「美感判斷→視覺偏好」大於「創意評量→美感判斷」大於「創意評量→美感判斷→視覺偏好」;然而,「創意評量→視覺偏好」並無顯著解釋力。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設計教學、設計實務以及學術研究之建議。期望本研究能有助於室內設計領域對於相關主題的瞭解、累積相關研究成果、並補創造力研究在有關創意作品特徵研究方面之不足。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家政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9-06-??) 詹瓊華; 黃馨慧; 吳明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藉由實驗教學來探討及驗證,將創造思考教學方案應用在家政課程中,以瞭解學生創造思考能力改變之狀況。本研究採不相等前後測對照組實驗設計,經立意抽樣法選取臺北縣華僑高中二年級學生,共一百五十五人。實驗組二個班,對照組二個班,實驗組學生每週實施二小時的家政課程創造思考教學活動、對照組學生每週實施二小時的家政課程一般教學活動,共計十二週。本研究之測驗工具包括:國內吳靜吉等人(1994)修訂之拓弄思創造思考測驗、吳靜吉等人(1998)編定「新編創造思考測驗」。於實驗前、後進行測驗,以瞭解學生在接受家政課程創造思考教學方案教學後,是否會提高學生的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等屬於認知層面的創造思考能力。本研究將測驗所得之資料以SPSS10.0統計軟體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平均數、標準差與t檢定等統計分析進行處理、分析,經資料處理分析後,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ㄧ、 實驗組學生在實施家政課程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後,其圖形創造思考能力之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精進力表現上,未能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二、 實驗組學生在實施家政課程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後,其語文創造思考能力之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表現上,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專題製作發想活動設計之研究
    (1999-01-01) 吳明雄; 葉榮木; 屠名正; 鍾協衡; 張宗憲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工藝工場中金屬表面處理之﹙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984-12-??) 高天祿; 吳明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工藝工場中金屬表面處理之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984-09-??) 高天祿; 吳明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工藝工場中金屬表面處理之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984-11-??) 高天祿; 吳明雄
  • «
  • 1 (current)
  • 2
  • 3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