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吳武典"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12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CHILDREN'S SEX, LOCUS OF CONTRO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5-06-??) 吳武典; WU-TIEN WU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Gardner與Sternberg智能建構模式的整合及人事智能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7-12-??) 吳武典
    新近對於智力的建構有若干突破性的理論,其中以H. Gardner的多元智力說及R. J. Sternberg的三元智力說最為典型。本文試圖以「成功智 能」的概念整合兩者論點,說明成功的人生需要學業智能、人事(社會)智能、處事(實用)智能和創造智能的平衡發展,而人事智能是其核心條件,也是其它三種 智能的催化劑。人事智能的衡鑑與促進雖然不易,卻有高度價值,值得探究。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Saying "hello" first--a self-change experi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6-06-??) 吳武典; WU-TIEN WU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Vocational Interest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Related to Intelligence and Sex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81-06-??) 吳武典; 洪若烈; WU-TIEN WU; JO -LIEH HUNG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一九九一年國際特殊才藝節特殊教育研討會總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1-12-??) 吳武典
    本文為一九九一年國際特殊才藝節特殊教育研討會中的講詞,該次研討會的主題為「殘障者藝術潛能的開發與教育。主講者吳武典教授介紹了研討會中的兩篇專題演講的重點,也將會中十篇分組討論做了一個整合。此次討論包含了很廣泛的主題,但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一是有關以藝術作為治療的方法,二是有關殘障者藝術的潛能的發展。  講詞中提到殘障者的特殊才能在鑑定與培育上的困難,但講者也提出歷史上許多我們熟知的傑出殘障者作為對此領域同仁們的鼓勵。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三十年來的台灣資優教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3-09-??) 吳武典
    從我國教育的發展來看,傳統上政府重視拔擢人才,但未計畫培養人才,今日情況已有改變,自1973年正式推展資優教育實驗計畫以來,歷經三十載,已有了多元的資優教育方案,與世界同步,並有本土的特色。本文探討我國資優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影響因素,再就實施現況及面臨的課題進行分析,最後提出大展望:期望資優教育能夠成為智慧教育,促進品質教育以帶動教育的革新,進而促進社會與國家的發展與全人類的福社。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美智障兒童家庭環境之比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989-06-??) 吳武典; Paul M. Retish 
    本研究旨在探討智障兒童家庭之互動關係與家庭氣氛,以中(台灣)、美(愛荷華州)樣本作比較文化之研究。中國(台灣)之樣本取自台北地區,包括中重度智障組與正常組。各有三十二個家庭,兩組之兒童性別、家庭人口、社經地位及家庭結構皆相匹配。美國樣本取自愛荷華市地區,由十八個有中重度智障兒的家庭組成。以自編「家庭互動量表」及修訂「家庭氣氛量表」(Moos‚1974),透過家庭訪問,由家長或監護人填寫。研究結果經卡方考驗及t檢定,發現:(1)家有智障兒,確為家庭帶來痛苦與壓力,影響其正常社會生活及孩子的教育安置,(2)中國(台灣)的智障兒之父母比之美國此類父母有較多的傷感‚較少參與社交活動,其孩子的教育資源之尋求也較困難;(3)兩個文化環境的支援系統顯然不同,中國(台灣)有智障兒之家庭,較依賴家族的支持;美國此類家庭則較仰靠社區的資源,而非家庭本身。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華智力量表」編製初步報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994-06-??) 吳武典; 林幸台; 王振德; 王華沛; 何榮桂; 邱紹春; 胡致芬; 陳美芳; 郭靜姿; 張蓓莉; 張正芬; 蔡崇建
    本量表係編製小組參考「修訂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之架構及其他相關智力理論及個別智力量表,歷經三年餘編製而成,為一適用於五歲至十四歲的個別智力量表。本量表之內容分語文及非語文兩大部份,各又包含六個分測驗,其中一為交替測驗。標準化樣本取自全臺灣地區,共計1600人,自五歲半至十四歲半,每一年齡組各取160名。施測結果可轉化得各分測驗、語文、非語文及全量表標準分數。本量表已進行內部一致性係數、重測信度、效標關連效度(以比西第五次修訂版為效標)及因素分析等信、效度研究,結果尚稱理想。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人事智能的理念與衡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0-06-??) 吳武典; 簡茂發
    本研究以Gardner(1983, 1993)的多元智能模式之人事智能(含知己與知人兩種)為主要依據,並加以擴充(增加「人我互動」一項),建立「人事智能」的理念與評量架構,然後研擬「人事智能量表」,分選擇式與開放式兩種。經文獻分析,本研究將人事智能定義為「係指在知己、知人和人我互動等三方面的能力表現」:1.知己方面的能力:係指個人在自知、自省、自尊和自適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現。2.知人方面的能力:係指個人在同理、尊重、親和和引導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現。3.人我方面的能力:係指個人具有幽默、包容、適分和化解衝突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現。「人事智能量表」在預試、定稿後,以臺北地區十二所國小五、六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共620名為樣本進行衡鑑與分析。信、效度考驗尚令人滿意,但稍為微受到社會期許的影響。施測結果顯示,資優生在「知人」(尤其「引導」)能力方面優於普通生;女生在「知己」(尤其「反省」)和「知人」(尤其「尊重」和「親和」)能力方面優於男生,男生則僅在「人我」的「幽默」方面優於女生。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低成就」輔導的原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3-06-??) 吳武典
    作者提出對低成就學生的輔導策略如下:以其目前成就水準來規定作業、成立討論小組、關心學生、增加實際練習機會、與家長配合、個別指導、建立師生關係....等方法。堪為教師輔導兒童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傑出女性科學家生涯發展歷程及其成功因素之探討
    (2004) 吳淑敏
    傑出女性科學家生涯發展歷程及其成功因素之探討 摘 要 本研究以台灣七位傑出女性科學家作為研究對象,經由深度訪談及相關文件的蒐集,以了解其生涯發展歷程及成功因素,作為成功女性角色的範式。資料處理與分析方面,首先將錄音帶內容轉譯為逐字稿、編流水碼,配合相關文件等多元資料,反覆閱讀後,不斷分析、比較、對照、修正、歸納與綜合,以理解並建構女性科學家的生涯發展歷程及其成功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生涯歷程 家庭環境方面:大部分父母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不會為女兒設限。多位女性科學家的父母親所學雖與科學無關,但均能支持子女在科學上發展。 求學歷程方面:她們在求學階段數理成績表現優異,獲得教師的肯定;多數都興趣廣泛,受到良師、科學影片或科學傳記、科學實驗或研究等的引導或啟發,在高中或大學時代就立志以科學為職志;她們都靠獎學金出國念書,六位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 本研究中傑出女性科學家的嘗試性工作經驗闕如或甚短,皆為專業性、管理性、具一技之長的工作者,屬於Super生涯型態分類中的「穩定的生涯型態」。 二、 成功因素 個人因素方面:她們有靈敏的研究眼光與創新的見解,做事有計畫、有效率,善於時間的管理,專業知能深入,興趣高昂、熱愛工作,有毅力、堅持自己的目標,好勝、不服輸,遇到阻力不輕言放棄。 家庭因素方面:父母親尊重、支持並鼓勵她們在科學上的發展;已婚者的另一半不論是否同在科學領域工作,均能支持她們在專業領域發展,並以她們的成就為榮。 環境因素方面:她們受到教師或長官等重要他人的賞識與提拔,工作場所有充分的學術自由及互相切磋的同儕;她們皆能掌握機會成為該專業領域的先鋒。 本研究中傑出女性科學家認為台灣的社會並未限制女性在學業上的發展;根據多位受訪者的分析,研究工作及科技領域是性別差異最小的行業;女性細心的特質反而占有優勢。在求學階段,男女比例差距不大,甚至學業表現女性優於男性;但從大學到研究所,再到就業,女性的比例就一直往下降。博士後到教授階段,已婚女性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在時間管理上,有效地兼顧工作與家庭。 根據上述結果,研究者歸納出傑出女性科學家生涯發展歷程的特色,並分別就制度面、學校、家庭、女性後學者、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六十九年特教人員出國進修考察紀聞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1-04-??) 吳武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出席1998美國教育研究學會與特殊教育協會年會紀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8-06-??) 吳武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出席歐美兩項國際資優教育會議紀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3-06-??) 吳武典
    一.第三屆歐洲資賦優異會議歐洲資賦優異協會(European Cancil for High Abulity;簡稱ECHA)成立於1987年,本屆於1992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德國慕尼黑市舉行,ECHA的宗旨在為資優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心理學家,家長及資優者本身建立溝通網路,以促進資優者的潛能發 展並俾益社會。 二.美國資優兒童協會第39屆年會 美國資優兒童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NAGC)為美國主要之資優教育專業組織。此次大會在洛杉磯市威士汀大飯店舉行,為期五天(1992年 11月4日至8日)。大會在會長Dr. Babara Clark的致辭中展開序幕。她提到未來一年 NAGC努力的方向是:一.重建學校及教育體系;二.學習評量和課程標準的訂定; 三.發展和運用課程與教材;四.在課程中溶入世界觀的教育。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出席第五屆亞太資優教育會議報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8-12-??) 吳武典
    第五屆亞太資優教育會議於1998年9月2日至5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我國有四位學者與會。本文除報告與分析資優教育方案與多元智能等研討主題外,並就比 較文化觀點析論印度社會與資優教育特質,最後提出若干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出席第六屆世界資優兒童會議報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6-04-??) 吳武典
    本次會議於1985年8月5-9日在德國漢堡舉行,有47個國家約一千人參加,而我國 的代表團有21人。此次會議的主題為「資優又十年-繼續的世界性挑戰」,其主要活 動內容有:(一)三百餘篇論文宣讀,其中我國佔四篇。(二)七場主題演講,其中最有 創意的是蓋列格的「智能生產產力模式」及艾森克的「智力的生物學基礎」。(三)史 坦利介紹加速學習DT-PI診療教學模式。(四)Meeker提出一篇長達23年的資優生追蹤研 究報告。(五)Richardson Study報告發表,此報告由June Cox主持,所有資料彙成 Educatign Able Learners:Programs and Promising Practice一書,其內容具體指出 各種方案的優缺點和在什麼情況下最適用。(六)Renzulli的資優生之充實性活動設計 研討會。不過,此次會議的最大特色是第一次出現中國大陸的代表團。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出席第十屆世界資優教育會議紀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3-12-??) 吳武典
    第十屆世界資優教育會議由多倫多大學與世界資優兒童協會共同主辦,於1993年8 月8日至12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市舉行。作者以我國代表團副團長之身分,簡介了會議狀 況,我國代表及作者本人與會情形,作者當選主席,兩位我國資優生學生代表參加青 年高峰會議等之情形。並於文末提出其感想與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出席第四屆國際特殊教育會議紀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5-09-??) 吳武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制握信念與學業成就、自我概念、社會互動之關係及其改變技術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77-06-??) 吳武典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刺激變化與心跳變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73-06-??) 吳武典; WU-TIEN WU
  • «
  • 1 (current)
  • 2
  • 3
  • 4
  • 5
  • 6
  • 7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