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吳淑禎"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1-12-??) 吳淑禎; Shu-Chen Wu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以及教育專業課程所能達成的能力指標分析。本研究採文件分析法、調查法以及訪談法,探討41所師資培育學校的課程發展特色、290位師資生,以及1,538位大一學生對課程特色的知覺與期待。其次,了解課程實施概況並分析10個教育專業科目所能達成的能力指標。本研究顯示,各校對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包括教育專業、教學態度、實務與實習等19項特色,其中,實務與實習是師資生知覺與期待的特色。其次,訪談發現:一、現行教育專業課程從科目出發,未能要求具體能力指標,難與實務接軌;二、考試領導教學,影響實質教學;三、遴選與教師檢定方式,無法有效評量教師能力。研究也顯示,教育基礎與教育方法等10個課程科目,可達成規劃、教學、管理、評鑑,以及專業發展等五個層面、12個向度、35項能力指標。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1-12-??) 吳淑禎; Shu-Chen Wu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以及教育專業課程所能達成的能力指標分析。本研究採文件分析法、調查法以及訪談法,探討41所師資培育學校的課程發展特色、290位師資生,以及1,538位大一學生對課程特色的知覺與期待。其次,了解課程實施概況並分析10個教育專業科目所能達成的能力指標。本研究顯示,各校對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包括教育專業、教學態度、實務與實習等19項特色,其中,實務與實習是師資生知覺與期待的特色。其次,訪談發現:一、現行教育專業課程從科目出發,未能要求具體能力指標,難與實務接軌;二、考試領導教學,影響實質教學;三、遴選與教師檢定方式,無法有效評量教師能力。研究也顯示,教育基礎與教育方法等10個課程科目,可達成規劃、教學、管理、評鑑,以及專業發展等五個層面、12個向度、35項能力指標。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對師資培育課程修習認知與意願調查研究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0-12-??) 周愚文; 洪仁進; 吳淑禎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對修習師資培育課程的認知與意願。採問卷調查法,計回收1,538份間番。資料以描述統計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選擇就讀臺師大的各項原因中,「培育的師資有競爭力」以及「師資培育名額較他校多」二項與師資培育有闋的因素,占33.5% 。雖然有高達94.4% 的大一學生知道目前要成為中學教師並不容易,但分析大一學生從入學到師資培育的抉擇歷程顯示,有50.8% 的學生有意願,而且若要受試者在「填答當下」做決定,則高達80.4%表示有意願。選擇師資培育課程的前三項理由,則分別是「多一個就業選擇」、「可增加就業競爭力」、以及「個人志趣」;而「教育專業」、「國際化」、「多元化」則是受試者最期望學校建立的特色,其次受試者最希望自己在修習師資培育課程期間,提升「表達和溝通能力」、「外語能力」、以及「領導能力」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青年職涯需求調查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2-06-??) 吳淑禎; Shu-Chen Wu
    我國於1994 年開放師資埠育,屆主動多元的師資培育管道,又進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趨勢,促使師範校院必須轉型。因此,本研究昌在調查轉型的師範大學學生職涯需求及其期待的服務內容、時間以及就業訊息接收意願。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依定額抽樣,每~抽取100名學生,共計發放4105份問卷,回收3618 份問卷,合計有效回收率為88.14% 。問卷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在自我探索、職涯資訊、職涯準備以及整體職涯需求,皆有中等程度以上的需求。其次,研究發現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前述各項職涯需求表現達顯著差異。另外,就學生對職涯需求的服務內容來看,以「校外實習」的人數最多,其次是「校外見習(參訪) J '第三則是「各式職涯講座」。至於學生期待的職涯服務時間,則以「與相關課程的上課時間結合」為最多,其次是「班會J '第三是「寒暑假時間J '其他依序是「學期間週一至週五的晚上(6 : 00-9 : 00) J 以及「學期間週一至過五的中午(12 : 00-14 : 00) J 。最後,在就業訊息的提供方面,高達57.57% (N=2083)的學生願意提供email給職涯輔導單位,以利收到職涯相關訊息。本研究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後續職涯輔導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2-03-??) 吳淑禎; Shu-ChenWu
    本研究置在調查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包括生涯安過程度與生涯未定向影響因素) ,進而比較不同背景費項師資生在主要研究費項的差異,以及工作價值觀對生涯定向的預測力。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為母群,經立意取樣抽取200名師資生為對象,回收175 份問卷,回收率達87.5% 。經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相關及迴歸分析,取得主要研究結果有四,其一: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以「會互動」、「尊嚴取向」、「組織安全與經濟取向」為前三項重視的價值觀;而在生涯定向表現方面, r 定向」與「安迪」程度,皆在中等以上程度;另外,生涯未定向的影響因素,則以「雙趨銜突」、「焦慮猶豫」、「自我認識」三項因素為最高。其二,不同背景費項的師資生其工作價值觀以及生涯定向的表現(包括安迪、生涯未定向原因)皆連顯著差異。其三,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含安過與未定向原因)之間,計有18個構面達到顯著相關,顯示二者之間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其四, r 組織安全與經濟取向」與「自我實現」二個價值觀構面對生涯定向可達11% 的預測力;而「安過」及二個未定向原因「環境資訊」和「雙趨街突J '對生涯定向可達58.7% 的解釋量。根據結果,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蟻,作為師資生生涯輔導之參考。關鍵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未來在等待的教師:前瞻師資培育計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4-03-??) 林陳涌; 黃嘉莉; 張民杰; 張玉山; 張素貞; 吳淑禎; Chen-Ung Lin, Jia-Li Huang, Min-Chieh Chang, Yu-Shan Chang, Su-Chen Chang, Shu-Chen Wu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生涯韌力:大學青年的生涯逆境知覺 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09-??) 吳淑禎; Shu-Chen Wu
    本研究運用正向心理學觀點,探討大學青年回顧其成長過程所知覺的生涯逆境、因應策略及其對生涯韌力的定義與培育建議。本研究以229位學生的生涯韌力故事作為文本,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大學青年所知覺的生涯逆境,包括健康、家庭、學習、自我認同、人際、愛情、死亡及多種逆境等八類,其中以學習逆境為最多;二、遭遇逆境當下,大學青年在感受、認知、行為與生理方面,會出現負向反應;三、大學青年克服逆境的因應策略,包括個性特質、信念態度與因應技能等內在資源,以及家人、同儕、學校及社區支持等外在資源;四、大學青年對生涯韌力的定義著重在個人內在資源,包括「樂觀」、「調整情緒」、「解決問題」等12項要素;五、對於生涯韌力培養,大學青年提出「向失敗學習」、「解決問題」、「肯定自己」、「生活調節」、「培養特質與能力」、「角色楷模」、「向外求助」等建議。綜合而言,本研究初步提供大學青年的生涯逆境與生涯韌力之概念探索與建議,未來可進一步發展青年學生的生涯韌力評量工具或建構韌力培育課程並檢視其成效。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生涯韌力:大學青年的生涯逆境知覺 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09-??) 吳淑禎; Shu-Chen Wu
    本研究運用正向心理學觀點,探討大學青年回顧其成長過程所知覺的生涯逆境、因應策略及其對生涯韌力的定義與培育建議。本研究以229位學生的生涯韌力故事作為文本,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大學青年所知覺的生涯逆境,包括健康、家庭、學習、自我認同、人際、愛情、死亡及多種逆境等八類,其中以學習逆境為最多;二、遭遇逆境當下,大學青年在感受、認知、行為與生理方面,會出現負向反應;三、大學青年克服逆境的因應策略,包括個性特質、信念態度與因應技能等內在資源,以及家人、同儕、學校及社區支持等外在資源;四、大學青年對生涯韌力的定義著重在個人內在資源,包括「樂觀」、「調整情緒」、「解決問題」等12項要素;五、對於生涯韌力培養,大學青年提出「向失敗學習」、「解決問題」、「肯定自己」、「生活調節」、「培養特質與能力」、「角色楷模」、「向外求助」等建議。綜合而言,本研究初步提供大學青年的生涯逆境與生涯韌力之概念探索與建議,未來可進一步發展青年學生的生涯韌力評量工具或建構韌力培育課程並檢視其成效。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餐飲外場從業人員的社會支持、情緒勞務與工作表現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0-07-??) 吳淑禎; 周璻薇; 謝辰昕; 劉俊億
    本研究旨在探討餐飲外場從業人員的社會支持、情緒勞務與工作表現之關係。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計有效問卷共329份。研究結果發現,受測者大都能知覺到社會支持,且有正向的情緒勞務與工作表現。t 考驗與Tukey 事後檢定,發現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者在社會支持、情緒勞務與工作表具有顯著差異。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發現,社會支持與情緒勞務對工作表現具有顯著預測力,其預測值達33.2% 。因果模式分析顯示,社會支持知覺與正向情緒勞務表現有助工作表現提升。其次,社會支持與工作表現以及情緒勞務與工作表現具正向關係,情緒勞務並具有中介角色,調節社會支持對工作表現的影響。研究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觀光飯店留住優秀餐飲外場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雄市中小學實施游泳教學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2010) 吳淑禎; Wu-Su-Jen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中小學實施游泳教學現況與問題,以問卷調查各校擔任體育行政工作之體育組長為對象,寄發問卷155份,得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55份。並將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獲致結果如下: 一、高雄市中小學學校游泳池設施僅占10%,以高雄市中區最多;而有游泳池設施學校皆全面實施游泳教學,國小實施率最高,高中職居次,國中最低;國、高中實施游泳教學之師資來源為校內具有游泳能力之教師。 二、高雄市無游泳池設施學校以小學最缺乏。多以步行方式前往學區內公、民營游泳池進行教學,搭校車前往為最少,經費來源為學生自行繳交。 三、有游泳設施學校以每次上1節課,實施對象為全校,上、下學期皆有實施;無游泳池設施之小學,以每次2節連上,實施對象為3-6年級,平均一學期上7-9節。 四、高雄市中小學無實施游泳教學之阻礙為缺乏教學場地、缺乏實施經費、擔任教學師資不足、缺乏救生員、教師配合度不高。 五、高雄市中小學有游泳池實施游泳教學所面臨問題為無救生員編制、缺乏實施經費、教師無教學意願。無游泳池有實施游泳教學所面臨之問題為無經費來源、擔任游泳教學師資有問題、排(調)課有困難。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