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吳玉潔"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桃花源心象造境─吳玉潔水墨創作論述
    (2013) 吳玉潔; WU, YU-CHIEH
    「桃花源」自從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出現後,長時間以來一直是文化藝術界喜愛的題材,其意象也隨著時間和地域的不同而產生改變。從《山海經》的崑崙仙境和玄圃、荊湘地區的民間故事,到陶潛的〈桃花源記〉,這種追求永恆樂園的意念,融合到文人的理想山水繪畫及園林,甚至隨著文化傳播到韓國和日本,個別形成在地化的仙境山水與心之書齋。「桃花源」最終成為人們所嚮往的理想世界、「心」中的永恆歸屬之地。 為了與外在世界的紛擾共處,我們必須時常向內走進「心」中的歸屬之地省察自身,這片秘境既是暫時超脫現實的永恆理想樂園,也是能顯現自我人格潛意識之處。20世紀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畢生研究人格潛在意識,並提出了「集體潛意識」的陰影等多種原型,使我們能深入解析人們的心理狀態。 本研究主要透過桃花源相關的文獻探討與圖像分析,探討如何藉由空間表現,從虛假的外在現實過渡到真實的心靈圖像,以一種「源內」和「源外」的空間概念區分「內在」與「外在」,進而討論心象空間的兩種類型:理想世界、人格顯現的差異。經過文獻探討作為創作論述的基礎,結合本身的生活及繪畫經驗,形塑自我的桃花源心境圖像及繪畫風格。繪畫創作上探討膠彩及水墨運用在紙、絹上的差異,最後選擇絹作為主要表現基底材,而構圖安排上,作品之間帶有些許故事情節的連結,也就是從「源外」走進「源內」的過程,嘗試呈現出靜謐而空靈的水墨淡彩繪畫風格。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知 - 亞洲華人與西方人的比較
    (2015) 吳玉潔; Skrobutan, Małgorzata
    世界各地的消費水平正在迅速成長。許多消費者發覺這個現象會對環境造成傷 害,所以正在改變他們的購買行為,以符合環保要求。這種行為是綠色營銷的根源。 至今已經有大量關於西方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觀念和態度的研究,但幾乎沒有對東亞 消費者進行研究的學者。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並比較西方人與亞洲華人對綠色產品的認知效果。研 究結果顯示,兩個族群之間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兩種差異的來源:社會 氛圍的差異和固有的文化差異。分析結果顯示,與亞洲華人比起來,西方消費者往往 認為綠色產品更有效果,而各自國家的社會氛圍和固有的文化差異都跟回答者的認知 有關聯。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