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吳銀玉"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企業基金會公益實踐之研究-以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為例
    (2013) 吳銀玉
    企業實踐社會公益的方式非常多元化,投入人力、物力或財力,或是以組織的方式成立基金會或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等等。本研究以光寶科技公司所成立的光寶文教基金會為研究個案,以光寶文教基金會投入資源最多與時間最久的「社區認輔方案」為例,藉以瞭解企業與基金會推動社會公益的互動歷程,例如議題選定、資源投入、基金會的發展以及基金會與各利益相關人的互動等等,藉以瞭解企業與基金會實踐公益的歷程與變化。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為:(一)企業成立基金會與投入此議題的動機;(二)企業內部與基金會的運作關係;(三)社區認輔與學校、政府、企業及非營利組織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深度訪談以蒐集資料,並輔以文件資料,經資料的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為:(一) 企業創辦人因具有宗教情懷,從教義出發推動公益,對社會議題抱持「家庭─學校─社區」的系統觀,促成基金會長期投入「社區認輔」,此點符合涂爾幹認為宗教具有建構社會的集體道德與規範,促成社會整合與穩定的功能;(二) 「社區認輔」是參照企業 “Total Solution”模式,從「家 庭─學校─社區」的連結出發,提供系統性的治標且治本之方案;(三)基金會社會公益實踐應隨時關注社會變遷衍生的新議題,並提出因應策略,才能與時俱進並長期深耕; (四) 企業提供管理模式協助基金會的管理、規劃與訓練活動,有助非營利組織提高營運效能與永續發展;(五) 志工學習與多元化激勵措施,有助於志工提升服務的品質與自我實現;(六) 策略聯盟產生綜效,有助於資源極大化與訊息流通,提高受助者利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