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唐孝蘭"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學校為社區中心推展環境保護和社區發展之永續發展研究(II)
    (2001-12-02) 葉國樑; 唐孝蘭; 林坤蓉; 游尚霖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依據第一年的老師、學生訪談結果和課本內容分析結果,以價值澄清法設計一套關於水資源教育的自編教材,進行實驗研究,比較價值澄清法與傳統教學法在水資源教育上的教學效果,希望能提供一套以價值澄清為導向的水資源環境教學模式,以做為未來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推動學校水資源教育的參考。本研究採「不等組實驗組控制組研究設計」,立意取樣位於水資源保護區內的台北縣雙溪中學國中部八十九學年度一年級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由於該校僅有兩個班級,故而隨機選取其中一個班級為實驗組(34人),而另外一班為對照組(34人)。為避免校內實驗組對照組有教學效果交互污染之嫌,另外自桃園縣觀音國中隨機選取一個班級做為校外對照組(31人),共計三個班,99人參與本研究。實驗組學生進行四次的價值澄清法水資源教育教學活動,對照組與校外對照組則接受傳統講述法教學。教學介入前一週,三組學生均接受前測問卷作為評量實驗效果的基準;教學介入後一週內進行後測,以評價教學的立即效果。結果歸納如下:(1)研究對象之水資源保育知識來源,主要來自「電視」(71.7﹪),其次為「老師講授」(67.6﹪)。未參與水資源保育相關活動的研究對象佔大多數(60.6﹪);而在參與水資源保育相關活動的種類方面,以「戶外教學」為最多(24.3﹪)。(2)實驗組前後測之水資源保育知識、態度、行為以及環境敏感度均達到顯著差異,亦即,四週的價值澄清教學活動可顯著地提升學生的水資源保育知識、態度、行為以及環境敏感度。而對照組與校外對照組在前後測得分未達顯著差異,亦即傳統講述教學法未能提升學生的水資源保育知識、態度、行為以及環境敏感度。(3)三組學生在後測的水資源保育知識、態度、行為以及環境敏感度方面的得分之比較均有顯著的差異,且實驗組在水資源保護知識、態度、行為以及環境敏感度的各項後測得分均分別高於對照組與校外對照組的後測得分,並與對照組以及校外對照組達到顯著差異,亦即,價值澄清教學法對於學生的水資源保育知識、態度、行為以及環境敏感度的增進均優於傳統教學法。(4)以學生上課的參與度、課堂氣氛及學生的反應情形來看,價值澄清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較傳統講述教學法為佳;對於上課方式的喜好度,以實驗組學生持正向態度的比率較高,但在教室常規管理及教學進度控制上,又以傳統講述教學法來得好。(5)價值澄清教學比較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思考空間與創造力,傳統講述教學法所帶給學生的刺激較少,而且使用價值澄清教學法對於學生來說,印象較傳統講述教學法來得深刻。根據本研究結果,可知價值澄清法之教學活動對於水資源教育有相當的教學效果,建議學校老師可運用此教學方式於學生的水資源教育上,以提升學生對於水資源保育的關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生節能減碳教學效果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生為例
    (2012) 唐孝蘭; Hsiao-Lan Tang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針對國中學生之節能減碳教學介入課程,並探討該介入課程之成效。本研究採取方便取樣(convenience sampling),以台北市北安國中100學年度九年級學生為對象,選取四個班級為實驗組(127人),四個班級為對照組(134人),再以台北市弘道國中100學年度九年級學生,選取四個班級為校外對照組(139人),此外,為瞭解台北市與其他縣市是否有差異性,選取新竹市立育賢國中100學年度九年級四個班級,作為他縣市之校外對照組(119人),實驗組接受本研究設計之節能減碳教學課程,共計八節課。本研究採問卷調查進行前後測,比較四組間的差異,以及教學介入之前後測的不同,並以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節能減碳教學介入後,能夠增進實驗組節能減碳知識、增強節能減碳正向態度、提升環境敏感度、提高節能減碳之行為意圖,並達到顯著效果。 二、實驗組研究對象節能減碳行為意圖,與態度、環境敏感度間,存在不等程度之正相關,表示節能減碳態度越積極、環境敏感度越正向,其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也越強烈。 三、實驗組對於節能減碳教學內容、課程喜愛程度及授課教師滿意度,都給予高度正向的肯定。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節能減碳教學」介入課程具有不錯的教學成效。因此,建議教育單位可參考運用本研究之介入課程,將節能減碳議題融入現行教科書內容,有系統地推行學校節能減碳教育。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探討價值澄清法在資源回收教學上之應用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1-12-??) 唐孝蘭; 葉國樑
    本教學研究以資源回收環境價值為主要內容,探討價值澄清法應用在資源回收教育上之教學成效。研究者以價值澄清法設計一套關於資源回收的自編教材,對143 名國中一年級學生進行資源回收教學介入,並於教學介入前後以結構式問卷施測。研究發現在後測結果中,有/無意圖之研究對象在「結果評價」、「態度」「資源 回收認知」上,達到整體性之顯著差異。此外,從事資源回收之行為意圖與「結果評價」、「態度」、「自我效能」呈現顯著正相關,即此三類信念會直接影響其行 為意圖。而外在變項方面,研究對象本身從事資源回收之經驗與資源回收行為意圖呈現顯著相關,表示學生具有資源回收經驗者,其資源要收行為意圖愈強。另外, 價值澄清教學法在「結果評價」、「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意圖」、「資源回收認知」及「環境敏感度」上,後測分數均較前測分數較高,表示此種教學方 法對於資源回收教育具有其教學效果。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北市某高中學生環境永續發展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
    (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10-12-01) 唐孝蘭; 林建輝; 曾治乾; 黃禎貞; 莊博閔; 葉國樑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中學生環境永續發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立意取樣台北市某所公立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328份。重要研究結果如下:一、研究對象之環境永續發展知識尚佳,環境永續發展態度得分偏正向,社會人口學變項並未造成環境永續發展知識和態度上的差異。二、環境永續發展價值觀得分達中上,「性別」在各層面的環境永續發展價值觀呈現顯著差異。三、環境永續發展技能得分偏中等程度,「性別」在環境永續發展技能方面呈現顯著差異。四、環境永續發展態度、環境永續發展價值觀、環境永續發展技能與永續發展行為意圖間呈現顯著正相關。五、研究對象之環境永續發展態度、環境永續發展價值觀、環境永續發展技能等預測變項對環境永續發展行為意圖具有顯著的預測力,其解釋力為44.1%。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分別針對環境永續發展教育實務應用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