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孫志麟"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小學專業發展學校之規劃」專案
    (2006-12-17) 劉美慧; 方永泉; 孫志麟; 譚光鼎; 邱惜玄; 鄭秀琴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灣中小學專業發展學校之規劃研究
    (2007-03-01) 劉美慧; 方永泉; 譚光鼎; 孫志麟; 邱惜玄; 鄭秀琴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史騰柏格的智力三元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1-03-??) 孫志麟
    作者首先簡介史騰柏格(Sternberg)的生平.其次‚ 依史騰柏格的智力三元論的三 個面向:綜合性智力(包含三大成份一後設成分、作業成分及求知成份,三者共具不同功能),經驗性智力及脈絡性智力(又稱外在智力),分別探討。並以圖表表示智 力三元論各層面的關係。最後作者提出了史騰柏格的智力三元論對教育的啟示,如建立新的智力觀、強調智力是可以訓練的,採用質的分析方法來理解智力、重視實用智慧的培養、重視教學的內容及方法等。作者並提出自己對智力三元論,在教學的立場 及應用的層面上的看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校組織變革中的教師關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7-04-??) 孫志麟; 陳建銘
    過去有關學校組織變革的研究,是以組織層次的分析為大宗,而較少採取個人層次的觀點,以致無法凸顯教師在教育變革中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對學校組織 變革關注的發展階段,並進一步分析其關注類型。研究方法是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以臺北縣、市的50 所小學663 位教師為對象,進行「學校組織變革關注問卷」施測。調查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集群分析﹑區別分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發現: 教師頗關注學校組織變革的實施,且以「個人關注」和「協作關注」的發展階段較為明顯。此外,教師對學校組織變革的關注類型,大致可分為「中庸取向型」、 「績效取向型」和「社會取向型」等三種,各類型的特徵不同,變革關注的發展階段也有所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改進學校組織變革過程 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分散到回應:高中優質化的領導實踐跨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3-??) 楊巧玲; 陳佩英; 洪雯柔; 陳美如; 洪詠善; 孫志麟; Chiao-Ling Yang, Pei-Ying Chen, Wen-Jon Hung, Mei-Ju Chen, Yung-Shan Hung, Chih-Lin Sun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以下簡稱高優方案)自民國96學年度起開始辦理,歷經了三個期程。本研究透過探索幾所學校參與方案的歷程與成果,希望有助於反思方案的推動,同時協助學校思索如何持續優質發展。本研究立意選擇六所背景多元的個案學校,資料蒐集方法是訪談與參考相關文件及個案學校的相關資料。研究發現,六所個案學校因客觀條件和組織動能之差異,學校改進從點到面的積累歷程也有所不同。學校的回應式領導實踐反映在願景共識的凝聚程度、教師動能的共好程度、以及組織氛圍的信任程度上,學校因優質化階段而有不同程度的轉化與創新。跨個案的比較讓我們看見領導與動能的關聯,以及政策引導對學校優質化之影響。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我國教育實習的現況分析專業發展學校施行之可行性
    (2006-06-01) 劉美慧; 方永泉; 孫志麟; 邱惜玄; 鄭秀琴; 譚光鼎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我國教育實習的現況分析專業發展學校施行之可行性
    (2006-06-01) 劉美慧; 方永泉; 孫志麟; 邱惜玄; 鄭秀琴; 譚光鼎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師自我效能的概念與測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3-04-??) 孫志麟; CHIN-LIN SUN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質的評量在資優教育上的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9-12-??) 孫志麟
    本文係採用俗民誌的觀點來描述有關質的研究,特別是應用於資優教育上。主要 目的是在協助從事研究及評量資優教育實施方案者,進一步於瞭解質的評量方法之使 用。本文亦指出俗民誌方法的應用,將有助於扶展資優教育研究的領域。作者將 Bogden & Biklen 指出質的研究有五個特徵作個介紹,並指出質的方法可以協助我們 更加深入理解老師和資優兒童交互作用的過程,以及避免過度簡化這些行為所反應的結果。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魏卡斯基的近側發展區理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1-09-??) 孫志麟
    魏卡斯基(L.S Vygotsky)是俄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本文簡介魏氏的近側發展區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ont)理論,並說明其在教育上的啟示。魏卡斯基的思想主要受馬克斯歷史物質主義及恩格斯辯證法的影響,採社會文化的觀點探討人類發展的問題。近側發展區的意義旨在探討個體高層次的心理功能,用於解釋「學習」和「發展」的關係。此處魏氏探討人類實際發展水準以及人類的潛在發展水準。近側發展區是一動態的發展狀態,源自於社會的互動,也可作為學習潛能的指標。文中敘述頗為詳細。另一方面,近側發展區在教育上的啟示分別對測驗和教學兩方面都有很好的觀點與原則上的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