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廖家萱"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句尾非預期效應對語句處理的影響:事件相關腦電位研究
    (2013) 廖家萱; Chia-Hsuan Liao
    在言談交際當中,人們常常會預測對方欲表達的概念或用詞。過去研究指出,當人們的預期和實際情況不相符時,句子理解起來會比較費力;然而,過去研究並未特別區分,在一個句子當中出現其他語言,或是出現非預期的概念,在理解歷程上是否造成不同的困難。此外,在雙語社會中,常常有語碼交雜(code-mixing)的現象,以台灣社會為例,生活中常常出現國語轉台語、台語轉國語的情況,使得語言轉換方向成為有趣的研究議題。本研究旨在以事件相關腦電位技術,探討句尾非預期效應對語句處理的影響,以及不同的語言轉換方向是否在理解上造成差異。實驗以克漏字機率(cloze probability)高低來操弄句尾關鍵字的預期程度。句子以整句國語、整句台語、國語轉台語、台語轉國語的方式呈現。受試者是以國台語雙語為母語的人士,其國台語皆相當流利,但是較常使用國語。正式實驗中,受試者必須專心聆聽並理解句子的意思。實驗結果發現,相較於符合預期的情況,低克漏字機率(low-cloze words)與語碼交雜的情況皆引發N400反應,顯示兩者皆在語義整合上發生困難。然而,就N400的分佈而言,低克漏字機率的N400反應主要在中間偏後的腦區,語碼交雜的N400則是全腦的反應,顯示處理兩者的機制並不相同。此外,低克漏字機率的情況在前額葉的地方可以觀察到晚期正向波(late frontal positivity),可能與受試者預期的字和實際出現的字有概念上的落差相關。在語言轉換方向上,只有國語轉台語的句子引發N400,顯示由較常使用的語言轉換到較不常使用的語言時,會有語義提取或是語義整合的問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