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廖政成"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諮商員同理表達的訊息處理內在歷程之初探
    (2005) 廖政成; Liaw, Cheng-Cheng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探討諮商員同理表達內在思考歷程之概念與概念類別,並期能根據研究結果對同理心訓練課程提出具體有效的建議。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諮商員同理表達內在思考歷程為何?其所包含的概念為何?概念與概念類別之間的關係為何?研究中以兩對諮商者與當事者的模擬諮商中所蒐集的諮商者同理的內容為素材。以人際歷程回溯法,採半結構式的方式進行深度訪談。以紮根理論的分析步驟對訪談逐字稿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在將結果以認知訊息處理模式的理論及架構相對照,形成一個假設性的「諮商員同理表達的訊息處理內在歷程」之初探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 一、階層模式的最底部包含36個同理的概念類別,而頂端為「同理表達內在思考歷程」的主要核心類別。 二、在主要核心類別之下包含了兩個核心類別,分別為「同理知識的運作」與「同理運作的條件」。「同理知識的運作」之下因意識控制的程度不同包含了「深思熟慮的歷程」與「不假思索的歷程」等次核心類別。而「同理運作的條件」則包括了「內在特質」、「外在狀態」兩個類別。 三、「深思熟慮的歷程」包含了「設身處地的推敲」與「效能預期的探察」兩個主要類別。前者包含了「蒐集訊息」、「重塑舊經驗」、「拓展新視界」、「辨識情緒」和「形成結果」五個歷程成分。後者包含了「規劃的檢查」、「執行的監督」等兩個類別。 四、「不假思索的歷程」則有「自動化反應」的類別。 研究結果有助於建構同理心內在思考歷程的理論模式,並可應用於諮商員同理心訓練實務。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