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凱翔"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灣三種鈍頭蛇的獵物選擇、攝食表現與生態棲位模擬(2019) 張凱翔; Chang, Kai-Xiang鈍頭蛇科的成員是蝸牛及蛞蝓的專食者,下頷齒數左右不對稱,右側牙齒普遍比左側多。先前研究推測下頷的不對稱性可能是鈍頭蛇由於專食右旋蝸牛所產生的演化適應,然而牙齒不對稱的程度在鈍頭蛇物種間具有頗大的變異性,我推測這樣的差異可能反映其食性偏好及攝食表現。在台灣三種鈍頭蛇當中,泰雅鈍頭蛇(P. atayal)的牙齒不對稱指數(asymmetry index)最高、台灣鈍頭蛇(P. formosensis)最低,駒井氏鈍頭蛇(P. komaii)則介於兩者之間,因此適於檢驗上述假說。行為實驗的結果顯示,台灣鈍頭蛇只吃蛞蝓、不吃蝸牛,泰雅鈍頭蛇及駒井氏鈍頭蛇大部分的個體則是兩者皆會取食,但沒有只吃蝸牛的個體。在攝食表現方面,泰雅鈍頭蛇傾向從左後方攻擊蝸牛,且吞食蝸牛的效率高於駒井氏鈍頭蛇。廣義線性混合模型(GLMMs)分析指出兩種鈍頭蛇攻擊蝸牛的成功率以及吞食蛞蝓的時間、下頷骨運動次數均沒有顯著差異;鈍頭蛇攻擊蝸牛成功與否受到蝸牛重量影響,吞食蛞蝓的效率受到蛞蝓重量影響,吞食蝸牛的效率受到鈍頭蛇物種的影響。為了檢測獵物資源是否會影響鈍頭蛇在野外的分布,我透過物種分布預測軟體(Maxent)進行生態棲位模擬(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結果指出,對於泰雅鈍頭蛇、駒井氏鈍頭蛇及台灣鈍頭蛇的分布貢獻度最大的因子分別為蝸牛的分布、降雨的季節性以及蛞蝓的分布。綜合行為實驗及棲位模擬的結果,本研究顯示台灣的三種鈍頭蛇在攝食行為與生態棲位上皆展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鈍頭蛇牙齒的不對稱性與其獵物偏好、攝食表現相關,且鈍頭蛇在野外的分布也受到獵物資源的影響。牙齒最不對稱的泰雅鈍頭蛇在攝食表現上展現了對蝸牛的適應,在野外分布受到蝸牛的影響;牙齒不對稱性最低的台灣鈍頭蛇在食性偏好上展現了對蛞蝓的適應,在野外的分布受到蛞蝓的影響。Item 氫氧燃料水火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7-06-??) 張凱翔Item 科學素養評量融入國中地球科學教學評量對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成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6-07-??) 張凱翔; 莊舒婷; 陳亞華; Kai-Hsiang Chang; Shu-Ting Chuang; Ya-Hua Chen本研究嘗試將科學素養型試題放人園中地球科學月考及小考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及問題解決能力。實驗結果發現學生在經過適當訓練後對科學素養測驗適應情況相當良好,雖然教師命題時逐漸增加科學素養測驗的配分比例,但第l 學期3 次月考平均分數與及格率都有逐漸上升的現象。第2 學期實驗學校更換教師後平時小考並未再安排科學素養型試題,但月考加考科學素養測驗後平均分數與及格率仍維持第l 學期的水準'原本經訓練已得到的能力並不會因此下降。而事後分析學生參加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的成續發現,將科學素養評量融人教學評量確實對於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有幫助,且「研究設計」差異最大也最明顯。將科學素養評量融人教學評量中不但不會對學生成績造成影響,更能促使教師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靈活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