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堯卿"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高中化學科差異化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6-12-??) 張堯卿; Yao-Ching Chang本研究針對高中化學科差異化教學課程設計,以高一基礎化學其中之一個單元進行課程設計規劃與實施,探究經過單元課程設計教案的改變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並且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學習類型,探討兩組學生在學習類型與學習成效上之關係,研究單元課程設計教案以多媒體簡報與實作方式呈現,在教學中以分組討論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視覺型學生與觸覺型學生在教學課程內容與呈現方面,實驗組學生成績都優於對照組學生,且達顯著性。而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對於未來實施差異化教學,提出四項建議:1.分析班級學生學習型態組成、2.重新規劃單元課程設計、3.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4.適當安排差異化教學時間。以供教師未來進行差異化教學做參考。Item 高中實務社群中教師實踐智慧之研究(2018) 張堯卿; Chang, Yao-Ching實踐智慧是教師的綜合素養,包含知識、能力、價值觀、自省、素養等,是教師在教學現場實踐中,日積月累所堆積的經驗價值,展現在教師面對教學時,所必須立即採取的處理方式,它包含了課程的審議、在教學上的反思、行政領導的智慧、評量的多元思考以及班級經營等方面。它是當前面對教育改革下,教師們必須先行準備好的素養,才能夠面對教育改革的挑戰。教育改革改變了教師的學習方式,從過去的個人學習的型態與習慣,走向社群的學習模式。實務社群可提供一個安全、信任的社會學習環境,讓參與的教師感受到舒適與安全感。實務社群也透過教師的對話、分享、批判、回饋與反思等過程,讓教師在不斷的刺激循環下成長,發展出他們的實踐智慧。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法,以同一所高中,參與高瞻計畫之實務社群中的三位教師為研究對象,以深度訪談每人至少2次,每次1~2小時方式進行,並與社群所產生文件資料做比對,確保時間與內容的正確性。本文分析過程中,也邀請另一研究者參與資料分析,做為本研究對研究者之檢核。 從本研究的結果發現,透過實務社群的運作模式,可增進教師實踐智慧的發展,從實踐智慧的三個面向來看,教師的實踐知識來自其專業知識與現場教學知識的經驗,教師可透過社群知識領域的學習,獲得更多的實踐知識,實踐知識不是存在於理論中,它的基礎是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但它的教學知識經驗是存在於人與人參與在有意義的實務社群互動中,透過彼此對話與分享的過程,將教學經驗知識不斷的實踐、驗證、再實踐的歷程。教師的實踐思維來自於教師的經驗與反思,教師可透過社群分享的運作,加強對話、批判、思辨的能力,來進行教師思維的訓練,教學是經驗不斷累積的過程,也是訓練教師實踐思維的過程,實務社群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情境場域,讓教師們能盡情的對話與分享,透過經驗反思與反思經驗的過程,不斷鍛鍊他們的實踐思維。教師實踐倫理來自於教師本身對教職工作的認同,個人信念與社群資深教師經驗可幫助教師確認實踐倫理,教師可透過實務社群的參與,在實踐的過程中做經驗分享,並從互動中,透過別人的眼來看到自己,就可以不斷修正與重新定義自己的實踐倫理。 研究中還發現教師的實踐智慧除了上述的三個面向外,還需要包含實踐經驗與實踐反思。因為在實務社群運作中,透過每次的社群活動所產生的經驗累積成為實踐經驗。而實踐反思則是透過社群活動後的對談,對每次實踐的過程做反思來慢慢累積智慧,然後再應用於現場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