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張如杏"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自我決策及其家庭參與在轉銜服務歷程之探討—以又一村情障班個案為例
    (2008) 張如杏; Chang, Juhsing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是特教的對象,他們比其他障礙學生較晚成為特殊教育學生,學生離校後發展有更多問題,離校前的轉銜服務對於其日後的發展尤其重要。 身心障礙者轉銜服務模式,強調障礙者參與及自我決策、家庭支持與參與的重要性,本研究以青少年日間留院「又一村」的「情障班」學員為對象,透過訪談,了解這類學生的進入與離開又一村的轉銜服務運作過程,參與及進行決策的歷程。研究資料分析的結果如下: 受訪個案認知功能的缺損對半結構問題的理解有困難,語言表達比較表淺。家長和專業人員對於個案的決策參與比較保留,學員的身心障礙與特教資格、未來生涯規劃與轉銜安置都是家人和專業人員共同決定,嚴重情緒障礙學生參與自我決策有限。 受訪家庭社會經濟不利的比例偏高,家庭的保護功能較弱。專業人員與家長對問題的看法不同,家長對於專業服務的運作與決策參與比較被動,在缺乏準備下進行決策。 「特教醫療化」的現象明顯,教育專業人員依賴醫療診斷,忽略這類學生的病程與其他障礙不同,缺乏針對情障學生的特殊性設計教學。 嚴重情緒障礙的特殊性需要結合各體系的專業共同合作,目前專業合作難以跳脫醫療模式,各專業對於家庭的服務又各行其道,缺乏整合的多元服務。 受訪者覺得又一村的教育功能比較不足,老師缺乏特教訓練,現行課程比較鬆散,缺乏依學生特質規劃個別教學,對學生的轉銜計畫偏重環保就業訓練,未能整合各專業服務。 作者認為又一村的服務架構將嚴重情緒障礙者隔離教育的作法,對於部分嚴重情緒障學生確有需要,但是教育階段結束後的轉銜規劃比較侷限缺乏與其他專業的連結,不利功能較好的學生,日後需要加強專業的整合與連結,強化轉銜服務才能提升整體服務成效,吸引有需要的學生。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