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明輝"
Now showing 1 - 20 of 5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Jossey-Bass教育領導論文集》之評介(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07-09-??) 張明輝Item 九0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9-07-??) 張明輝九○年代,我國中小學學校組織,受到校園民主化趨勢以及相關教育法令公佈的影響,產生前所未有的變革,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及中小學,為因應此種變革趨勢,除了調整其專業領導的角色與行政運作方式外,在中小學的實質教育內涵與發展趨勢上,也已進行若干的調整與改革;而九○年代有關教育先進國家,在中小學學校教育的革新方面,亦已投注相當多的心力並已進行實質的改革,以因應二十一世紀人才培養的趨勢。本文首先引介美國、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國家有關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的主要策略;其次,分析我國在同一時期中小學學校教育的重要革新策略與措施;再就我國與教育先進國家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共同特徵加以歸納析述,另則預測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的可能動向以為參考。Item 九0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9-07-??) 張明輝九○年代,我國中小學學校組織,受到校園民主化趨勢以及相關教育法令公佈的影響,產生前所未有的變革,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及中小學,為因應此種變革趨勢,除了調整其專業領導的角色與行政運作方式外,在中小學的實質教育內涵與發展趨勢上,也已進行若干的調整與改革;而九○年代有關教育先進國家,在中小學學校教育的革新方面,亦已投注相當多的心力並已進行實質的改革,以因應二十一世紀人才培養的趨勢。本文首先引介美國、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國家有關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的主要策略;其次,分析我國在同一時期中小學學校教育的重要革新策略與措施;再就我國與教育先進國家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共同特徵加以歸納析述,另則預測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的可能動向以為參考。Item 九0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與學校行政革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9-01-??) 張明輝近年來,受到校園民主化及教師法等相關法令公布之影響,學校組織變革及學校行政革新遂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新焦點。由於企業組織在因應變革的能力方面,向來優於教育組織;因此,企業組織理論應有其可供學校行政革新參考之處。是以,本文乃分析學習型組織、網狀組織、加速度組織、教導型組織及虛擬團隊組織等九0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之內涵,並歸納其共同特徵以作為研訂學校行政革新策略之參照。上述理論的共同特徵,包括:共同願景、授權、專業分工、團隊學習、資訊流通、參與管理、培養人才及彈性機動等,這些共同特徵對於學校行政革新而言,具有啟發性的參考價值。再者,本文針對九0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之各項共同特徵,提出其在學校行政革新應用之具體作法及建議;另外,並提出學校行政革新在應用企業組織理論時,所必須面臨的限制及應有的正確理念,以供參考。Item 九0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與學校行政革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9-01-??) 張明輝近年來,受到校園民主化及教師法等相關法令公布之影響,學校組織變革及學校行政革新遂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新焦點。由於企業組織在因應變革的能力方面,向來優於教育組織;因此,企業組織理論應有其可供學校行政革新參考之處。是以,本文乃分析學習型組織、網狀組織、加速度組織、教導型組織及虛擬團隊組織等九0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之內涵,並歸納其共同特徵以作為研訂學校行政革新策略之參照。上述理論的共同特徵,包括:共同願景、授權、專業分工、團隊學習、資訊流通、參與管理、培養人才及彈性機動等,這些共同特徵對於學校行政革新而言,具有啟發性的參考價值。再者,本文針對九0年代主要企業組織理論之各項共同特徵,提出其在學校行政革新應用之具體作法及建議;另外,並提出學校行政革新在應用企業組織理論時,所必須面臨的限制及應有的正確理念,以供參考。Item 六個標準差應用於國民中學總務行政可行性之研究(2007) 鄒嘉瑜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之可行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六個標準差之發展背景、策略運用及實施之關鍵因素。二、探討國民中學總務行政作業之相關內容。三、調查國民中學校長及總務行政人員對推行六個標準差之看法。四、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供有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係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研讀相關文獻,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後編製「臺北市國民中學總務行政現況調查問卷」,作為調查研究工具,針對臺北市59所公立國民中學校長及總務主任、文書組長、事務組長、出納組長與幹事進行調查。共計發出454份問卷,回收問卷304份,剔除無效問卷19份,總計有效問卷為285份,問卷回收率達63%。 綜合文獻探討以及調查研究結果,本研究獲得下列結論: ㄧ、整體而言,六個標準差之領導策略、文化策略、專案策略與DMAIC的作 為,均被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及總務行政人員認同,且多半符合實施現況。 二、整體而言,六個標準差同意程度與實施現況有顯著差異。 三、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時,可行性最高的為文化策略及界定步驟。 四、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時,可行性較低的為領導策略及改善步驟。 五、職位較高、年資較深之總務行政人員認為總務行政應用六個標準差的可行性較高。 六、學校規模對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應用六個標準差的可行性沒有顯著影響。 七、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總務行政目前已具備成功推行六個標準差首要關鍵條件的雛型。 根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校長、總務行政人員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六個標準差;國民中學;總務行政Item 卓越校長的關鍵能力(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3-04-??) 張明輝Item 台中市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研究(2005) 周承淑; Chou, Chen Shu本研究旨在了解台中市各國民中學(含三所市立高中附設國中部)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現況與相關問題,調查分析台中市各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之意見,據以提出具體建議,供有關單位及人員參考。本論文以自編之「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輔以訪談研究進行實證調查,有效樣本包括家長260人、教師349人、訪談對象5位。調查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薛費法事後多重比較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以α = .05的顯著水準進行考驗之後,獲致以下幾項結論: 一、台中市公立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其整體運作績效良好,且助力多於阻力。 二、教師對於「參與學校事務範圍與內涵」中,屬教師專業部分及學校人事部分,仍持保留態度。 三、教師及家長均希望家長不僅參與班級事務且能協助全校性事務。 四、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最大的問題,在於未曾參與學校事務的家長欠缺認同感。 五、教師及家長對於「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看法都有差異存在,學校應努力建立共識。 六、研究對象均認同「干預」的存在,但普遍認為可防範於未然。 本研究並提出下列各項建議: 一、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重視家長組織,辦理幹部研習。 (二)肯定家長付出,予以公開表揚。 (三)重視家長成長,主動關懷協助。 (四)提升教師知能,落實導入活動。 二、對校長的建議 (一)依法公正治校,防範參與變干預。 (二)運用溝通技巧,化差異為共識。 三、對學校人員的建議 (一)落實教育改革,形塑人文校園。 (二)規劃親師座談會,強化彼此合作。 (三)廣設溝通管道,重視家長意見。 四、對教師的建議 (一)了解家長需求,迅速反映意見。 (二)做好經師人師,全面參與關懷。 五、對家長會的建議 (一)建全組織運作,建立各種制度。 (二)專人負責業務,建置資源網站。 六、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納入私立國中,增加校長或學生。 (二)研究方法方面:可採用個案研究及觀察法。Item 台北市未來五年(93-97年度)後期中等教育需求評估之研究(執行期間92年10月至93年5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 2004-05-30) 楊思偉; 吳明振; 張明輝; 李繼來; 陳清誥; 黃淑馨Item 台北縣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及其決策效能之研究(2005) 陳月華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民小學學校成員在參與學校行政決定過程中,其角色知覺、參與程度與學校決策效能之關係。本研究之目的為:一、瞭解目前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運作之現況。二、探討不同背景學校成員與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運作的關係。三、探討國民小學學校成員之角色知覺、參與程度與學校決策效能之關係。四、根據研究結論,提出提升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運作之建議,供作有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研讀相關文獻,建立本研究的理論架構,編製「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調查問卷」,作為調查研究工具。在實徵研究中以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母群體,採「階段式抽樣」方式,抽取34所國民小學,共688位校長、主任或組長、級任、科任教師以及家長代表做為受試樣本,回收問卷計470份,問卷回收率達68.31%,剔除填答不全等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為45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5.84%。本研究資料處理採用SPSS 11.5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登錄與分析。 綜合文獻探討與調查研究發現,獲得下列十一項結論: 一、整體而言,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之運作符合民主參與以及民主 決策原則。 二、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的相關會議,其參與比率以校務會議為最高,與學生權益有關會議之參與比率為最低。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校成員之角色知覺、參與程度與決策效能有顯 著差異。 四、不同學校變項學校成員之角色知覺、參與程度與決策效能無顯著差異。 五、學校成員在參與式行政決定中的角色知覺以及參與程度尚稱良好,但成員的參與意願仍有加強的空間。 六、家長代表在參與式行政決定中的角色最積極卻也最弱勢。 七、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之決策效能尚稱良好,但仍有加強與促進的空間。 八、學校實施參與式行政決定對於決策創造力的激發並不理想。 九、學校成員的角色知覺愈高,對參與式行政決定之決策效能整體及各向度的評量也愈高。 十、學校成員的參與程度對決策效能整體及各向度的評量之相關度並不高。 十一、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的主要困難與限制為「會議太多,造成學校成員的負擔」、「決策過程緩慢費時」以及「對參與的會議所獲得的資訊不足」。 根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單位、家長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精簡參與式行政決定的相關會議,授權學校自主。 (二)增加國民小學員額編制與組織彈性。 (三)增加家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的空間。 二、對學校的建議 (一)對校長的建議 1.有效掌握會議目標與效率。 2.彈性運用參與的會議,避免會議太多的負擔。 3.提昇教師參與的意願,尊重多元並調和教師與行政間的對立。 4.鼓勵年輕教師提供意見,激發決策的創造力。 5.落實攸關學生權益的相關會議。 (二)對學校行政人員的建議 1.針對議題充分溝通、詳細規劃與統整。 2.實施行政工作輪調制度,建立知識分享的平台。 3.建立與教師以及家長的互動互信機制。 4.提供必要資訊,使參與會議成員掌握明確的訊息。 5.選擇適當的會議時間,提高家長代表的與會機率。 (三)對教師的建議 1.主動進修,提昇參與學校行政決定的知能。 2.積極參與,展現教學專業與維護學生權益。 3.女性教師應提昇自我角色地位,更加主動積極參與學校行政 決定。 三、對家長的建議 (一)強化家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正確知能與觀念宣導。 (二)督促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修法維護家長參與的機會與公平性。 (三)健全家長會的組織運作,擴大家長代表的參與層面。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擴展為長期性教育決策效能之研究,針對女性學校成員作深入的探究,並輔以質性研究方法,以補本研究之不足。 關鍵字:參與式行政決定、角色知覺、決策效能Item 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策略之研究(2004) 黃錫隆; Hsi-Lung Huang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策略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現況、策略及困難。首先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的內涵及相關理論,其次瞭解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的現況、策略及困難。接著 分析台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校長教學領導策略知覺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除透過文獻分析,分析校長教學領導之理論與相關研究外,並兼採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以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及教師為研究對象。問卷調查法使用工具為自編之「校長教學領導調查問卷」,計取樣80所學校,共1,255人,實際有效樣本為70位校長、94位主任、154位組長、429位級任導師及70位科任教師,合計817人。根據受試者的填答結果,再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訪談法則針對3位校長,以自編之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訪談。 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台北縣的國小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的認知與實踐情形普遍良好。 二、台北縣國小校長對「校長教學領導現況」的知覺程度顯著高於教師。 三、不同性別、年齡、年資、學歷、學校規模以及學校所在地區的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所知覺之校長教學領導現況並無顯著差異。 四、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實施教學領導的困難是學校人員編制不足,工作負擔太大、教學設備經費不足,無法充分支援教學及教學領導政策配套措施不足。 五、台北縣的國小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策略」的認知普遍良好,惟部份層面的表現仍可再加強。 六、台北縣國小校長對「校長教學領導策略」的知覺程度顯著高於教師。 七、不同學歷的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實施教學領導策略的情形有顯著差異;而不同性別、年齡、校長年資、學校規模以及學校所在地區的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其教學領導策略並無顯著差異。 八、不同職務、學校所在地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校長教學領導策略」的知覺情形有顯著差異;而不同學校規模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校長教學領導策略」的知覺情形並無顯著差異。 九、訪談結果發現校長們認為校長教學領導的理念應該受到重視與推展。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國民小學校長的建議 (一)以更積極的態度落實校長教學領導的理念與角色任務。 (二)主動積極進修,充實教學領導專業知能。 (三)建立職務輪調制度,鼓勵教師參與學校行政工作。 (四)激發資深優良教師的服務熱忱,組織教學領導團隊,共同提昇教學績效。 (五)建立完善教學評鑑制度與觀念,落實學校內部評鑑,確保教學品質。 二、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提高國民小學人員編制,增加教學設備經費,以提昇教學領導效果。 (二)改進教師考核制度,建立教學評鑑制度,催生教師分級制,以激勵教師專業發展。 (三)妥善規劃校長儲訓課程,培育校長成為優秀的教學領導者。 (四)改進校長考核與校務評鑑制度,重視校長教學領導績效。 (五)成立校長教學領導諮詢小組,建構教學領導的支持與輔導系統。 三、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主題與研究架構方面:可將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學校氣氛、學校文化、組織學習、學生學習成就、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教學領導團隊、教師教學效能等變項相結合。亦可朝建構校長教學領導之具體行為指標、成立學校教學領導團隊等為研究方向。 (二)在研究對象方面:可擴增研究對象,如教育行政人員、代課教師、實習教師、學生家長等;或可擴充研究範圍,如國民中學、私立學校、其他縣市等。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能在策略概念之下,建構更具體而完整的行為指標,以增加問卷的明確性。 (四)在研究方法方面:可針對特定學校進行參與觀察、深入訪談、個案研究等方法,以更深入了解校長教學領導的真實情況、困難原因以及有效解決策略。 關鍵詞:校長教學領導、教學領導策略Item 各縣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辦法分析研究報告(2000-01-01) 謝文全; 張明輝; 游進年; 黃嘉莉Item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及相關問題之研究(I)(2008-07-31) 王秀玲; 林新發; 張明輝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七大學習領域召集人 課程領導的相關問題。本研究擬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有個案 研究、焦點團體座談、教師個別訪談、文件分析等,以蒐集相關資料俾瞭解國民 中學各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的角色任務、具體作法、遭遇的困難與問題及其 因應策略。 近年來,教師團體的專業化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趨勢,如何發展有效的運作 機制,從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落實教學研究的實質功能,是一重要的途徑。鼓勵學 校教師積極參與學習領域課程小組所規劃的各類活動,將可為教師教學專業化帶 來新的契機。因此,學習領域召集人若能帶動領域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學研究, 進而合力增進教學專業知能,將是促進教學專業化最務實的策略。 然而,九年一貫課程所帶來的挑戰,學習領域教師如何面對與因應?尤其是 合科課程的設計對同一領域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更為複雜,因此,本研究從學習領 域召集人的課程領導切入,尋繹問題癥結,並提出具體作法與解決策略,以供相 關單位及人員參考。Item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及相關問題之研究(II)(2009-07-31) 王秀玲; 張明輝; 林新發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七大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 導的相關問題。本研究擬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有問卷調查法、焦點 團體座談、教師個別訪談、文件分析等,以蒐集相關資料俾瞭解國民中學各學習領域召 集人課程領導的角色任務、具體作法、遭遇的困難與問題及其因應策略。 去年本研究已成立研究團隊,除了對國民中學各學習領域召集人的課程領導議題進 行前導研究外,並對國民中學語文學習領域(含國文、英語)、數學學習領域召集人進 行焦點團體座談、深度訪談,以了解語文與數學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的問題與對策。因 此,未來本研究將對社會學習領域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進行研究,了 解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和對策,並探究在合科的學習領域中,課程領導人將遇到什麼樣的 情況以及如何加以因應,尋繹其問題癥結,並提出具體作法與解決策略,以供相關單位 及人員參考。Item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及相關問題之研究(III)(2010-10-30) 王秀玲; 張明輝; 林新發近年來,隨著教育政策不斷地推陳出新,國家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生的身 心發展以及家長對教師的期待等,都隨時在調整及改變,校長必須發揮教學領導 的功能,帶領全體教師邁向更專業化的教學,方能因應整個教育生態的需求,而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推動,正可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學效能。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形成與運作,校長的教學領導居於關鍵的地位。本研究 即主要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模式之建構,擬進 行為期二年的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有個案研究、問卷調查、焦點團體座談、 個別訪談、文件分析等,以了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 的現況與差異、探討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關係、析 述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影響、建構國民中學校長教 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模式,以供相關單位及人員參考。 本研究預期之貢獻有三:第一,本研究針對校長的教學領導及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做完整的探究,有助於理論的深化;第二,本研究以國民中學教師為對象發 展研究工具,可作為後續研究之檢證;第三,透過本研究可以建構國民中學校長 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模式,作為學校推動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 業學習社群發展、互動的參考。Item 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研究-以北高兩市為例(2008) 莊若梅; Ruo- Mei Chuang本研究主要是探究臺北市與高雄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研究。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北高兩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現況。二、瞭解北高兩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困境與因應策略。三、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俾供有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係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首先蒐集與研讀相關文獻,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後編製「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之調查問卷」,作為調查研究工具,針對臺北市與高雄市48所公立國民中學校長、教師兼主任或組長及教師(導師及專任教師)進行調查。共計發出720份問卷,回收問卷456份,剔除無效問卷9份,總計有效問卷為447份,問卷回收率達62.1%。 綜合文獻探討以及調查研究結果,本研究獲得下列結論: ㄧ、整體而言,臺北市與高雄市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大致良好,其中以「激勵成長」層面最高,「溝通網絡」層面最低。 二、不同性別、學校地區、學校規模的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之知覺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服務年資、職務之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之知覺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任教領域的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現況之知覺意見普遍相同。 五、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的主要困境,為「教師同仁與參與教師專業成長相關活動之動機不足」、「行政同仁業務繁重,無暇從事教師專 業成長之推展工作」與「教師沒有足夠時間參與各項專業成長活動」。 六、教師兼組長者、導師及專任教師,對於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校內宣傳與行政推動方面之困境的知覺程度高於校長與教師兼主任者。 七、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困境方面之知覺高於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 八、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的主要因應策略,為「因應教師的不同需求,規劃不同的專業成長內容與方式」、「建立回饋機制,隨時瞭解教師對於成長活動之滿意情形」與「鼓勵教師以小組團隊方式進行教師專業成長」。 九、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對於國民中學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校內宣傳與行政運作方面之因應策略的知覺程度高於導師與專任教師。 十、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對內部行銷在教師專業成長應用於校內宣傳方面之因應策略之知覺程度高於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成員。 根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Item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模式之建構(I)(2011-10-30) 王秀玲; 林新發; 張明輝Item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暨強迫入學條例施行細則修正條文草案研究(2003-01-01) 潘慧玲; 張明輝; 林佳範Item 國立高級中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2008) 林煥周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立高級中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現況,以及兩者間是否有顯著相關,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經由相關文獻探討,本研究編製而成「國立高級中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現況調查問卷」以作為蒐集實證資料之工具,經利用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處理後,期能了解現況及變項間的各種關係。 本研究對象係以國立高級中學現職教育人員(包含校長、主任、組長、教師及職員)作為母群體進行研究,共發出問卷778份,其中有效樣本642份,可用率為82%。 茲將本研究結論分述如下: 一、整體而言,國立高級中學學校知識管理現況屬「良好」的表現,其中以「知識的選取」向度得分最高,「知識的儲存」向度得分最低。 二、整體而言,國立高級中學學校效能現況屬「良好」的表現,其中以「學校行政管理績效」向度得分最高,「教師專業服務品質」向度得分最低。 三、不同性別、年齡、服務年資、職務之教育人員知覺整體學校知識管理推展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教育程度、學校規模、學校歷史、學校所在地之教育人員知覺整體學校知識管理推展上均無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年齡、服務年資、職務之教育人員知覺整體學校效能推展上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教育程度、學校規模、學校歷史、學校所在地之教育人員知覺整體學校效能推展上均無顯著差異。 七、國立高級中學學校知識管理與整體學校效能間具有「高度正相關」。 八、國立高級中學「學校知識管理」各向度對「學校效能」整體而言,最具預測力的是「知識的分享」。Item 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5-06-??) 顏秀如; 張明輝; Yen, Show-ruChang, Ming-huei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