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張秀瑱"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網路論壇中請求行為華俄策略對比─以旅美主題為例
    (2018) 張秀瑱; Chang, Hsiu-Cheng
    本研究分析華語《背包客棧》與俄語《Форум Винского》兩論壇中的請求行為策略,探析華語與俄語人士在網路論壇中,請求策略的特色與跨語言溝通的異同。研究方法與策略分析的架構,主要參照Blum-Kulka et al.(1989)與謝佳玲(2015)請求行為的研究成果,並根據實際語料進行修訂。 研究結果顯示,華語與俄語請求策略的選擇呈現相似的趨勢,以單一策略獨用「提問策略」為主,以兩種策略「釋因策略+提問策略」並用的結構為輔。華俄請求皆偏好自我取向的主體策略,以「提問策略」為主,且俄語請求的使用頻率遠高於華語。然華語請求中「表願策略」的使用頻率高於「指示策略」,俄語則相反。同時,華俄請求皆大量採用輔助策略,以「釋因策略」為主。但華語偏好「稱呼策略」在前,「問候策略」在後,俄語則相反。此外,從請求序列的結構分析可知,華語與俄語請求皆傾向「後置模式」的言談方式,即在話語的起始位置使用輔助策略,主體策略則安排在後。 是故,本研究推論:不同於前人研究,華語與俄語請求受到網路語域中講求效率與速度,以及社會變遷的影響,兩語言請求策略的選用顯露出個體主義文化的溝通特色。而華俄請求中其他策略的些許差異與直接程度的落差,主因則在於兩者對於禮貌認知的不同與語言本體的差異。然而,請求的結構安排卻受到文化因素與語料主題的影響,仍保持集體主義文化的溝通特色。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中請求行為的策略特性與結構,結合語用教學的相關理論,如二語語用能力發展、顯性與隱性語用教學的細則等,提出教學建議。並且進一步以Google Classroom作為實際操作網路論壇的平台,希冀能提供華語教師請求言語行為之語用教學的參考;另一方面能提供中高級(B2)以上的華語學習者,在培養語言與語用能力之餘,亦學習透過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輔助,獲得實際應用華語的機會與環境,成為自學的助力。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