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張素貞"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3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協作敘事取徑促進幼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探究
    (2016) 張素貞; Chang, Su-Chen
    我是一位幼教的師資培育者,長期關注幼教師的專業發展,企圖在現有的幼教師專業發展方案之外,尋找另一種可能的取徑。本研究旨在透過協作敘事取徑,促進幼教師的專業發展,探究其歷程與成效,並再概念化幼教師專業發展取徑。 本研究採敘事探究方法,邀請彰化一所幼兒園的八位幼教師,組成「幼教師協作敘事團體」。本團體的運作兼重生命故事與教學故事的敘說,透過閱讀與敘說、教學難題的討論、團體的互動、對話與反思,共歷時一年半的協作敘事。 我主要規劃與運作團體的議程、營造團體的氣氛、促發協作者敘說及引導協作者進行討論與對話。本研究透過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的方式蒐集運作歷程中的資料,並運用主題分析法加以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協作敘事取徑啟動幼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包括教師主體性的關注、團體凝聚力的建立、幼教師身分的覺知與建構、反思性思維的運作以及協作者、研究者和專業文本三方視域的對話與交融。本協作團體能促進幼教師專業發展,包括提升幼兒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能力、規劃適性的學習環境與發揮班級經營的效能、掌握人際溝通與經營技巧和致力於教師專業的開展與成長。 再概念化在職幼教師專業發展取徑的內涵為以關懷和開展生命為根基、「教師<-->學習者」身分的跨越與混種、透過多重回觀、反思與解構將經驗意義化、從對話中學習、課程是經驗文本/敘事文本、多元方法的運作方式以及知識是藉由三重敘事-->反思-->對話-->建構-->行動的建構而來。 最後根據結論,提出職前的幼教師資培育課程、在職的幼教師專業研習課程與後續研究的轉向與相關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國文的現代文學教學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4-12-??) 張素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2004-08-01) 王麗雲; 潘慧玲; 簡茂發; 孫志麟; 張素貞; 張錫勳; 陳順和; 陳淑敏; 蔡濱如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建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後,適用於教師之教學專業能力指標系統。在指標建構上,考量以各學科 / 領域教師共同、重要及核心之教學專業能力軸線,據以發展一套可供教育界使用的參照架構。指標系統的建構方法,包括文獻分析、小組研討、專家座談、問卷調查與實地試作等,研究期間自2002年7月起至2004年6月止。整套指標系統架構分為「層面—向度-指標」三個層次;唯為協助使用者判斷指標內涵與達成情形,另規擬參考之檢核重點和表現水準例釋。其中能力層面(domains of competence)含括規劃、教學、管理、評鑑和專業發展等五大層面;依循各層面能力研訂課程規劃、教學規劃、教材呈現、教學方法、學習評量、班級經營、資源管理、課程評鑑、教學評鑑、自我發展、專業成長、專業態度等十二項能力向度(dimensions of competence);根據層面及向度的內涵,建構35項能力指標(competence indicators),諸如瞭解學校課程計畫的理念與架構、參與學校課程的發展、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規劃適切的學習評量……等。在指標系統應用上可以根據不同目的而有所有區別,本研究提出重要的四個應用方針,包括教師自我成長、師資培育課程檢核、教師評鑑、教師認證等,冀此指標系統之建立,能培養教師教學反思、增長教師專業權能、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增進教師績效責任,並能促進學校發展、完善教學專業。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立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報告
    (2009-01-01) 潘慧玲; 張素貞; 鄭淑惠; 陳文彥; 劉君雅; 賴姿妤; 張硯凱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習導向的教育領導:最佳實務建立、現況實徵分析與增能課程發展之研究,-學習導向之教師領導:增能課程發展之研究
    (2013-07-31) 鄭淑惠; 張素貞
    學習導向領導是領導研究的新領域,教師如何發揮影響力,改善教育實務,進而促 進學生學習,實為一重要的議題。本研究旨在發展學習導向教師領導的增能課程, 為達此目的,本計畫擬以目前國內推動的教學輔導教師為教師領導者,進行三年研 究。第一年針對教學輔導教師與學習導向領導的角色、專業能力與需求進行分析, 以作為增能課程發展的需求評估。第二年針對教學輔導教師課程的規劃與試作,並 進行過程評估。第三年則針對教學輔導教師增能課程的成果進行評估,包括對教師 行為的改變、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其他影響增能課程結果的因素。本研究採取訪 談、問卷、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法,希望能發展出學習導向教學輔導教師增能課程 的模式與建議,並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規劃教學輔導制度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習導向的教育領導:最佳實務建立、現況實徵分析與增能課程發展之研究-學習導向的縣市輔導團教師領導:增能課程發展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3-07-31) 張素貞; 鄭淑惠; 吳俊憲
    近年來各國的教育改革都致力於增進學生學習,使其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以因應迅 速變遷的世界趨勢,同時也能符合未來的社會需求。本研究主要係探討學習導向之領 導,著重促進學習、或追求學校進步為目的的領導又稱做學習領導(leadership for learning)。聚焦於我國縣市輔導團教師增能試作課程之發展,文獻探討首先對於學習導 向的領導趨勢、概念及相關理論深入評述分析,再綜述國內外相關研究及計畫,進而剖 析台灣各縣市輔導團教師,其扮演領導教師的角色,具提供專業支持的任務,對於促進 學校教師的學習,以提升學習成效之概況。此外,由於本研究係整合型計畫,其與另一 子計畫「學習導向的縣市輔導團教師領導最佳實務建立與現況實徵分析」雙軌並行,促 使所研發的增能課程發揮實質之影響力,體現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發展。本研究之方法使 用文件分析、焦點團體訪談、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及觀察等進行蒐集資料,主要達成之 目的為探討學習導向的縣市輔導團教師領導知能、專業需求,分析學習導向的領導增能 課程之目的、內涵及實施方式,研擬學習導向的領導增能課程進行試作,再根據試作結 果修正試作課程,作為研發推廣課程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專業發展學校理念與實踐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1-03-??) 沈靜濤; 張素貞; 羅天豪
    培養高素質的教師,師資培育機構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專業發展學校」聯繫師培機構與學校之間,是整合理論與實務的場所,裨益於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本文從教學現場的觀察反思「師資培用」連結的可能性,理念層面探討「專業發展學校」的緣起、功能、特徵、類型與連作,進而分析影響其運作的因素,並以我國「師資培用」的實例探究「專業發展學校」的實踐,如:師資培育課程的協同、教育實習階段的轉化、在職教師的專業成長等,期能對於「專業發展學校」理念的應用與實踐提高可行性。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專業發展學校理念與實踐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1-03-??) 沈靜濤; 張素貞; 羅天豪
    培養高素質的教師,師資培育機構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專業發展學校」聯繫師培機構與學校之間,是整合理論與實務的場所,裨益於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本文從教學現場的觀察反思「師資培用」連結的可能性,理念層面探討「專業發展學校」的緣起、功能、特徵、類型與連作,進而分析影響其運作的因素,並以我國「師資培用」的實例探究「專業發展學校」的實踐,如:師資培育課程的協同、教育實習階段的轉化、在職教師的專業成長等,期能對於「專業發展學校」理念的應用與實踐提高可行性。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師資培育資料庫調查計畫:97學年度在學師資生調查。
    (2009-01-01) 王麗雲; 張民杰; 張素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師資培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整合型調查計畫(第一階段)
    (2009-01-01) 王麗雲; 張民杰; 張素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師資生參與教育實習教學能力改變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5-03-??) 林和春; 黃詣翔; 張素貞; Ho-Chun Lin; Yi-hsiang Huang; Su-Chen Chang
    教育實習為師資培育制度的重要環節,師資生在實習導入過程,將師資培育職前課程學習的理論運用至班級教學實務上,因此,教育實習的經驗對於師資生的教學能力之發展,實有重大影響力。本研究皆在探討師資生在參與教育實習後教學能力改變的狀況,針對不同類別、師資培育機構類型、學碩士階段之師資生的教育實習參與情形,以及實習後教學能力改變之自我知覺進行比較,從中了解師資生的教育實習經驗。使用研究方法主要條運用「臺灣師資培育資料庫」97 學年度畢業後一年之調查資料進行量化分析,並從問卷中選取待進一步深究的題目,再各選擇五位師範大學及師資培育中心102 學年參加甄選進入職場任教之教師,進行深度訪談,綜合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整體研究結論如下:(一)教育實習對於實習學生教學能力及班級經管助益性高,學士階段之實習古學生專業能力獲益大於碩士階段;「設有師資垮育相關學系之大學」實習學生專業能力進步優於「設有師資垮育中心之大學」及「師範/教育大學」,幼稚園和特教老師的能力成長優於中小學教師。(二)擔任實習學生前後,體認師資培育職前課程提供理論基礎,教育實習則接軌實務,將職前課程轉化到臨場應變,尤以和學生互動後,挑戰所學的班級經營、課程設計和教學原理等課程。(三)實習學生之教育實習戚受到「時間分自己」、「校方行政要求」、「實習學校教師文化」、「實習學生身分跟課之角色和定位」、「本科的專業知能不足、實務經驗薄弱」、「欠缺完整一學期和不同年級的學習」之困擾。(四)教育實習制度對於增進實習學生教學能力尚有改進空間,以實習輔導老師的幫助最大,須受到更多激勵和專業化,此外,實習津貼、檢定考試時間、召開實習學生工作會議、增加上臺機會、指導行政服務等都是改進項目。(五)教育實習之整體收穫良多,尤以確定教職是興趣與專長結合的最佳職業;專業豐富的實習機構影響終身的教學態度;教學實習、行政和導師實習都要兼顧且機動因應;學習了解學生、滿足差異;磨練專業的教學技巧、發展教案的能力,以及製作教其的耐性。以上所獲致之研究結論與建議,提供師資培育相關單位調整教育實習制度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探討身心障礙學生的教與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2-03-??) 張素貞
    本文首先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的特色、分析九年一貫課程與身心障礙課程的核心概念;並比較九年一貫課程與身心障礙課程之核心概念,如:1.九年一異課程之十大基本能力vs.身心障礙學生應學到的能力;2.九年一貫課程之學校本位課程vs.身心障礙教育之社區本位課程;3.九年一貫課程之評量vs.身心障礙教育常用之評量如課程本位評暈、動態評量、檔案評量等;4.九年一貫課程之學習領域應以統整為原則vs.身心障礙教育強調統整學科成領域,整合繁複知識之學習;5.九年一貫課程的「一貫」vs.特殊教育的「轉銜」;全文提出七點具體建議,期能使特教界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教與學能有所因應:  l.特教老師與普教老師應進行協同教學;2.身心障礙生是否應另立一套「課程綱要」應慎思;3. IEP是調整課程和訂定教學目標的依據,調整步驟可參考Spagna 及Silberman(1999)之A~F的步驟;4.彈性學習節數應有補救教學與學生自我學習課程的規畫;5.普教老師與特教教師角色更趨於一致,強調是教學者也是研究者;6.「學校本位課程」不是鄉土教材更非外加式課程,是學校層級課程發揮自主及教學者的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的教學,也就是適性教學;7.學校的課程發展委員會應保障特教教師的席位、推動課程改革的小組應納入特教的專家學者。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心靈饗宴
    (臺北市:教育部。, 1999-11-01) 許俊雅; 陳滿銘; 張素貞; 陳文華; 康世統等編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師實施線上課程、支持策略與增能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22-03-??) 郭柏辰; 王怡文; 張素貞; Po-Chen Kuo, Yi-Wen Wang, Su-Chen Chang
    2021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下稱COVID-19)的爆發,導致臺灣中小學實體課程停止但不停學,全面進入線上課程。本文研究團隊以執行教育部國民及學教育署支持縣市精進教學計畫之任務,對於縣市線上課程進行了解並提出因應與建議。全文透過文獻探討、文件分析、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了解這波疫情當期間,國民中小學線上課程的實施架構與模式、分析教師實施線上教學的挑戰與因應,以及中央及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行政和專業提供線上課程支持的策略與增能規劃,進一步提出線上課程教師專業的增能課程。建議未來應視線上課程為另一種教學型態、教師持續增能與家長的支持為必要之條件,而線上課程的備觀議課相互學習,以及課程評鑑更是確保品質的關鍵。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諮詢輔導及執行計畫報告
    (2009-01-01) 潘慧玲; 張素貞; 鄭淑惠; 陳文彥; 劉君雅; 賴姿妤; 林欣姿; 沈舒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新埔國小資源教室方案實驗三年心得報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3-09-??) 張素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未來在等待的教師:前瞻師資培育計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4-03-??) 林陳涌; 黃嘉莉; 張民杰; 張玉山; 張素貞; 吳淑禎; Chen-Ung Lin, Jia-Li Huang, Min-Chieh Chang, Yu-Shan Chang, Su-Chen Chang, Shu-Chen Wu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師資培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報告
    (2010-01-01) 王麗雲; 張民杰; 張素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師資長期追蹤資料庫。
    (2010-01-01) 王麗雲; 張民杰; 張素貞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苗栗縣及彰化縣97 學年度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報告
    (2009-01-01) 潘慧玲; 張素貞; 鄭淑惠; 陳文彥; 劉君雅; 賴姿妤; 張硯凱
  • «
  • 1 (current)
  • 2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