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徐志成"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語歌仔冊《台南運河奇案歌》、《乞食開藝旦歌》之語言研究─以押韻與用字為例(2010) 徐志成本文是以《台南運河奇案歌》、《乞食開藝旦歌》這兩首歌仔為文本做為研究的對象,其內容以1987年5月第8版《台南運河奇案歌》全四本、1989年6月第9版《乞食開藝旦歌》全二本,共計有近一萬一千字,故事的背景為日治時期的社會事件與軼聞奇案,因此本文展開對於歌仔冊的研究與探討,這是很有意義的。本文擬以竹林版為藍本,並參考期刊與各種碩博士論文、社會新聞史料與學 者耆老訪談資料,做為本文所要探討與研究的對象,藉由探討這兩首歌仔,在韻式與用字方面以及詞彙、語言風格上的特色與取向,藉由其語言現象的解析,使進一步引人趣味而深入研究。 本文採用文獻調查法、語音分析法、詞彚解析法、用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台南運河奇案歌》、《乞食開藝旦歌》所呈現的語言現象。 本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文獻回顧及歌仔冊概說及《台南運河奇案歌》、《乞食開藝旦歌》的背景資料。 第二章「用韻分析」分析其用韻特色,可以推論其為漳泉混合腔。 第三章「用字取向」研究歌仔冊當中的漢字現象,可以區分為本字、訓讀字、借音字等三種。 第四章「詞彙與語言風格探討」研究歌仔冊的詞彙和音韻的關係,本研究列舉特殊詞彙分析語言風格,同時解析台語的美。 第五章「結語」則就本文研究之歌仔冊在其用韻、音讀、用字、詞彙、特殊詞彙、構詞分析、語言風格等層面,做一簡單回顧,最後談到本文研究之歌仔冊在語文教育上的功能,本研究企圖累積閩南語文獻的分析資料,希望能對本土語言教育有所助益,能讓我們從中多瞭解人民如何看待這些歌仔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