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晏涵文"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16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2001至2005年臺灣偶像劇呈現菸品及吸菸行為訊息之分析
    (2007) 李雪芳; Hsueh-Fang, Lee
      臺灣青少年吸菸率於2004年及2005年的調查顯示,曾有吸菸行為之國中生為27.0%,高中職生為41.9%,顯示出青少年吸菸問題之嚴重程度;而許多研究已指出媒體中呈現之吸菸行為已成為影響青少年嘗試吸菸之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2001至2005年於臺灣地區所播放受青少年喜愛之臺灣偶像劇中,關於菸品及吸菸行為訊息呈現之表面及潛在內容暴露情況分析。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進行,選取2001至2005年間,每年收視率為前三名之臺灣偶像劇為樣本,共計十五部偶像劇中出現421個鏡頭,並設計「臺灣偶像劇菸品及吸菸行為內容分析表」做為內容分析之研究工具。所得資料採用SPSS11.5套裝軟體進行量化資料分析。   研究發現:1.菸品及相關物品的鏡頭呈現比例為24.0%,平均出現時間為2.45秒。2.吸菸行為的鏡頭呈現比例為76.0%;平均出現時間為9.74秒。3.使用菸品時有15.6%伴隨著飲酒行為;使用菸品的角色大部分為配角、男性、領導性角色,且處於焦慮煩惱或是自豪得意的情緒中,而整體呈現出的角色正面形象多於負面形象。4.吸菸的男性角色多為配角、成年者、反派;女性角色則多為主角、青少年、正派。5.整體的菸品及吸菸行為訊息暴露情況僅在2002年時有大幅度的降低,但至2004年又呈現上升趨勢。但2002年及2004年呈現之吸菸行為鏡頭減少,取而代之為菸品及相關物品鏡頭的增加。   依據研究結果,建議未來研究可增加不同國家及年代之樣本數,並輔以文本分析進行分析;亦可提供教育者於媒體識讀教學設計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等學校教師性教育在職進修效果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1998-05-??) 晏涵文; 林燕卿; 白瑞聰
    本研究的目的在評估中等學校教師接受一週三十三小時的性教育在職進修後,對 其性知識、性態度、性教育專業角色及性教育推廣工作之成效。研究採『不相等實驗組--控 制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高雄地區之國、高中教師為母群體,由高雄教師研習中心發函區 內各中等學校,請未曾參加過性教育研習之教師報名參與,共得46位教師為實驗組,並以同 時間參加高雄教師研習中心輔導工作坊之43位教師為對照組,實驗組於在職進修訓練開始及 結束時,以自製之問卷進行前測與後測,並於後測的同時以自製之評量表進行教學活動評量 ,而在同一時間對照組亦實施前測與後測。結果發現:在控制兩組之前測差異後,不論在性 知識得分、性態度得分、性教育專業角色能力得分或性教育推廣工作意向之得分上的增進, 實驗組皆顯著高於對照組,顯見此一性教育在職進修訓練對於提昇教師性知識、性態度、性 教育專業角色能力及推廣性教育工作上確有其效能,且絕大多數的實驗組教師對此次之在職 進修訓練活動,不論是在課程主題之滿意程度、課程內容之深淺程度、課程之時數安排、課 程收穫之程度或教學方法,乃至於整體感覺,皆給予正面之評價。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二一震災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工作團
    (2000/1-2000/6) 晏涵文; 陳獻桐; 吳庶深; 胡益進; 黃淑貞; 葉國樑; 鄭惠美; 蘇富美
    921震災震倒的不只是建築物與山林坡地,以及造成生命與財物的損失而已。這一系列的地震災難, 我們早知即將發生,卻又遠遠超過所能預期的格局,幾乎震撼了台灣社會的每一個向度與層面。它更 挑戰了公共衛生等多種專業對災變的應對策略與行動能力,同時引發我們對如何落實建設基層化、專 業本土化的省思。 我們希望與草屯鎮民眾一齊走過社區重建的過程,共同學習如何度過災變的傷痕,記錄並思考創傷的 因由與意義,尋找出適當的方法與途徑,動員民眾一起來營造一個具有未來觀及總體性發展的健康社區。 而本計畫之實施方法為:1.對社區社會資源、環境與需求的總體評估;2.成立社區服務團隊;3.促進災區 資源整合與社區發展;4.發展災後重建社區暨學校教育的系統化課程與活動;5.評估與改進社區、學校中 的災變防護組織與功能。並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師生共同投入參與,希望能達到草屯鎮社區 民眾身心重建,以及社區永續發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二一震災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工作團
    (行政院衛生署, 2000-06-30) 晏涵文; 陳獻桐; 吳庶深; 胡益進; 黃淑貞; 葉國樑; 鄭惠美; 蘇富美
    921震災震倒的不只是建築物與山林坡地,以及造成生命與財物的損失而已。這一系列的地震災難, 我們早知即將發生,卻又遠遠超過所能預期的格局,幾乎震撼了台灣社會的每一個向度與層面。它更 挑戰了公共衛生等多種專業對災變的應對策略與行動能力,同時引發我們對如何落實建設基層化、專 業本土化的省思。 我們希望與草屯鎮民眾一齊走過社區重建的過程,共同學習如何度過災變的傷痕,記錄並思考創傷的 因由與意義,尋找出適當的方法與途徑,動員民眾一起來營造一個具有未來觀及總體性發展的健康社區。 而本計畫之實施方法為:1.對社區社會資源、環境與需求的總體評估;2.成立社區服務團隊;3.促進災區 資源整合與社區發展;4.發展災後重建社區暨學校教育的系統化課程與活動;5.評估與改進社區、學校中 的災變防護組織與功能。並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師生共同投入參與,希望能達到草屯鎮社區 民眾身心重建,以及社區永續發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Q&A網路手冊
    (2003-01-01) 晏涵文; 郭鐘隆主編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發展的檢討與省思
    (2003-11-01) 晏涵文; 劉潔心; 馮嘉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發展的檢討與省思
    (2003-01-01) 晏涵文; 劉潔心; 馮嘉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典範轉換的觀點看健康促進學校評價的未來發展
    (台北市:臺灣省教育會, 2005-08-01) 劉潔心; 晏涵文; 廖梨伶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促進學校推動團隊組織因素與團體效能的關係:以互動過程為中介變相
    (2009-12-18) 牛玉珍; 邱詩揚; 劉潔心; 晏涵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促進學校推動團隊運作整體效能影響因素探討
    (2008-10-05) 晏涵文; 劉潔心; 牛玉珍; 邱詩揚; 王如鳳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促進學校推動團隊領導方式、集體效能影響團體效果之相關模式探討
    (2009-12-18) 牛玉珍; 邱詩揚; 劉潔心; 晏涵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促進學校推動團隊領導方式、集體效能與團體效果之現況及關係模式驗證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2010-06-01) 牛玉珍; 劉潔心; 邱詩揚; 晏涵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教學評價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79-12-??) 晏涵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的發展、實施與檢討
    (2003-11-01) 劉潔心; 晏涵文; 馮嘉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的發展、實施與檢討,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
    (2003-01-01) 劉潔心; 晏涵文; 馮嘉玉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國民中學健康教育教師教學困難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2007) 陳香君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巿國中「健康教育」課程實施情形及其影響因素,並研究「健康教育」教師之能力背景、學校教學環境與教師專業知能、教師工作環境滿意程度的相互影響。 本研究對象為台北巿現任之所有健康教育教師共332位,實施郵寄問卷調查,問卷共分七部份,依次為一、教材適應性,二、工作滿意程度,三、學校教學環境,四、教學方法,五、教學評量方式,六、教材、教具、設備,七、師資能力背景問卷共回收235份,回收率為70.8%。研究資料經t 檢定、卡方檢定、皮爾遜相關分析、變異數分析及逐步廻歸分析等統計處理。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1.現任台北巿國中健康教育科師資問題仍很嚴重。登記合格之本科師資僅佔36.5%;配課的老師佔70.8%;任健教總時數以一班者最多,佔29.8%,二班者其次,佔11.5%,平均一位健康教育教師教授3.2班;五年內曾接受過在職進修或短期研習人數偏低,分別為10.2%及34.9%。 2.在學校方面,台北巿學校設備目前有「健康教育專科教室」的比率只有51.1%;且有69.8%的台北巿教師表示健康教育課常常、總是會給升學考試科目(如英文、數學)等任教老師補課或考試。 3.台北巿健康教育教師專業知能,普遍有能力不足的現象。其中在教材適應方面,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七大主題軸中,台北巿教師在「健康心理」及「群體健康」主題軸大多掌握不好及約略能掌握一半之比率(佔43%,46.8%),較其他主題軸高。在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方面,台北巿教師多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教授健康教育課程(如講述法佔93.6%,問答法佔79.1%)。在教學評量方式方面:台北巿教師較常使用的評量法為「上課參與及表現」(佔69.8%)及「平時的觀察」(佔59.6%),取代了傳統紙筆測驗(佔53.6%)的評量方式。在教具及媒體使用方面:現代化的教具媒體經常使用的比率偏低(如單槍投影機佔47.7%,綱際網路輔助佔20.4%)。 4.台北巿健康教育教師對教學環境之工作滿意度尚表滿意,但在學校校長、主任、組長及同事對健康教育教學工作之重視,支持度而言,仍有不少的老師感到不滿意。其中以 「擔任健教科目能增進師生感情」感到最滿意(佔58.7%),而對「能與家長相互溝通」表示不滿意的比率最高(佔19.6%)。 二、台北巿教師之專業知能受任健教總時數、研習活動、專業資格及任健教總年資等影響。任健教總時數大於8小時的教師比任健教總時數8小時及小於8小時的教師在專業知能得分高;合格健教教師比不合格健教教師在專業知能得分高;有進修研習的健教教師比没有進修研習的健教教師在專業知能得分高;任健教總年資愈長,其教師的專業知能得分愈好。另外,台北巿教師工作滿意度受有無研習、專業資格、任課總時數等變項之影響。有參加研習活動的健教教師比没有進修研習的健教教師,在工作滿意度得分高;合格健康教育師資的教師比不合格健教教師在工作滿意度得分高;但教師任課總時數愈長者,其工作滿意度得分愈差。 三、學校教學環境因素中之「學校組織結構」、「行政措施」愈能配合健康教育課程之實施、「家長、教師與學生互動情形」愈多及「學校的教學設備」愈完善,則教師的「專業知能」愈好,同時其「教師工作滿意程度」亦較高。 四、健康教育教師之「專業知能」愈強,則其自覺「工作滿意度」愈佳。 五、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知能,主要受到「學校教學環境」及「是否為合格的健教老師」等因素影響最大,且共同解釋力達37.8%。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員工充能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心理充能為中介變項
    (2006-09-02) 張麗春; 劉潔心; 李怡娟; 晏涵文; 廖靜宜; 林欣怡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員工充能對社區導向照護能力影響之研究
    (臺北市 : 臺灣護理學會, 2008-03-01) 張麗春; 劉潔心; 晏涵文; 陳敏麗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員工充能與社區照護能力的現況,並進一步分析員工充能對社區照護能力之影響。採橫斷式研究,利用郵寄問卷方式,收集北部6個縣市轄內之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員工充能與社區照護能力等資料。共郵寄670份問卷,回收576份問卷,回收率為85.9%。研究對象以公衛護士為多,員工充能對於社區照護能力的預測力達32-34%,預測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社區照護能力之因子包括:心理充能之自我效能、自主、影響、組織充能之機會與資源。其中組織充能與心理充能之自主向度同時存在時,自主向度對於社區照護能力呈現負向影響。建議可藉由提升員工充能增進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社區照護能力,在組織充能提升時,必須注意心理充能的自主感受,以避免對社區照護能力有反向影響。本研究之結果有助於未來設計社區照護教育訓練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利用焦點團體法於社區居民綠色消費之訊息傳播探討
    (台北市: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1999-11-01) 劉潔心; 晏涵文; 劉貴雲; 邱詩揚; 童淑琴; 李佳容
    本研究目的為找出對社區居民綠色消費行為有影響力的媒體傳播管道與類型,做為社區媒體發展及介入計畫之依據。 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的一個小型社區。研究方法採焦點團體法收集社區內四個團體對「綠色消費之訊息傳播」議題之看法,研究結果如下: 1.綠色消費行為方面,4個團體出現的行為以拒用、重複使用塑膠袋為最普遍,其次為回收資源垃圾。 2.障礙或支持因素方面,成人團體表示(l)阻力與助力因素,資源回收次數太少、不方便、放在家裡佔地方、怕麻煩、怕別人笑等是阻力;助力是有獎品的活動或可兌換金錢的回收項目等;(2)參考團體因素,成人團體與兒童均會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他的行為。 3.居民獲得社區訊息的管道,成人多為里長宣傳單及社區報紙,兒童團體則以電腦網路較常使用。 4.來源及訊息方面,成人團體認為宜視對象、年齡不同區隔,且須感人、溫馨、正負面訊息俱呈;而兒童團體較重視的是訊息代言人、造型、顏色等訊息因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北市中小學「兩性平等教育」評量之縱貫性研究
    (臺北市 : 臺灣性教育協會, 2004-09-01) 高松景; 晏涵文; 劉潔心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追蹤評量臺北市中小學學生在「兩性平等教育」的學習成效及意見的改變情形,進而對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兩性教育實施方式及應加強的教導內容提出建議。研究期間從 2001年10月第一次施測,追蹤至2002年10月第二次施測,研究的母群體是臺北市公私立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生,經分層隨機抽樣,全部總計追蹤施測2,867人(國小1097、國中785人,高中職1034人)。研究工具采自編的結構式問卷,內容有雨性[自我瞭解、人我關系與自我突破]的覺察度、知識、態度、行焉典意向、自我效能及基本資料等六個部分。重要研究結果如下: ⒈學生表示學校有教導兩性教育的課程或活動的百分比顯著增加,然仍有一成多的國小學生、二成多國中與三成多高中職學生表示學校沒有教導。 ⒉追蹤主題結果顯著進步的項目: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在覺察度、知識、態度,國中學生則在覺察度、知識及態度;高中職學生在對「兩性不平等」的覺察度、知識對「兩性職業興趣與工作」、「兩性社會權利與義務」的性別角色態度,以及在「自尊」、對「同性戀」等態度。 ⒊追蹤評量結果評定為不及格,急待加強的部分:國小中年級-「生理生殖」的知識;國小高年級-「情感表達與溝通」的自我效能;國中-「兩性互動」、「兩性職業興趣與與工作」及「兩性能力特質與表現」等性別角色態度;高中職-「生殖生理」、「性騷擾與性侵害」等知識、「兩性互動」、「兩性職業興趣與工作」及「兩性能力特質與表現」等性別角色態度。此外,國高中職學生有「性交行為」的比例顯著增加,值得教育單位注意。 ⒋追蹤評量結果評定為尚可,但卻較2001年顯著降低,需加強的部分:國中-「拒絕技巧與自我調適」的自我效能,高中職-「情感表達與溝通」及「拒絕技巧與自我調適」的自我效能。
  • «
  • 1 (current)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