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朱加恩"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國家神道信仰到地方歷史記憶─玉里神社的演變
    (2017) 朱加恩
    在台灣的歷史發展當中,東部地區是非常特別的地方,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且無文字記錄的時間也相當長。從清領到日治時期,官方的勢力一直主導著東台灣的開發,玉里的發展面貌,往往也隨著官方對於東部開發政策的改變,而造成各時期發展的重點不同。 本文所探討的玉里神社是日治時期下國家神道的產物。因著政治與經濟的需求,從玉里的日籍移民的信仰需求演變成當局與地方有力人士之間互利共生的代表。隨著統治的需求以及戰爭的擴大,玉里神社也被要求負擔更大的任務,從原本所建構的角色不斷地進行轉換,日本當局賦予神社更多政治、軍事、統治與教化上的意圖,玉里神社的角色不斷地被放大,成為玉里人日常生活中心的一部分。 戰後,玉里神社所在地的產權由國有財產局接收,神社開始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榮民佔領居住,甚至將第一鳥居的一部分當作房舍的架構,原本神社入口旁用來紀念日本殉職警察人員的「表忠碑」,則被民宅包圍住,而大批與日本相關的文物在「外省人」的堅持下被拆除、毀壞。1972年因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的斷交,內政部於兩年後頒布了〈清除台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於各地展開大規模的「清除」活動。然而,在要點尚未公布以前,玉里神社在當時玉里榮民醫院院長的要求下,主動將其拆除。直至2008年,因政治與社會的逐漸鬆綁,過去國民黨政府所認定的「日本遺毒」重新被認定為花蓮縣定古蹟。 藉由老照片開啟了陳世淵等人對玉里神社的搶救,自發性的組成了玉里神社志工隊,在沒有政府經費的協助下,透過在網路上發聲與串連而開始了神社的環境整理。對玉里人而言,自發性的組成志工隊是為了搶救過去玉里的歷史記憶,是玉里重新建構地方認同的開始,因為玉里神社是屬於生活在玉里的居民的共同記憶,是不輸給其他地方的「玉里經驗」。 政權會改變、轉換,甚至中斷,但是歷史卻不會中斷。對玉里人而言,玉里神社所歷經的每一段歷史都是他們的共同記憶,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玉里神社的管理與維護一直是個問題,過去籠罩在玉里的黨國意識,使志工隊解散,地方政府無力也不想去解決居民非法佔住的問題,其他人在碰觸到這個問題時,也會迴避與佔居住民的利益衝突。作為玉里的重要歷史遺跡,玉里神社如何突破政治意識來延續歷史的脈絡與傳達? 本文藉由玉里神社的脈絡,探討它從國家神道信仰到地方歷史記憶的演變。過去日治時期的國家神道信仰、國民黨政府的大中國史觀,一直到晚近民間自主力量的興起,玉里神社的演變正好提供了一個窗口,以窺視不同的意識形態在政治、經濟、社會上,如何在信仰的場域產生互動。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