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朱靜怡"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藝文中心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中央大學藝文中心為例
    (2008) 朱靜怡
    近年來,台灣各大學院校設立藝文中心蔚為風氣,成為台灣當前成長最快速的藝文機構之ㄧ。在這股設置熱潮的帶領下,大學藝文中心不僅能讓學生在鑽研學術之餘,有更多的機會接受藝術文化的薰陶,藉由藝文活動的參與,亦促成大學校園藝文風氣的全面提升。隨著政府「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持續推動,加速了社區意識的抬頭與大學校園的開放,在社會的期待下,促使大學藝文中心的服務的對象,從校內師生逐漸擴大至社區居民,社區參與成為大學藝文中心發展一個重要的動力,也使得大學藝文中心逐步走出了學院的藩籬,跨越校園、社會與文化的界限,積極扮演著地方公立藝文機構外的第二展演平台,進而成為臺灣藝術文化生態的一環。大學藝文中心透過活動的策劃與推廣,除將大學生培養成未來支持、欣賞藝術最主要的人口外,在這一波社會的期待中,它亦扮演對社區直接提供藝文活動的重要角色,越是欠缺藝文空間的社區,越發突顯大學藝文中心的重要性。 本研究在探討大學藝文中心與社區互動關係的相關議題時,首先分別以社區的概念與資源、大學與社區互動的目的與模式、大學與社區互動的困境與因應、大學藝文中心的社區功能、大學藝文中心與地方文化館的結合及案例分析等面向切入,對大學藝文中心的社區功能進行探討;之後再針對影響雙方互動之因素,及社區對於大學藝文中心之需求進行瞭解與分析,最後再提出建立雙方良好互動以及資源分享之最佳策略與改善建議。經研究發現,欲建構大學藝文中心與社區互惠互利的共存關係,其具體的做法和努力的目標有:一、大學藝文中心與社區應建立平等暢通的溝通管道,並持續的進行溝通;二、大學藝文中心與社區應發展共存共榮的資源分享關係;三、大學藝文中心應對社區所提供的多方位服務,帶動社區進步;四、大學藝文中心應自許成為地方精緻文化的催生者,並以打造社區藝文中心為努力的目標。 長期以來,台灣各大學藝文中在與社區互動關係的經營上並不積極,即使從1988年起至今近廿個年頭,大學藝文中心在社區文化功能的發展上,仍遠遠悖離社會的需求。所幸在社區總體營造觀念日益普及與社區居民的殷切期盼下,促使大學藝文中心開始重視社區參與,並有計畫的與社區進行資源分享。本論文期盼透過對台灣大學藝文中心與社區互動關係之探討,為其他大學藝文中心未來發展社區文化功能提供參考與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