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李佩芬"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氣中OH 自由基與ClNOx (x=1~3)系統反應的理論計算研究
    (2006) 李佩芬
    中文摘要 本論文藉由理論計算的方法,在B3LYP/6-31++G(d,p)的計算層級以及QCISD/6-31++G(d,p)// B3LYP/6-31++G(d,p)單點計算下,探討OH自由基與大氣平流層中重要的中間物ClNOx (x=1~3)的反應,產生破壞臭氧層循環的物質(例如:Cl、ClO自由基)以及其他可能的產物,設計各種可能的反應機制,並比較各種反應路徑的能量、特性以及結構上的不同。全文共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進行研究: 第一部份 OH自由基與ClNO的反應,討論OH的O分別與ClNO的Cl、N及O的鍵結進行反應。由計算結果得知,實驗上測得的產物可經由O與Cl和O與N的鍵結反應得到;另外O與O的鍵結反應,其能障相對較高,且所形成的產物也較不穩定。 第二部份 OH自由基與ClNO2的反應,討論OH的O分別與ClNO2的Cl及O的鍵結進行反應。經由計算結果發現,只有O與Cl的鍵結反應才能得到實驗測得的產物,而O與O的鍵結反應,因其能障較高,所以形成的產物在實驗上不易得到。 第三部份 OH自由基與ClNO3的反應,其ClNO3的穩定結構為ClONO2,因此探討OH的O分別與ClONO2的Cl、O(2)、O(4)及O(5)四個位置的鍵結進行反應。由計算結果得知,這四種鍵結反應均能得到實驗上的產物,而其中的O與O(4)及O(5)位置的鍵結反應,其過程是相同的。 對於以上三部份,若要形成ClO的物質,並無法直接由初始反應得到,所以我們假設有可能間接從O與Cl鍵結反應後所形成的complex ---(HOCl…NOx、HOCl…NO2及HOCl…ONO2),再進一步反應而形成ClO的產物。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點石齋畫報》中的秩序觀(1884-1898)
    (2008) 李佩芬
    摘要 綜觀目前有關《點石齋畫報》的研究,多是強調《點石齋畫報》在「啟蒙」、「開愚」的貢獻,雖然也有部分學者提及《點石齋畫報》深具「傳統思想」的特質,但內容多是點到為止。 然而,從《點石齋畫報》從報導內容、角度、文末評語來看,儒家禮治思想幾乎貫穿所有報導內容,在報導文末不斷出現道德教化的評語,透露出編者心中有一個理想的秩序觀。本文將透過對《點石齋畫報》內容全面性的探討,來呈現《點石齋畫報》的秩序觀。 本文預備從天下觀、家庭倫常觀、社會秩序三個層面來觀察,並分三章來進行討論。在第二章中主要探討《點石齋畫報》報導所呈現的天下觀,即使在西力衝擊下,《點石齋畫報》仍以天朝角度,優越的文化觀點來理解世界,面對日漸衰微的國際地位,仍堅定維護天朝的主權。 第三章中主要探討《點石齋畫報》呈現的家庭倫常觀,隨著經濟發達與平權思想的傳入,晚清家庭秩序出現鬆動現象,《點石齋畫報》透過對傳統孝道、父權、夫權的維護,期待穩定社會秩序,儘管如此,傳統倫常觀念仍呈現不斷弱化的事實。 第四章中主要探討《點石齋畫報》理想的社會秩序,《點石齋畫報》對社會各階層的變動,都從「世風日下,禮教淪喪」的角度評論,期待恢復理想的儒家禮治秩序。只是,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傳統禮治秩序已無法應付日趨複雜的晚清社會。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