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李光耀"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建構產業導向機製造職場核心能力之研究
    (2011-05-04) 許全守; 李光耀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技術型高中機械群專業課程發展取向與核心能力之研究
    (2017) 李光耀; Lee, Kuang-Yao
    從OECD(2014a)超越學校的技能之報告,了解先進國家對高端人力培育和核心職能之重視。反思國內技術型高中熱衷升學和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職場現況,思索技術型高中因應高端人力之產業發展趨勢,探討機械群之專業課程發展之取向和內涵。本文分析先進國家之政府、官方組織和專業團體推動、論述的人才培育文件,發現諸如美國、德國與日本等國家,對培育職場技術人力關注具有高層次、創新和異質之特質,強調終身學習以因應產業變革和成功職涯之課題。基此,本研究參酌美國的ETA的職能模組(competency model),綜理OECD、EU、Advance CTE與CareerOneStop等專業組織和政府之文件和論述,探討技術型高中機械群專業課程發展之取向與核心職能,經專家檢核與確認後,據以發展本研究之技術型高中機械群專業課程內涵之調查問卷,普查技術型高中機械群機械科之機械專長教師(含兼任教育行政職之主任)共79人,有效回收問卷61份(77.2%)。經以SPSS 21版統計軟體分析其平均數、標準差、單一樣本t考驗,並以分析層級法(AHP)統計核心職能的相對權重,獲致的結論有:1.技術型高中機械群專業,宜分升讀高教準備、從事機械製造加工或機械設備構裝與維修之三種取向發展課程;2.各取向之專業能力內涵,宜有個人效能、群核心職能與專業核心職能,以培育學生具備不同取向的競爭力;3.各取向之個人效能有相同的核心職能,卻有不同的權重,宜由校本位課程凸顯其差異。本研究之結果應用建議:1.基於12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就每一位孩子,宜依學生特質發展符應之取向課程,對準升學或就業之目標;2.型塑技術型高中之辦學特色,宜由校本課程落實三種取向之核心職能對準接軌後續進路;3.落實職場學習力是三種取向共同關注的能力,符應學生特質是校本課程成功的關鍵。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湖岸的''漂''石
    (2020-12-21) 梁小萱; 黃思捷; 李光耀; 蔡巧妍; 曾妙心; 高麗珍老師指導
    本校後庭湖岸邊的石頭由來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透過區域網路建立跨平台整合之離線棘波分類系統
    (2014) 李光耀
    近年來有關大腦活動情形的研究越來越熱門,目前也提出了許多有關腦波訊號處理的相關研究。本論文於不同平台上實現了一套跨平台的棘波分類系統,因此在這透過區域網路建立一個跨平台的棘波分類系統,將不同平台所讀取的棘波序列傳送至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 FPGA) 開發板中進行運算,以節省棘波分類軟體所運行的時間。在這使用MATLAB讀取大量的棘波序列(Spike Train),再透過區域網路將棘波訊號傳送到晶片網路(Network-On-a-Chip , NoC)平台所開發的棘波分類系統中。 本論文所提出之架構與現有軟體做比較,從實驗數據結果可以得知其效能遠優於一般軟體的棘波分類系統,使得本系統架構在棘波分類應用上更具有優勢,因此,可以說本論文所設計的跨平台棘波分類系統是一項有實際需求且有效率的電路架構設計。 關鍵字: FPGA、棘波分類、棘波序列、區域網路、NoC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職機械專業科目融入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
    (2008) 李光耀; Guan Yau Lee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高職機械群專業科目融入式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創造力之影響。本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進行教學研究,立意選取一所模具科二年級學生為實驗組學校,並以另一所模具科二年級學生為校外控制組,實驗組學生為78人,控制組學生為79人,進行為期十六週。實驗組的進行方式,是在機械力學、機件原理課程中運用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透過創造力技法的訓練與發明實例之介紹,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創造力有效與專業科目結合。二組學生皆以「吳靜吉新編創造思考測驗」、「拓弄思創造思考測驗」及「機械技術創造能力測驗」為量化評量工具,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輔以研究者編之「創意學習單」、「學生學習反應問卷」、「學生訪談問卷」、「教師教學紀錄表」為質化資料,以了解本方案實施之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 壹、實驗方案能顯著提升學生在圖形創造思考能力「獨創力」、「精進力」分數上的表現。 貳、實驗方案能顯著提升學生在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分數上的表現。 參、實驗方案未能顯著提升學生在機械技術創造能力「實用性」、「流暢性」、「獨創性」、「變通性」分數上的表現。 肆、學生的創造力表現與不同機械力學、機件原理的學業成績沒有顯著差異。 伍、學生對創造力議題有深刻的體會,且對上課方式有正向反應。 陸、教師須營造學習環境與不斷的學習,將教材教法與實際生活應用連結,透過兼具過程與成品的評量,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