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李季芳"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慢性病患者疾病自我調節歷程之質性研究
    (2015) 李季芳; Chi-Fang Lee
    慢性病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也仰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照顧。本研究採用自我調節理論為基礎,以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為代表,欲探索慢性病患者的疾病自我調節歷程含有哪些有利或不利適應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目的包含下列3項:(1)以患者的角度,探索其疾病自我調節歷程中的重要元素及各元素間相互的影響關係。(2)透過歸納不同患者之疾病自我調節歷程,發現慢性病患者之疾病自我調節的可能類型。(3)由不同疾病自我調節的類型,進一步探索促進及阻礙慢性病適應的關鍵,以及造成轉變的條件。 為了個別且深入瞭解患者的生病經驗,本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16位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蒐集其疾病知覺與所引發的調適行動等質性資料,之後透過紮根理論分析方法,將資料編碼歸類後,經主軸分析、過程分析及跨個案分析,歸納出慢性病患者疾病自我調節歷程之內涵。 研究結果顯示:(1)每一位研究參與者在疾病調節歷程中皆含有疾病症狀、疾病解釋參照、疾病認知表徵、情緒表徵、調節目標、因應行動及行動結果與評估等7項元素。(2)疾病認定與疾病時程會影響調節目標的設定,而疾病調節目標又會與疾病後果與控制信念作用,產生10種不同的疾病調節歷程類型。(3)疾病調節元素影響結果的適應性或不適應性,且有階層關係,在高階層次缺乏適當調節元素,患者在後續層次也會較偏離慢性病良好適應所需之特質,導致不良的適應結果。此外,每一層次的回饋皆可能修正較高階層次的偏差。(4)患者會因知覺到新的疾病症狀或疾病解釋參照訊息不同而轉換調節歷程之類型。 經由探討慢性病患者在疾病自我調適歷程中之重要元素以及調節歷程的類型,本研究提出一廣泛了解慢性病患者疾病調節經驗之架構,此架構將可提供臨床工作者瞭解與評估慢性病患者的疾病調節歷程相關因素之參考,並以此為根據,擬定適當的介入計畫。 關鍵字:慢性病、自我調節、質性研究、疾病表徵、調節目標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