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宜芳"
Now showing 1 - 11 of 1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2006國際老人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促進聯合國全球策略」(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6-10-??) 李宜芳Item 2006年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6-04-??) 李宜芳Item UNESCO社教要聞(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6-12-??) 李宜芳Item 世界圖書及版權日活動熱烈豋場(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6-06-??) 李宜芳Item 全職媽媽母職意義觀點之轉化學習研究(2012) 李宜芳; Yi-Fang Lee本研究旨在探討現代女性選擇擔任全職媽媽的母職意義觀點,瞭解形塑女性母職觀的發展脈絡,影響全職媽媽觀點轉化的重要媒介或阻礙因素,以及在母職實踐中的轉化學習歷程。研究對象為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的家族成員,居住在大臺北都會區,在懷孕生子後自願離職擔任全職媽媽,目前沒有任何職場工作或家族事業兼顧者之中產階級女性。本研究結合成人教育學關懷女性發展與賦權的立場,重視讓女性發出自己的聲音。研究者與這群全職媽媽實際互動長達三年,除實際參與觀察蒐集田野文本,以掌握其母職實踐中的意義觀點內涵與轉變,並輔以深度訪談法,採現象學詮釋觀點,應用Nvivo8.0質性軟體工具來整理分析文本資料,描繪出母職轉化的關係圖,並以此建構全職媽媽母職意義觀點的轉化學習模式。 這群受過高等教育、曾從事有酬正式工作的中產階級女性,主要秉持著「母職即母教」的立場「選擇」擔任全職媽媽,包括「教育孩子前,先教育自己」,以及「重視孩子的健康成長」大於「工作賺錢的價值」等意義觀點。這群女性伴隨著全職媽媽身份,並非落入社會結構的傳統性別框架,而是在母職實踐中轉為更具「自主性」的存在,例如藉由參加網路社群、媽媽讀書會與親職課程等活動來充實自己,這些母職經驗開啟了轉化學習的可能性,並使得母職成為自我洗滌的歷程。而在母職實踐中所遭遇的困境,則促使全職媽媽尋找資源解決問題,並從中批判反思,產生意義觀點的轉化學習歷程。 本研究發現,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會形塑女性的母職觀,母職角色的轉變與生活危機,也確實會觸發全職媽媽的轉化學習,而質疑假設與批判反思則是觀點轉化的核心,但情緒卻是阻礙轉化學習的因素。至於觀點轉化的發展階段則因人而異,可能是來回擺盪、並非直線性發展;全職媽媽所處情境,與轉化學習息息相關;轉化學習的前提是「愛」,而「傾聽就是愛,瞭解中有醫治」,成人教育者必須提供學習者足夠的信任與情緒支持,才得以促進轉化學習,也就是「先處理好心情,才能解決事情」,本研究提出這些面向,以補足Mezirow轉化學習理論中僅重視理性思維的假設。 面對臺灣離婚率創全亞洲第一高、生育率為全世界最低,以及台灣社會長期「不婚、不生、不養、不教」的現象,我們或許應賦予母職多一些正面價值,給予全職父母多一點鼓勵支持,協助建立父母社群,並提供親職學習的免費資源,將父親也納入課程對象,發揚「親職即親教」的意義觀點。處在這個強調「兩性平等」的年代,我們更需要學習的,可能是「彼此相愛」。藉由這篇母職研究,盼望能帶給成人教育者與自己這樣的提醒,永遠不要忘記幸福家庭的根基,是在於愛……Item 動態動作條件下老年人下肢肌肉勁度與肌電現象之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2-09-01) 姬榮軍; 李宜芳; 劉宇; 黃長福Item 從音樂詮釋觀點的改變,探討布梭尼對《郭德堡變奏曲》的再創作(2009) 李宜芳; Lee, Yi-Fang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是巴羅克時期最龐大的一首鍵盤作品。它展現出巴赫對當時不同音樂風格、寫作技法的了解與熟悉,融合並拓展鍵盤技巧的各種可能,總結了巴羅克時期的變奏曲創作;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郭德堡變奏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在音樂史上,這首樂曲的評價與接受度並非一直如此。整體而言,從1741年出版之後,《郭德堡變奏曲》並沒有受到太多注意,直到二十世紀,其價值才逐漸受到肯定,並因為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1955年的錄音,才受到舉世注目。然而,早在二十世紀初,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便已看出此曲的價值,不但將其列入音樂會曲目,並為此曲創作了適合於音樂會及現代鋼琴上演奏的改編版本。 布梭尼改編的《郭德堡變奏曲》創作於1914年,1915年由出版商Breitkopf& Härtel出版。布梭尼以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理論家、教育家等多重身分,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國際樂壇,曾編輯、改編許多巴赫作品,影響甚鉅;詮釋觀點自有其美學淵源與實務背景。布梭尼改編之《郭德堡變奏曲》,不但是他對於巴赫作品詮釋觀點的體現,也為鋼琴家提供了另外一種詮釋的思考方向。但目前在國內外卻幾乎無法找到以此曲為主題的研究資料,有聲資料亦寥寥可數。究其原因,不同時代間詮釋風格的轉變,應是最大的原因。本篇論文即由此方向,分析布梭尼對於《郭德堡變奏曲》的各種改編手法、內容與特色,探討此曲至今未受重視的可能原因,以及對於此曲定位與價值的重新省思。Item 教科文組織將教育研究所改名為終身學習研究所(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6-08-??) 李宜芳Item 社群購物網站互動功能期望與滿意度之研究(2009) 李宜芳; Lee, Yi Fang隨著電子商務的興盛,社群購物網站逐漸興盛,除了方便網友購買物品之外,亦是不少網友重要的溝通平台。網路商店競爭激烈,各家廠商為了增加消費者在網站的停留時間,增加各式各樣的推薦訊息和商品資訊來吸引消費者目光,針對消費者個人的偏好,並依據過去購物資料推薦適合消費者的商品,縮短消費者在網路上尋找商品的時間,在國外許多知名網路商店都有相當不錯的績效。 在台灣,以社群為主體的購物網站如春筍般興起,具Web2.0群體智慧的特色,其社群影響力也大為增加,而社群購物網站提供線上評鑑或評論等互動功能,消費者能主動交換產品意見和購物心得,也可以更快速、便利的尋找相關資訊。 本研究使用兩種研究方法,首先以內容分析法做網站內容資料的蒐集分析與彙整,透過立意抽樣挑選樣本,進一步瞭解社群購物網站發展現況;其次以問卷調查的施測,採用便利抽樣並針對網站會員進行調查,有效問卷有331份,藉此深入探討使用者對於社群購物網站互動功能之期望及滿意度。 從內容分析結果可得知網站在個人化功能和資訊提供兩部分較缺乏,仍需改進;另外從問卷結果瞭解使用者對整體介面設計與顧客支援期望程度較高,而在滿意度部分則以整體介面設計滿意度最高,在個人化功能及顧客支援方面仍有加強的空間。而從研究假設驗證中發現(1)不同性別、社群購物網站使用資歷、平均每週瀏覽社群購物網站時間者對網站「顧客支援功能」期望有顯著差異。(2)不同網路使用資歷對網站「個人化功能」期望有顯著差異。(3)不同平均月收入、社群購物使用資歷、平均每週瀏覽網站時間者對網站「整體介面設計」滿意度有顯著差異。(4)不同平均每週瀏覽網站時間者對網站「個人化功能」滿意度有顯著差異。(5)不同年齡、平均月收入、平均每週瀏覽網站時間者對網站「資訊提供」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6)不同年齡、平均月收入、網路使用資歷者對網站「顧客支援功能」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7)不同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平均每週瀏覽網站時間者對網站「交流回饋功能」的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結論與第四章研究討論結果,認為目前社群購物網站最缺乏的功能為網站討論區與留言板功能等多向式互動功能,且在本研究問卷調查結果當中,使用者對於網站提供討論區功能的期望也相當高,建議未來業者可多增加網站的多向式功能,讓網站不僅限於提供資訊,透過網站討論區與留言板的設置,讓網友與網友可以發表其意見,並與業者之間能夠有更多互動的空間,使業者在經營上更為完善,而使用者對於社群購物網站也更為滿意。Item 網路時代的新學習趨勢(社教雙月刊雜誌社, 2006-02-??) 李宜芳Item 資優生的人格類型及諮商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7-10-??) 李宜芳本文是譯自1986年5、6月份的G/C/T刊物,是作者Roth (1985)依據他五年來帶領 資優生諮商團體的經驗所寫下來的。 Roth將資優生的人際關係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 (1)被排斥型 (2)自大型 (3) 期望過高型。文中除敘述此三類型的人際適應特色外,Roth並提供兩個建議給諮商 員: (1)資優生的人際適應問題有其獨特性,故諮商策略應依其特殊的人格類型而有不同。 (2)團體諮商的方式對這些學生會很有幫助,只要能透過適當的方法。由於Roth分類的主要依據是學生在校中的人際關係,故能提供學校諮商員一些方向,使他們在面對這類學生時有更好的諮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