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思穎"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之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2015) 李思穎; SSU-YING LEE臺灣社會在近數十年來快速變遷,過往傳統民俗技藝與文化正急速消失,其中傳統廟會中出現的舞獅也面臨傳承危機。臺灣民眾對於廟會與迎神賽會不如以往樂於參與其中,許多獅陣為因應現在社會的轉變進一步改進傳承方式,臺北市大同區的大龍峒金獅團即為其中一例。大龍峒金獅團為現存北部獅陣中成團最久的老獅陣,其將武術融合於舞獅內與宗教、地方結合,歷經時代變遷不斷轉化,從清領時期保衛地方鄉里的角色逐漸退位,演變至今,大龍峒金獅團除與宗教緊密結合外,也逐漸改變以往獅陣僅限於廟會的演出性質,繼而扮演述說當地過往人文故事與傳承傳統技藝的角色。 現今大龍峒金獅團為保住舞獅此項技藝,更努力更加積極地去經營獅團,結合大龍峒地方鄉里,同時向外擴大招生,與文化大學國術學系合作使其進一步進到大專院校體系傳承技藝,到申請臺北市文化局的立案成為臺北市登錄的傳統藝術文化資產,同時於地方舉辦展覽與講座,其目的無非是為使此項傳統技藝不致流失,並喚回鄉里對於金獅團的記憶。 本文首先透過研討大龍峒金獅團的歷史發展,其次探討面臨社會變遷做所做的調整與創新。最後,綜合大龍峒金獅團轉型模式與表演藝術團體、傳統藝術及陣頭等創新經營之方式,提出地方獅陣轉型可能模式以供參考。Item 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研究-以盧梭和福祿貝爾教育思想為例(2005) 李思穎本研究藉由探討中西歷代思想發展脈絡中,影響幼兒教育發展卓著的 教育學者-盧梭的「愛彌兒」和福祿貝爾的「人的教育」之全人發展教育思 想,探討全人理想教育之內涵,為未來幼兒「全人理想」教育目標,提出 相關建議。 本研究探討目的,可分為四點: 一、探究中西的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關係。 二、探究盧梭的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關係。 二、探究福祿貝爾的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關係。 三、盧梭和祿貝爾的全人理想,對現代幼兒教育全人發展之啟示。 本研究除了蒐集多位中西相關教育學者的專書,及探討這兩位學者的 相關文獻,予以整理、分析和比較。盧梭和福祿貝爾在幼兒教育上,認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文化教育環境,影響幼兒教育的全人發展,他們主張回歸自然的教育本質及提倡全人理想教育目的,謙卑的自省,使人能夠充分認識自己,崇尚自然及上帝的真理,才能使人深刻體會生命的真諦。此外,他們認為全人理想的主旨在於尊重人權,培養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精神,以愛和關懷、支持和鼓勵他人。這兩位學者除了注重身體的健康及家庭教育外,也強調學校教育必須以直觀教學理念,增進兒童學習及心智成長,使兒童返回自然,提升靈性修養,尋求上帝的真理和智慧,才能充分自由發展其潛能,實現全人理想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