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懿芳"
Now showing 1 - 20 of 4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AR融入認知學徒制對技術型高中汽車修護技能學習成效之影響:以技能學習投入為調節變項(2024) 陳信融; Chen, Shin-RungItem QR Code融入混成學習對高職生製圖實習課程學習動機、心流經驗與學習成效之影響(2018) 顏俊杰; Yan, Jyun-Jie本研究旨在探究QR Code融入混成學習對高職生製圖實習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探討學習動機及心流經驗對學習成效的間接效果。採準實驗研究法的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某高職一年級兩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一班為控制組,另一班為實驗組。研究結果顯示:一、學生接受QR Code融入混成學習後,在製圖實習成就測驗及實作測驗表現有顯著提升;二、學生接受QR Code融入混成學習後有良好的自我覺知學習效果,但實驗組與控制組無顯著差異;三、QR Code融入混成學習有效提升學習動機,進而間接增強製圖實習成就測驗及實作測驗的表現;四、QR Code融入混成學習有效提升心流經驗,進而間接增強製圖實習成就測驗及實作測驗的表現。研究建議如下:一、學校行政機關應增加開設資訊科技運用及教材數位化的進修研習課程;二、教師教學設計應著重學生學習動機與心流程度的提升;三、教師應增加對QR Code融入混成學習的應用與實踐。I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Vietnamese High School Teachers to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2023) 阮黃寶玉; Nguyen, Hoang Bao NgocnoneItem 以CLIL雙語教學融入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商業概論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2023) 林美娟; Lin, Mei-Chuan隨著全球化及國際化的潮流,英語成為國際間往來交流的重要媒介,為提升國人的國際競爭力和英語力,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18年起擘劃「2030雙語政策發展藍圖」,期望全面強化國人的英語力,打造競爭優勢;而英語力對技職教育學生未來的職涯發展、專業精進或國際競賽表現更為關鍵,故提升技職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刻不容緩。目前國內技職學生的英語能力普遍不佳,除了對英文基礎能力掌握不足、學習動機低落之外,技術型高中課程重視專業實務技能訓練,英語文的學習時數或重視程度相對較少,造成技高學生較少機會練習英語、怯於使用英語進行表達,不利技術人才的國際化。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運用CLIL雙語教學於技高專業科目,以期探討專業科目運用CLIL之教學設計與實施歷程、對學生學習成就與態度之影響、並探究教師的教學省思與專業成長。研究對象為北部某技高商業經營科一年級學生共71人,以商業概論進行兩次循環的行動研究;使用自編之商業概論及專業英語成就測驗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並修編Gardner之態度動機測試量表,評量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另也藉由訪談、觀察、學生回饋及研究者自我省思來調整教學、提出省思及建議。研究結論包括:CLIL雙語教學有助於學科語言和溝通語言的學習,惟因學生先備語言能力有限,未能使用發展語言;實施CLIL雙語教學不影響商概學科知識的學習,且能顯著改善英語學習態度。根據研究結果與省思,提出下列建議供技高教師進行CLIL雙語教學之參考:宜搭配適當的英語溝通學習鷹架、宜設計多元學習活動供學生練習英語、宜長時間進行雙語教學以提供更多雙語環境等。Item 以整合式科技接受模式及感知風險探究無人商店的使用行為(2019) 康瀞尤; Kang, Ching-Yiu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運用大量新興科技取代人力的無人商店在世界各地紛紛推出,然而不斷推陳出新的新零售概念是否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喜愛,將是最後決勝的關鍵。本研究以整合式科技接受模式(UTAUT)為理論基礎,結合感知風險構面並納入人口統計變項為調節變項,探討使用者對於無人商店的使用意圖。為驗證研究模式及關鍵因素的適用性,本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SEM)作為分析工具,採問卷調查法,以A公司曾使用過無人商店的員工為研究對象進行便利抽樣,共取得有效問卷181份。分析結果發現: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及感知風險對於使用意圖及實際行為的影響因素,除感知風險較不明顯外,預期績效、努力期望、社群影響、便利性等皆獲得驗證為重要的潛在影響構面;而在模式路徑分析中科技接受模式對於無人商店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在多群組分析則發現:各構面的路徑關係不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但是努力期望及便利性會因為年齡的不同而產生差異。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1)無人商店的經營宜持續強化購物的風險管理;(2)無人商店宜依設置區域進行使用者需求調查,以提供更符合需求的產品;(3)宜提供友善的使用者介面及操作流程,方便使用者於店內購物;(4)可設置臉書粉絲團等社群,提供使用者快速分享使用經驗的管道;(5)宜於店內設置即時連絡服務系統,即時解決使用者問題;(6)宜針對不同年齡族群分別設計能夠快速熟悉無人商店操作方式的行銷策略。Item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之行為意圖:以自我導向學習為調節變項(2019) 平子航; Ping, Tzu-Hang本研究旨在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運用數位學習平台進行專業科目課程學習之行為意圖,並分析自我導向學習在知覺易用性與知覺有用性對使用態度關係中的調節效果。本研究以台北市立及新北市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機電子群學生共370人為樣本,透過各校任教電工機械課程老師協助,將台達電數位學習活動納入教學活動中,再進行「台達電數位學習平台行為意圖與自我導向學習調查問卷」施測,所得量化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結構方程模式及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包括:一、技高學生運用數位學習平台學習電工機械時,對平台易用性、有用性、使用態度、行為意圖的感受程度良好。二、技高學生對數位學習平台知覺易用性、有用性、使用態度及行為意圖的整體模型適配度良好。三、技高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越高,知覺易用性對使用態度的影響亦愈強。根據上述結論,主要建議包括:一、技高學生宜善用適當的數位學習平台協助學習,二、教師宜重視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提升與培養,三、未來研究可擴大研究範圍與對象之群科,以供教師、學校行政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數位學習專班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能力與數位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2023) 鄧舒帆; Deng, Shu-Fan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學習專班學生使用學習平臺修習數位課程後,感知的自我調整學習能力、科技接受程度與數位學習成效之關係,並驗證影響數位學習專班學生數位學習成效模型,以了解影響數位學習成效之關鍵因素。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111學年度全臺數位專班在學學生為樣本,使用便利叢集取樣,透過以研究者編修之「數位學習平臺使用感知與學習成效調查問卷」進行資料蒐集。回收有效問卷共205份,所得數據使用描述性統計、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與驗證。研究結果包含:一、數位學習專班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能力佳,對學習平臺的科技接受程度與數位學習成效的感知程度良好。二、數位學習專班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能力、科技接受程度與數位學習成效各變項之間,均具有正向關係。三、數位學習專班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能力與科技接受程度可有效預測數位學習成效。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辦理數位學習專班之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提出具體建議,期以提升辦學及學習成效:一、宜強化數位學習專班學生自我學習策略的實施與監控能力。二、宜持續優化數位學習平臺,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及友善性,以増加數位學習者對平臺的接受程度。三、數位學習專班教師及行政人員,宜同時關注學生的自我調整學習能力及對數位平臺的接受程度,以有效提升學生數位學習成效。Item 停課不停學—遠距教學學生自我調整學習與程式設計課程學習成效之關係(2024) 江翊嘉; CHIANG, Yi-Chia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內停課不停學期間,使用遠距教學學習程式設計,學生自我調整與程式設計課程學習成效之關係,並以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建構影響模型。研究對象設定在新北市地區國民中學階段學生,並以110學年度八、九年級學生為主,總樣本數為696人。所得量化資料採描述性統計、結構方程式及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包括:一、學生使用遠距教學學習程式設計課程時,學生知覺線上系統的有用程度、易用程度尚可;二、國內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使用遠距教學學習程式設計課程,自我調整學習能力正向影響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三、科技接受模式能有效預測學生使用遠距教學學習程式設計課程時,自我調整學習能力與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之關係。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對學生、老師及家長提供建議,透過學生、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提升學生在遠距學習中的自我調整學習能力,以期獲得更卓越的程式設計學習成效。Item 十二年國教課綱轉化與實踐歷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家政群為例(2020) 王穎珍; Wang, Ying-Zhen本研究旨在探究個案學校教師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轉化與實踐歷程,包括教師從開始接觸到實踐新課綱的心理轉變、教師轉化新課綱至實際課程與教學的困難與因應策略,並從慎思、反省、批判、行動與解放等歷程,深入分析個案教師的轉化與實踐經驗。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選取一所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為個案學校,針對該校四位家政群教師進行深度訪談與觀察,進行相關資料的整理、分析與詮釋,最後歸納結果並提出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一、個案教師轉化新課綱經歷初期憂慮、體認變革需要、逐漸調整思維等心理歷程;二、個案教師多循課綱規範進行課程轉化,已達表層改變,但尚未達到信念與態度的全然改變;三、個案教師轉化課程與教學主要困難在素養導向教學、跨域教學及新設科目教學的準備與增能;四、個案教師透過參與專業社群與研習、尋求行政支援及傾聽學生內在聲音等途徑以因應困難;五、個案教師在慎思、反省、批判、行動與解放等課程實踐歷程已有部分程度的經驗,惟在批判與行動上仍待深化,方能朝向解放行動實踐。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提出具體建議,對家政群教師:一、增進教師對家政群科課綱的認知;二、鼓勵家政群教師投入產業界深耕研習;三、增加不同領域教師之間交流機會。對個案學校:一、建立完善的教學設備與資源;二、教師與行政之間保持良好的雙向溝通;三、定期召開會議或對話的契機。對家政群課綱推動團隊:一、提供教師素養導向教學及跨領域教學實例演練與分享;二、建立家政群課程及教學討論平台;三、增加家政群學校巡迴研習機會。Item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中免試入學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2015) 賴政安; Lai, Cheng-An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採用不同免試入學管道的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現況及差異,並且上述變項之間的相關性及 對於學業成就的預測力。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修編之「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問卷」為研究工具,內容共分為三部分:「學生背景」、「學習動機」及「學習態度」。研究對象為103學年度基北區技術型高中設計群透過免試入學管道(含一免及二免)入學之學生,採分層叢集抽樣方法方式進行,取得有效問卷376份。依據資料分析結果,獲得研究結論如下:一、經由一免與二免進入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與態度;二、經由一免與二免進入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有相近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三、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之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間具高度相關;四、十二年國教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能有效預測學業成就。Item 員工組織變革不確定感、組織變革壓力、工作滿意與離職意圖關係之個案研究 – 以C公司為例(2022) 李茂功; LEE, Mao-Kung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員工組織變革不確定感、組織變革壓力、工作滿意與離職意圖的相互關聯性。主要採用調查研究法,以研究者修編之「組織變革不確定感、組織變革壓力、工作滿意與離職意圖問卷」為調查工具,研究母群體為C公司組織成員共991人,採線上及紙本問卷進行便利抽樣,共發出447份問卷,回收後有效問卷369份,使用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以及結構方程式模式進行分析,並輔以訪談法,針對組織成員對本研究中重要的變項及其關係進行質性調查。研究初步發現:一、組織變革會讓組織成員有不確定的感受且增加變革壓力;二、有效的控制組織變革壓力可提升組織成員的工作滿意及減少離職意圖;三、提升工作滿意有助於降低離職意圖;四、本研究之整體模式適配度良好。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C公司管理階層於變革執行前之準備與未來變革管理研究參考。Item 因材網輔助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對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自然科學習成效之影響-以電腦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2021) 謝宜真; Hsieh, Yi-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因材網輔助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對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自然科學習成效之影響,並分析電腦自我效能在此關係中的調節效果。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並輔以質性訪談,以了解學生在此教學方式下,在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成效之表現。研究對象為六年級兩班學生各22名,隨機分派一班為實驗組(因材網輔助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另一班為控制組(自主學習課堂模式),以自然科南一版第七冊第三單元及第四單元為主,分別實施7週之實驗教學。本研究主要發現包括:一、因材網輔助自主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自然科學習成效。二、因材網輔助自主學習對高電腦自我效能者在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效果更明顯。三、高電腦自我效能者可能因使用電腦進行非學習活動的時間較長,間接影響其自然成就測驗表現。四、老師肯定因材網輔助自主學習的助益,學生則因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差異而有不同感受。本研究依研究發現研擬具體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及國小教師參考。Item 增能式混成教學對機械基礎實習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學習動機為調節變項(2024) 姚廷滄; Yao,Ting-Tsang本研究旨在探究翻轉式混成教學對機械基礎實習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並以學習動機為調節變項,探究其對學習成效的調節效果。採準實驗研究法的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新北市立某技術型高中一年級兩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控制組與實驗組各32位學生。研究結果發現:一、不論是增能式混成教學或傳統式教學皆對於機械基礎實習成就測驗有良好的學習成效;二、增能式混成教學對於機械基礎實習實作測驗表現沒有顯著效果;三、學習動機在增能式混成教學中未具調節效果。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以下具體建議:一、技高教師宜持續精進增能式混成教學在實作課程之教學設計;二、技高教師在實作課程教學時,宜視學生能力的差異,提供適合的教學方法;三、課程設計中融入激勵活動及即時反饋機制,以提升學習動機;四、未來研究設計宜避免同班分組;五、宜擴大樣本量與教學策略之多樣性。Item 媽寶行為覺知對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想像力與創造力之相關與差異性分析(2015) 林意珊; Lin, Yi-Shan本研究旨在探討媽寶行為覺知對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想像力與創造力之相關與差異性分析。本研究抽取臺北市及新北市設計群學生346人為樣本,進行「父母態度知覺、想像力及創造思考活動調查問卷」施測,所得量化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數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進行統計分析。 主要研究結論包括: 一、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在媽寶行為的程度較低。 二、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的想像力特質屬於中上之程度。 三、技術型高中設計群的女生在創造力比男生好。 四、技術型高中設計群二年級學生在想像力特質與創造力比一年級及三年學生好。 五、技術型高中設計群三年級學生在想像能力比一年級及二年學生好。 六、家庭結構為雙親家庭的學生在媽寶行為覺知上高於單親家庭的學生。 七、想像能力對創造力具有顯著的影響。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就家庭教育、學校單位及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例如:增加孩子的學習機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協助學生激發想像等,以供學校單位及技術型高中參考。Item 幼兒教育教師主管支持、職家增益與工作倦怠之關聯(2017) 鄭雅萍; Cheng, Ya-Ping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幼兒教育教師主管支持、職家增益與工作倦怠的相互關聯性,以及職家增益在主管支持對工作倦怠影響中所扮演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研究者修編之「幼兒教育教師主管支持、職家增益與工作倦怠問卷」為調查工具,研究母群體為新竹縣公私立幼兒園的幼兒教育教師共1,463人,採便利抽樣,共發出250份問卷,回收後使用描述性統計、迴歸以及結構方程式模式進行分析。研究初步發現:一、主管支持、職家增益能減緩幼兒教育教師的工作倦怠感;二、主管支持對職家增益有助益;三、職家增益能傳遞主管支持降低幼兒教育教師的工作倦怠感;四、整體模式適配度良好。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幼兒園主管、相關教育行政機關與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我國職業訓練中程實施計畫規劃建議書(2008-01-01) 王國明; 陳弘元; 李隆盛; 賴志樫; 李懿芳; 黃進和; 姜禮國; 謝佩君Item 我國職業訓練中程施政計畫規劃建議書(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2008-01-01) 王國明; 陳弘元; 李隆盛; 賴志樫; 李懿芳; 黄進和; 姜禮國; 謝佩君Item 我國與新加坡後期中等教育階段技職教育之比較研究(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8-06-??) 李懿芳Item 技藝教育學生媽寶行為覺知對生涯調適力之影響(2016) 黃春梅; Huang, Chun-Me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技藝教育學生媽寶行為覺知及生涯調適力,分析不同背景之技藝教育學生在媽寶行為覺知與生涯調適力上的差異情形,並探究兩者之間的關係。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文獻探討相關理論並依此發展問卷,再針對12所桃園市公立國中技藝教育學生進行便利抽樣調查,樣本數共計477位,有效樣本為387,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1.13%。量化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與階層迴歸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所獲致結論如下。 一、桃園市國中技藝教育學生的媽寶行為覺知偏低;生涯調適力為中等。 二、國中技藝教育男學生的媽寶行為覺知高於女學生;女學生的生涯關注與生涯好奇高於男學生。 三、家長有陪讀的國中技藝教育學生在處理個人事務時較常出現媽寶行為。 四、雙親家庭的技藝教育學生,生涯自信高於單親、寄親與繼親家庭的技藝教育學生。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針對父母教養、學校教師與技藝教育學生提出建議,供相關人士參考,並針對研究變項、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歸納出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參考。Item 技術型高中外語群學生閱讀理解策略、閱讀動機、閱讀焦慮與閱讀理解能力之關係(2017) 陳品樺; Chen, Pin-Hua本研究旨在探討技術型高中外語群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英語閱讀動機、英語閱讀焦慮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之關係。本研究抽取台北市外語群學生350人為樣本,進行「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英語閱讀動機、英語閱讀焦慮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調查問卷」施測,所得量化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階層多元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主要研究結論包括: 一、 外語群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英語閱讀動機、英語閱讀焦慮屬中上程度。 二、 外語群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越好、英語閱讀動機越高者、英語閱讀焦慮越低者,其閱讀理解能力越佳。 三、 外語群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英語閱讀動機、英語閱讀焦慮皆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有顯著影響。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以從教師教學、技術型高中外語群學生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