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佳旻"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初探高一學生對「重大地球科學事件」的認知及其相關影響因子(2007) 林佳旻; chiaminli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定義高中課程中「重大地球科學事件(MGE)」的項目,並探討高中學生對「MGE」各種尺度時間概念(代、紀、相對排序及絕對年代)理解的程度,以及影響高中學生「MGE」認知的相關因素,並使用描述性統計及相關性(多元迴歸)、t-test及ANOVA分析方式,來探討影響高一學生MGE認知的因子。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且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曾配合基礎地球科學中心「重大地球科學事件」網路調查之教師及其任教之高一學生為取樣樣本。從參與網路調查之34所高中,隨機抽取20所之教師及其任教學生為樣本,共計抽取教師樣本20人,回收樣本14人,有效樣本10人;抽取學生樣本800人,回收樣本560人,有效樣本422人。 研究結果主要有以下五點:(一)有百分之70%以上的教師認為重要且為課綱內容的MGE為:(1)固體地球的形成(2)太陽系的起源或形成(3)大氣層中氧氣的出現 (4)原始海洋的形成 (5)盤古大陸的分裂(6)地球上早期生命的出現—藍菌出現(7)大氣層中臭氧的出現(8)台灣島的形成(9)大霹靂的發生。(二)前述之9項MGE裡,學生最感興趣的為「大霹靂的發生」,而學生最不感興趣的事件為「大氣層中臭氧的出現」。以出現頻率而言,「太陽系的起源與形成」是九項事件中最常出現的,而「盤古大陸的分裂」是最不常出現的事件。比較學生與教師在興趣與課程出現頻率的分數差異可以發現,教師在兩者的平均分數均高於學生。(三)由分析答對率結果可知,學生對於MGE的相對年代認知顯著高於學生對絕對年代的認知,且學生對於MGE的排序認知亦顯著高於學生對絕對年代的認知。(四)影響學生代認知的因素為地科興趣、紀認知及相對年代排序;影響學生紀認知的因素為事件興趣、事件頻率、代認知及絕對年代認知;影響學生相對年代排序的因素為代認知、地科信心及絕對年代認知;影響學生絕對年代認知的因素為紀認知、相對年代排序及地科興趣。(五)學生性別差異出現在地科信心、事件興趣、紀認知、相對年代排序、絕對年代認知共五項項目,在統計上男生分數皆顯著高於女生,但為小效果量。Item 國小自然科教師對地球科學主題興趣、授課頻率與地質時間覺知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2-05-??) 林美馨; 張俊彥; 林佳旻; Mei-Hsin Lin , Chun-Yen Chang and Chia-Min Lin本研究旨在探究具有自然科知識背景之國小自然科教師,其對地球科學主題之興趣與認為該主題在教學中的出現頻率以及對該主題地質時間認知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整份問卷共有60 題,α=.89,以立意取樣,選取111 位具有自然科知識背景之國小自然科教師,做為施測樣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對於此二十個地球科學主題皆有中度以上的興趣,但對此二十個主題教學頻率的範圍則較分散,從中度到低度皆有,通常教師最感興趣與最不感興趣的地科主題,也是最常教學與最不常教學的地科主題;教師對於正確地質年代的認知,普遍偏低。文末針對研究主題進行討論,並對師資培育及研究方法提出建議。Item 國小自然科教師對地球科學主題興趣、授課頻率與地質時間覺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2-05-01) 林美馨; 張俊彥; 林佳旻本研究旨在探究具有自然科知識背景之國小自然科教師,其對地球科學主題之興趣 與認為該主題在教學中的出現頻率以及對該主題地質時間認知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 調查法進行研究,整份問卷共有 60 題,α=.89,以立意取樣,選取 111 位具有自然科知 識背景之國小自然科教師,做為施測樣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對於此二十個地球科學 主題皆有中度以上的興趣,但對此二十個主題教學頻率的範圍則較分散,從中度到低度 皆有,通常教師最感興趣與最不感興趣的地科主題,也是最常教學與最不常教學的地科 主題;教師對於正確地質年代的認知,普遍偏低。文末針對研究主題進行討論,並對師 資培育及研究方法提出建議。Item 決定交易人去留臺股期貨市場之要因(2020) 林佳旻; Lin, Chia-Min近年來,國內期貨、選擇權商品交易量顯著成長,但市場參與程度無明顯提升,推測係因期間陸續有交易人選擇離開市場、停止交易,而交易量成長集中於某特性之自然人或機構法人,因此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全市場參與者之日內交易資料為研究樣本,以月為期間單位,劃分71期,並定義連續三個月(含)無成交量之自然人為離開市場,法人則為一個月。觀察羅吉斯迴歸模型檢定結果可得:當市場報酬率及市場波動度上升時,投資人留在市場的機率會提高;而月成交量及留倉量越高、偏好交易大型契約之投資人,留在市場機率也相對較高;若進一步以投資人身分別區分,則外資留在市場機率最高,其次為國內法人,最後才為自然人;而以處分效果作為研究行為偏誤因子,發現處分效果程度愈嚴重之投資人,其留在市場機率大幅降低。另,交易人累積收益或虧損金額對於其去留市場機率並無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