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俊儒"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學業退學制度的批判與反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09-??) 何萬順; 林俊儒; One-Soon Her, Jun-Ru Lin
    釋字563號揭示退學制度屬大學自治,惟退學侵害學生基本權甚鉅,大法官因此要求其內容應「合理妥適」、制定及執行須符合「正當法律程序」。本文以「合理妥適」作為檢視現行學業退學制度之一貫標準。在此大學自治內部界限的要求下,本文以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及國立清華大學學則作為檢證標的,認為學業退學制度有違此內部界限,規範性分析上存有疑慮。就合理性而言,該制度設計在理論上亦有諸多缺失。在實務運作上,雖然大學之學業退學規定日益寬鬆,但此舉並無助於學習品質的提升,依然是對成績不佳遭退學學生的不當壓迫。而此制度之持續存在,係由若干迷思所導致。基於本文立論,現行學業退學制度並非「合理妥適」,應予廢除。本文並對於取代學業退學制度的積極措施提出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學業退學制度的批判與反思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09-??) 何萬順; 林俊儒; One-Soon Her, Jun-Ru Lin
    釋字563號揭示退學制度屬大學自治,惟退學侵害學生基本權甚鉅,大法官因此要求其內容應「合理妥適」、制定及執行須符合「正當法律程序」。本文以「合理妥適」作為檢視現行學業退學制度之一貫標準。在此大學自治內部界限的要求下,本文以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及國立清華大學學則作為檢證標的,認為學業退學制度有違此內部界限,規範性分析上存有疑慮。就合理性而言,該制度設計在理論上亦有諸多缺失。在實務運作上,雖然大學之學業退學規定日益寬鬆,但此舉並無助於學習品質的提升,依然是對成績不佳遭退學學生的不當壓迫。而此制度之持續存在,係由若干迷思所導致。基於本文立論,現行學業退學制度並非「合理妥適」,應予廢除。本文並對於取代學業退學制度的積極措施提出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業退學制度是否合理妥適?實證研究的證據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9-??) 何萬順; 蔡介文; 林俊儒; 葉佳明; One-Soon Her, Jie-Wen Tsai, Jun-Ru Lin, Jia-Ming Yeh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於從實證研究的證據,探討現行大學學業退學制度的設計是否符合釋字第 563 號「合理妥適」原則的規範。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本文首先從釋字第 563 號對於退學的規範,檢視學業退學的制度內涵,並經由與品行退學的對照,探討學業退學制度在設計思維上是否「合理妥適」。接著以國立政治大學於 96-106 學年間入學之學士班學生學業成績、學分數、不及格學分數等資料為基礎,證實學業退學制度作為淘汰學生的工具並不符合「合理妥適」的原則。研究發現或結論在國立政治大學 96-106 學年間三種逐次放寬的制度之實證研究上,從百分制之成績平均績點(Grade Point Average, GPA)與學分及格率(Credit Pass Rate, CPR)的數項指標上所得到的數據顯示:成績表現相對較佳的學生反遭退學。此實證研究的結果證實了學業退學制度違背釋字第 563 號「使成績未符一定標準之學生予以退學處分」的要求,與「確保學位之授予具備一定之水準」之目的牴觸;更值得關注是,制度越寬鬆其不合理程度卻越為嚴重。研究原創性/價值近年學界已有廢除大學學業退學制度的聲浪,但多偏向法律及教育面向的探討,未有從實證數據的角度對此制度進行研究。本文補足此研究空缺,以實證數據說明學業退學制度與釋字第 563 號的齟齬關係,以及該制度的不合理之處。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從制度的實證數據出發,回顧相關校務研究,說明在學習問題上,身心健康、經濟情形、教學品質、學習環境等都是重要因子,不應完全究責於學生而給予退學的終極處分;進而指出退學制度在教師與學生互動關係的負面效應。建議大學應以積極妥適的預警、輔導與諮商機制取代學業退學制度。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業退學制度是否合理妥適?實證研究的證據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9-??) 何萬順; 蔡介文; 林俊儒; 葉佳明; One-Soon Her, Jie-Wen Tsai, Jun-Ru Lin, Jia-Ming Yeh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於從實證研究的證據,探討現行大學學業退學制度的設計是否符合釋字第 563 號「合理妥適」原則的規範。研究設計/方法/取徑本文首先從釋字第 563 號對於退學的規範,檢視學業退學的制度內涵,並經由與品行退學的對照,探討學業退學制度在設計思維上是否「合理妥適」。接著以國立政治大學於 96-106 學年間入學之學士班學生學業成績、學分數、不及格學分數等資料為基礎,證實學業退學制度作為淘汰學生的工具並不符合「合理妥適」的原則。研究發現或結論在國立政治大學 96-106 學年間三種逐次放寬的制度之實證研究上,從百分制之成績平均績點(Grade Point Average, GPA)與學分及格率(Credit Pass Rate, CPR)的數項指標上所得到的數據顯示:成績表現相對較佳的學生反遭退學。此實證研究的結果證實了學業退學制度違背釋字第 563 號「使成績未符一定標準之學生予以退學處分」的要求,與「確保學位之授予具備一定之水準」之目的牴觸;更值得關注是,制度越寬鬆其不合理程度卻越為嚴重。研究原創性/價值近年學界已有廢除大學學業退學制度的聲浪,但多偏向法律及教育面向的探討,未有從實證數據的角度對此制度進行研究。本文補足此研究空缺,以實證數據說明學業退學制度與釋字第 563 號的齟齬關係,以及該制度的不合理之處。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從制度的實證數據出發,回顧相關校務研究,說明在學習問題上,身心健康、經濟情形、教學品質、學習環境等都是重要因子,不應完全究責於學生而給予退學的終極處分;進而指出退學制度在教師與學生互動關係的負面效應。建議大學應以積極妥適的預警、輔導與諮商機制取代學業退學制度。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論「通過/不通過制」在大學教育的誤用與重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9-09-??) 林俊儒; 林昆翰; 何萬順; Jun-Ru Lin, Kun-Han Lin, One-Soon Her
    本文首先釐清「通過/不通過制」(Pass/Fail,簡稱P/F制)的學習評量方式與「百分制」和「等第制」之異同,以及P/F制與成績平均積點(grade point average,簡稱GPA)的關係,並且呈現P/F制在臺灣高等教育發展上與零學分課程之間的緊密連結。接著,從學分與授課的對應關係,說明「服務學習」、「教學實務與實習」與「外語能力檢定」此三種零學分課程如何誤用P/F制,並指出其中的可能弊端以及背後的政策思維。從教育政策的角度觀察,P/F制與其他評量方式各有利弊得失。在提示P/F制的適用課程、對象與階段的理論基礎上,本文主張多元的學習規劃設計,建議大學可從多元的學習評量方式著手,重塑教學管理的方向,期能更加符合適才適所的教育精神。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