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儀甄"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悲傷生者在哀悼過程中內在轉化之敘說研究
    (2013) 林儀甄; LIN, Yi-Jen
    本研究旨在探討悲傷生者經由哀悼過程與死者再連結的經驗所帶來的內在轉化,此內在轉化是指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個體化。具體而言,本研究探究悲傷生者在哀悼過程中的經驗,以及哀悼過程所帶來的與死者以及自我關係之轉化。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進行訪談,邀請五位研究參與者敘說其經驗,研究者採用敘事研究法,以「整體-內容」以及「類別-內容」的觀點來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哀悼過程中的經驗包括:表達情感,讓悲傷與愛流動、意識與潛意識的交融互見、人生四道(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身體姿態作為象徵,以非語言方式表達悲傷、與神聖力量連結的高峰經驗。 二、哀悼過程對生者與死者關係之轉化包括:從不接受到臣服、從憾恨到感恩、從斷裂到福佑、在生活中保有持續的連結。 三、哀悼過程對生者內在之轉化包括:解開心結,走向自己、傾聽內在,活在當下、自我療癒,轉化悲傷、與他人關係的轉化、繼續個體化的過程。 綜合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者進一步指出以下八點發現:哀悼過程當下此刻即促進「生者與死者」及「生者與自我」關係之轉化、哀悼過程帶來深刻的自我照見而能減少潛意識的影響、哀悼過程帶來強烈的身心經驗促成轉化、哀悼過程中的全人體悟深過認知的理解、哀悼過程是一種積極想像帶來意識與潛意識交融的超越作用促成個體化、哀悼過程中的臣服帶來重生、哀悼過程中的內在轉化歷程需要光明與陰影的情緒,以及時間並不一定能療癒悲傷,因為心中的死者是在潛意識運作。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限制、建議與反思,以作為悲傷輔導工作,以及未來研究等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護理人員職場友誼、工作倦怠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
    (2015) 林儀甄; Lin, Yi-Cheng
    我國護理人員領照後未就業以及就業後離職的比例高於其它職業,另一方面病護比過高的問題嚴重影響到病患的照護品質,因此護理人員的組織承諾及其關聯因素頗值得探討。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護理人員職場友誼、工作倦怠和組織承諾之間的關係,以及工作倦怠在職場友誼與組織承諾的中介效果。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目前在國內醫療院的在職護理人員為對象,發放問卷540 份,回收有效問卷446份(回收率82.6%)。問卷所蒐集的資料經統計分析與檢定後,獲致結果如下:(1)職場友誼與工作倦怠之間具有顯著的負相關;(2)工作倦怠與組織承諾之間具有顯著的負相關;(3)職場友誼與組織承諾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以及(4)工作倦怠在職場友誼和組織承諾之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