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宗儀"
Now showing 1 - 20 of 5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Assessment index of dune degra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 example from the northeast coast of Taiwan(2011-09-09) 林宗儀; Tsung-Yi LinItem A case study of local dust events in SE Taiwan(2010-07-01) 林宗儀Item Dune degradation in NE Taiwan coast(2010-07-01) 林宗儀Item Increase of the local dust events after Typhoon Morakot(2010-06-01) 林宗儀Item Lessons learned from two coastal dune reconstruction experiments in Taiwan(2013-04-12) 林宗儀; Lin, T.-Y.; Liou, J.-Y.,Item Morphodynamics of barrier island evolution off SW Taiwan(2013-08-31) 林宗儀; Lin, T.-Y.; Lou. J.-Y.; Liou, J.-Y.; Hwung, H.-H.Item 具遺失訊息下的精簡高斯分群模型(中國統計學社、中國主計協進社, 2012-09-01) 王婉諭; 林宗儀Item 台南七股洲潟系統之近期變動(2008-01-01) 林宗儀Item 台南七股海岸沙洲地形變遷(2009-01-01) 林宗儀; 劉景毅Item 台南七股潟湖之地形與沈積物特性研究(2006/08-2007/07) 林宗儀台灣西南部海岸在十七世紀時有許多昔稱內海的潟湖,這些潟湖的外側有沙洲 的保護,是一個兼具高生產力的生態系統及海岸防災功能的緩衝帶。但在歷經人為 開墾、及自然的泥沙淤積及沙洲島內移等變遷之後,許多潟湖已消失或面積收縮。 其中泥沙的來源,可能來自流入潟湖的河川輸砂,也可能是經由潮口被潮流帶來的 外海懸浮質沈積物。來自前面沙洲的風吹砂或波浪越洗沈積物則在沙洲側的潟湖岸 邊堆積,造成沙洲島的內移。七股潟湖是目前台灣殘存的最大潟湖,面積大約有一 千五百公頃。其位置在台南海岸青山港汕、網子寮汕和頂頭額汕等沙洲的內側,外 形略呈三角狀,與外海有潮口相連。由於近年來七股潟湖外側的網子寮汕地形變遷 劇烈,潮口的變動頻繁,連帶影響到潟湖環境的潮流沈積作用及地形的變遷,本計 畫的研究目的即是希望藉由七股潟湖內部沈積物的採樣,分析其沈積物的特性和分 佈,並配合地形水深的調查,進一步瞭解潟湖中不同地形環境中的沈積作用機制, 以探討潟湖環境地形變遷的動力機制及其未來的變化趨勢。也提供未來擬定海岸保 護及海岸永續經營管理策略時之必要科學依據。Item 台灣北海岸和東海岸濱線變遷研究(2010-04-01) 林宗儀; 翁健三; 陳華玟; 江婉綺Item 台灣本土砂塵災害初探(2007-01-01) 林宗儀Item 台灣海岸帶變遷與海陸交互作用研究-科學基礎與社會關連-氣候變遷下海岸防禦的非工程治理(2015/08-2016/07) 林宗儀; 沈淑敏Item 台灣海岸濱線近三十年的變動(2013-05-17) 林宗儀; 翁健三Item 台灣西北海岸濱線變遷研究(2011-05-09) 林宗儀; 翁健三; 陳華玟; 郭麗莉Item 台灣西南洲潟海岸的變遷(2006-01-01) 林宗儀; 張瑞津; 陳翰霖Item 台灣西南海域上段高屏峽谷之沉積階地的沉積作用研究(2010-03-01) 蔣正興; 俞何興; 林宗儀Item 台灣西南海岸濱線變遷研究(2012-04-09) 林宗儀; 翁健三; 張碩芳; 林啟文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