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庭安"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衝浪參與者背景變項、生活型態、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2016) 林庭安; Lin, Ting-Ann
    臺灣屬海島型國家四面環海,遊憩時間增加後休閒遊憩活動也逐漸由陸地轉向海域,參與的水域活動種類也更趨多元廣泛,然而衝浪運動這類較高難度學習的運動因近幾年臺灣辦理的國際衝浪競賽、藝人風潮、運動流行而漸漸普及。本研究旨在探討衝浪參與者背景變項、生活型態、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之關係,以臺灣從事衝浪運動一次以上者為研究對象,透過滾雪球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獲得有效樣本數384份,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與一般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研究發現衝浪參與者以男性、平均28.7歲、平均衝浪經驗3.5年、每年平均衝浪次數「10次以下」為多數;53.9%的參與者曾經上過衝浪課程;衝浪參與者有54.7%是沒有購置自己的衝浪板;50.8%參與者是有考取救生員證;而主要衝浪地區為東部佔39.1%。不同性別的衝浪參與者在生活型態的「媒體刺激」、知覺風險的「心理風險」構面上呈現顯著差異;生活型態、知覺風險與休閒效益間呈現顯著的相關;生活型態之「善於交際」、「休閒參與」與知覺風險之「心理風險」等三個變項對休閒效益具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基此,本研究建議未來主辦單位應開發衝浪運動之潛在客群,提升衝浪運動參與者風險觀念,提供多元社交活動平臺做為誘因,建立更多活動宣傳,找尋最適切的衝浪地點,方能成衝浪相關單位及衝浪俱樂部永續經營的方針。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鐵人三項參與者認真休閒、遊憩專門化、流暢經驗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2023) 林庭安; Lin, Ting-Ann
    臺灣每年舉辦超過20場鐵人三項賽事,知名品牌Challenge Taiwan於2023年的賽事更是破8000人次的參與,鐵人三項除了包含三種不同特性的運動且具階段性的挑戰外,參與者同時需要兼具知識、技術、耐力、毅力與體力、投入長時間、高消費的一項休閒運動,因此參與者投入其中的休閒行為模式歷程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目的:以休閒行為中「認真休閒」、「遊憩專門化」、「流暢經驗」和「休閒效益」四個變項探討其關係,並作為驗證鐵人三項參與者的休閒行為模式。方法:以量化研究方式蒐集有效樣本482份,透過結構方程模式(SEM)分析與探討鐵人三項參與者休閒行為理論間的關係與驗證整體模式的適配性。研究結果:認真休閒正向顯著影響遊憩專門化、流暢經驗和休閒效益;遊憩專門化正向顯著影響流暢經驗與休閒效益;流暢經驗負向顯著影響休閒效益;遊憩專門化部分中介認真休閒與休閒效益;整體休閒行為模式經修正後屬適配。結論:首先參與者認真休閒態度越高,遊憩專門化越高並在休閒效益也越高;其次參與者認真休閒態度越高流暢經驗越高而在休閒效益收穫反降,本研究發現鐵人三項運動的訓練強度、練習時間以及追求成績的壓力,使該項運動不同於其他休閒活動,因此在流暢經驗中產生負向影響休閒效益;整體而言鐵人三項運動具有特殊性,使其在流暢經驗與休閒效益間關係驗證相異於過往研究結果。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陝西地方音樂運用於琵琶樂曲之探析——以曲文軍琵琶作品為例
    (2015) 林庭安; Lin, Ting-An
    融入地方音樂元素,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的琵琶樂曲,或是直接移植自地方音樂的琵琶樂曲,在近幾年中已逐漸奠基,並漸漸可見其非凡成就。在眾多琵琶樂曲中,此類使用地方音樂為素材進行創作的琵琶樂曲,已逐步集合成為一大類,且此類樂曲特殊的表現風格,也漸漸受到演奏者及聽眾所青睞。 被運用於琵琶樂曲創作的眾多地方音樂素材之中,陝西地方音樂是其中常用的素材之一。陝西省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使得此處累積了豐厚的音樂文化資產,例如西安鼓樂、民間歌曲、戲曲音樂等。而將陝西地方音樂之特點,發展於琵琶器樂獨奏上,是對於琵琶演奏技巧、韻味及音響效果等方面全新的嘗試。本研究針對曲文軍運用陝西地方音樂為素材所創作的四首琵琶樂曲——《秦川抒懷》、《蕭索秋兮》、《遐方怨》、《秦賦》進行整理與分析,希望能夠使讀者對於此類琵琶樂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本文之架構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引發筆者進行此一研究的動機,以及筆者所設定的研究範圍和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為陝西地方音樂概述,此處針對陝西地方音樂溯源與發展、音階與調式特徵、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探究;第三章為陝西地方音樂運用於琵琶曲,先追溯近現代琵琶作品之演變歷程,進而探討陝西地方音樂運用於琵琶樂曲之起源及其發展概況,並列舉使用陝西地方音樂為素材的琵琶曲目;第四章為曲文軍音樂背景及創作風格理念,探究曲文軍於琵琶樂曲創作上的歷程,詳盡解說各時期的創作特點、風格特色,並探討其創作素材的取源,對於琵琶演奏技法的改良與創新,以及創作理念與美學觀;第五章為曲文軍作品分析,此部分對於曲文軍所創作之陝西地方音樂風格琵琶樂曲進行詳細探析,為本文研究重點;第六章為結論,將本文各章的重點再次強調,對於本文的研究結果進行統整,並論述本文之研究成果與意義。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